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分析

2019-06-29林秀清

北方经贸 2019年3期
关键词:协调产业结构

摘要:结合福建省实际,分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情况,测度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协调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优化消费结构;发展绿色农业;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关键词: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协调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3-0007-02

近几年来,我国不断推进供给侧构性改革,扩大内需,这些都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居民消费向高水平、高层次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结合福建省实际,测度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协调程度,这对更好地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福建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基本状况

(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状况

伴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福建省城乡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也不断增长,分别由2005年的8794元和3293元增加到2017年的25980.45元和14003元,增长了195.4%和325.2%。与此同时,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分别由2005年的40.9%和46.1% 下降到2017年的32.92%和36.9%,表明食品消费支出排名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其在消费支出中的占比明显下降,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正在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转变。

(二)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快速增加,由2005年的6554.6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2182.09亿元。产业结构也发展了较大变化,详见表1。

其中,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12.6%下降到2017年的6.9%,下降了5.7%;第二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则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2014年最高,达到52%,之后逐年下降;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总体来说保持稳健上升的势头,由2005年的38.9%上升到2017年的45.4%。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过程说明,福建省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和升级,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二、福建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度测度

(一)计算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

本文选择申农的信息熵公式来测度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情况。申农公式如下。

其中:Mt表示第t期的信息熵,数值越大,说明居民消费结构越合理;pit表示第t期第i个居民消费项目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计算结果如下:

由表2可见,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信息熵值呈波浪式变化,熵值明显高于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信息熵值总体来说是不断增长的,由2005年的1.67189增加到2017年的1.72052,增加了0.04863。计算结果表明福建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信息熵值较高,表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不断优化。

(二)计算产业结构系数

本文用产业结构系数来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情况。

产业结构系数是指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总和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2005年至2017年福建省产业结构系数如表1所示。

2005至2017年福建省产业结构系数呈逐年上升的态势,由2005年的0.874增加到2017年的0.931,表明福建省产业结构处不断优化和升级中。第一、二产业占比逐年下降,第三产业逐年提高,但目前第二产业比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仍高居首位,产业结构还是比较明显的“二三一”特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计算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度

居民消费需求决定企业的供给,也决定了产业结构。本文采用马成文等学者构建协调度指标来衡量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与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否和谐一致。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C为协调度,M为第t期居民消费结构的信息熵,Q为第t期产业结构系数,k为系数,2≤k≤5,通常取k=2。C≤0.6,说明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0.6≤C≤0.7,说明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勉强协调; 0.7≤C≤0.9,说明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基本协调;0.9≤C≤1,说明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协调。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见,2005至2017年,福建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度在0.78-0.84之间,其中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度略高于城镇,这表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基本协调。

三、政策建议

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居民消费结构和產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和升级之中,但两者仍具有一定的不协调性。因此,要促进福建省城乡民居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收入水平,进一步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从上述分析可见,福建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相比,居民收入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还比较大。因此,必须进一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完善农村发展机制,加快新农村建设,大力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只有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才能使其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二)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当前,食品消费支出在福建省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仍占据首位,人们也日益重视食品安全、健康的问题。因此,要加快绿色农业的发展步伐,促进新型食品制造业的发展,不断提高食品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附加值,并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

(三)调整工业内部结构

要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推动其精品化、高质化,以满足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需求。同时,要采取措施,加大高新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大高新技术的投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生产新兴耐用消费品,以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四)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目前,福建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是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因此,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既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的需求。要重视对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手段,并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重点推进电子商务、检验检测、节能环保、科技服务、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秀清.福建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研究[J].北方经贸,2018(6):122-123.

[2] 肖淳丹.湖南省第三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1):61-65.

[责任编辑:金永红]

猜你喜欢

协调产业结构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合作共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与法律规范协调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