APP下载

浅析新常态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9-06-29李宏杰

北方经贸 2019年3期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新常态

李宏杰

摘要:中国经济经过持续高速增长阶段逐渐进入新常态。根据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特点,我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理论,通过对新常态理论产生背景的介绍进一步解析了新常态理论的具体内容。第二部分介绍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主要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原因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第三部分则根据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的特点,描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第四部分则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提出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3-0031-02

一、经济新常态理论解析

改革开放以后的几十年,中国经济一直都在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然而,自2010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习近平书记把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的这种状态,称之为“新常态”。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一词,7月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再次提出要正确认识新常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三十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在增长速度向长期、可持续的潜在增长率回归的同时,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都处在向更高级、更优化、更合理阶段的演进变化之中,这当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这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需要更加深入地认识新常态,要从时间和空间大角度来审视中国的发展。一个可以相信的大趋势是:新常态下,尽管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性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中国经济新常态为背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和探底即是一个周期性现象,更是一个结构性表现,主要在于中国供给体系未能适应需求的重大变化而及时作出主动调整,造成了供给和需求的不匹配和不协调。中国经济总需求的变化在投资、消费和出口等“三驾马车”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从投资需求看,由于一些常规产业的投资已经达到了顶点,既不能在边际贡献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也造成了经济和社会中的低端产品严重供给过剩;从消费需求看,在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生成和快速扩大的同时,供给体系仍停留在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阶段,经济中商品与服务在品质、品种、规格、安全性上已经无法满足全新的消费需求;从出口需求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外部需求明显减少,较长时间来以外向型为主的中国供给体系未能及时作出调整。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回应这一内外变化的重大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三、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行供给侧改革的意义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党中央作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工作重点,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关系到‘十三五的开局。”从“三去一降一补”发力提高供给质量,提高供给体系对需求结构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了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确保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现观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有所缓解,供求关系显著改善,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体经济根基更加牢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持续得到提升。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增强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是一场改革,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为提高供给质量激发内生动力、营造外部环境,我们要紧紧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极大地激发了蕴藏在人民群众中创业创新的巨大潜力,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牵引下,各级政府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统筹推进商事、土地、国企国资、产权保护、财税金融、社会保障等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一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基础性的重大改革举措落地实施,农产品、成品油、天然气、电力、铁路、医药等重点领域价格机制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步伐。这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促进了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改善,优化了制度供给,降低了制度成本,激發了市场主体活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利正在不断释放,创业创新在神州大地蔚然成风,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完善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

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种基本手段,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在调控宏观经济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前者主要解决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后者侧重熨平短期的经济波动。宏观调控既需要需求管理,又需要供给管理;既需要总量调控,又需要结构调控;既需要短期调控,又需要中长期改革。由于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需求政策的经济拉动作用有时并不明显,还可能加剧结构矛盾,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是需求侧的退出,而是不仅仅依靠需求侧来拉动经济增长,两者应相互促进。并且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根据我国经济特点提出来的一项重要理论,更侧重于提升经济增长效率,增强长期发展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这也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高度吻合。因此,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猜你喜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新常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海尔的影响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
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对策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