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思路 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2019-06-28李治钢

考试与评价 2019年5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李治钢

【摘 要】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提高生理和心理的机能。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和社会意识的具体呈现,通过体育运动体现人类的勇敢、智慧和力量等意识,以及积极上进、战胜一切困难的生活态度。如今在小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已经是当前體育教学要面临的重要问题,而且对学校的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 小学体育 体育教学 体育精神

前言:在小学体育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与品格,对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体育精神的核心体现是人的一种信念与追求,在体育运动时面对困难,要有勇气、耐心和顽强的意志力,并且要兼具团结友爱的精神。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精神,可从理论指导和实践教学两方面着手,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一、体育教育培养的意义

当前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小学体育的教学工作要有所创新,以体育课堂为载体,以运动实践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关注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体育教学必须有所创新,不能将现代的体育教学局限在体能、竞技、比赛等这样单一的层面,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二、在体育课堂中宣扬体育文化和精神

体育文化与与学生的体育生活关系密切,规范学生的体育行为,影响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加强学生对体育文化的了解,能够增强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可从理论的角度对学生的体育精神进行培养。

(一)联系小学生切身相关的体育知识

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精神,其核心在于对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培养。教师可联系与小学生切身相关的体育知识为学生讲解,小学生的身体正是发育的时期,学生对自身的身高尤为关注,体育教师就可依据学生对身高的重视,为学生讲解相关的体育知识。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可首先激起学生对体育的喜爱和兴趣,为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打下基础。

(二)讲述奥林匹克运动会

现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体育文化现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奥林匹克运动会秉承着“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激励人们奋发进步,超越自我,发展更好的自己,将体育精神的核心呈现出来。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运动员们,更是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和具体表现,积极面对困难,为小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形象地将体育精神具体地呈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精神。在体育课堂中可为学生讲解体育运动员的故事,如运动员李小双。李小双是奥运会体操金牌得主,在体育赛事上获得过多次荣誉。但李小双小时候选择体操是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为了练习单杠,李小双磨破了双手,鲜血染红了单杠。李小双两次被国家队拒绝,进入后也不受重视,李小双发挥自己的实力,得到了自由操个人金牌。但是从1991年开始,李小双身体多次受伤,摔成了轻微脑震荡,在比赛中发挥失常,被挤出决赛。可李小双并没有退缩,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队友接连比赛失利,李小双大胆地使用后空翻三周,为中国体操队夺下了巴塞罗那运动会唯一的体操金牌。教师要用李小双的故事引导学生领会体育精神,让学生学习李小双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意志。在具体的体育故事中,学生能更形象地理解体育精神,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埋下体育精神的种子。

三、在体育运动中培养体育精神

小学生年龄较小,天性活泼,爱玩好动,体育游戏自然是学生最钟爱的活动。在体育运动中,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情绪和意志等方面的表现会特别明显。体育教师要抓住学生思想行为表现出的时机,适时引导,让学生正确地对待体育运动,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在快乐的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在小学时,学生热爱跳绳这项运动,学生在课间和体育课上都愿意进行跳绳这项体育游戏。体育教师可将跳绳这项活动演变成多种花样,可以常规地正面跳,也可以反着跳或扭麻花跳;教师也可示范学生单腿跳、两个人一起跳以及多人一起跳等多种方式。教师要依据学生对跳绳运动的兴趣,抓住跳绳活动的特点,向学生展示多种形式的玩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学会跳绳的多种玩法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将跳绳运动与体育舞蹈相结合,排练跳绳体育舞蹈,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轻松愉悦、跳绳舞蹈的美感和动感,放松学生的精神世界,从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师也要重点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这是体育人应具备的重要品质,也是体育精神的具体体现。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利用比赛和言语激励,逐渐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比如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接力赛,有的成员因自身失误,导致整个小组的比赛失败,会产生对小组其他成员的愧疚和不安,整组学生都会产生挫败感,而获得胜利的小组会感到极度的兴奋,胜负欲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体育教师要抓住此时的时机,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鼓励失败的小组,让其继续进行训练,要告诉学生面对困难时不要气馁,要奋起直追,想办法战胜困难,超越自我。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接力游戏这项体育活动需要的是学生相互配合,团结合作,只有个体之间相互团结友爱,才能促进团队的成功,这也是体育精神最重要的一点。

结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教师可通过在体育课堂中宣扬体育文化和精神,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适时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锻炼学生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实现体育精神的核心要求,为学生的将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顾国兴.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8(28):14.

[2] 陆文强.小学体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1):70.

[3] 薛建新,张锦.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发展路径之研究[J].体育科技,2018,39(03):138-139.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Ice Hockey Requires Teamwork
精神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