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9-06-28何敏珊

考试与评价 2019年5期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问题策略

何敏珊

【摘 要】 小学生在班级中度过大部分的时间,接触最多的是老师同学,因此班级管理的运作状态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知识的学习。在小学教育阶段,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不但可以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率,而且有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文旨在揭露当今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小学班级管理 问题 策略

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心智尚不成熟,认知能力与感受能力较弱,自制力也较差,就导致小学教师的管理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就需要教师更新小学班级管理理念,充分尊重、理解学生,体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进行班级管理,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 小学班级管理理念

小学班级管理,就是指为实现教育目标,小学班主任保证整个班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协调统一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加注重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倡小学班主任科学合理运用班级管理方法,实现班级管理的民主科学以及学生的自主合作,进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

2. 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其言行及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一是有利于为小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环境,实行有效的班级管理不仅能够让班级各项活动正常有序开展,促使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还能够增强班集体的积极性与民主性;二是有利于教师合理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学习的趣味性,增进师生和谐情感,有利于构建融洽、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3. 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班主任管理目标片面单一

班级管理目标常是围绕着如何能够提高学生分数,学校和老师仍然将小学生的分数成绩做为衡量教育教学活动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3.2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滞后

目前,大部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依靠他们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的经验,但教育在发展,学生在变化,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停留在过去的管理方法,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适合当今社会,对学生发展将会极其不利。当今小学教育中,多数班主任还处于事务性的阶段,只知道如何进行管理,但是不知道为何这样管理和如何进行更好的管理。同时大班制是当前小学教育的一个普遍做法,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再加上小学生认识能力低,使得班主任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做学生工作,很少有时间去系统学习现代的班级管理知识。

3.3班主任班级管理模式陈旧

目前,仍然有一部分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模式还停留在以往传统型的管理模式上,仍然将老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忽略了目标管理和民主管理。长此以往在此氛围下,小学生只是按照班主任所制定的规则进行,主体意识没有被发挥,自助管理能力得不到发展。

4. 小学班级管理的高效对策

4.1丰富小学班级管理目标

班主任应该树立多维度的管理目标,文化素质、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道德素质、思想品德和社交能力等都应该是小学班级管理的目标。小学生的可塑性和对教师权威的信服度都比较高,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丰富管理目标,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来促进小学生身心全方面健康的发展。

4.2采用新理念进行班级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从领导的位置走下来,应本着服务的精神建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运用正确的管理思想及管理方式,不但可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及习惯。优化小学班级管理,学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给小学班主任开设相关的管理课程,经常组织一些讲座,使得班主任学会对班级进行全面科学的系统分析,了解内外各个要素的联系,从而整体把握班级管理,从整体上把握班级教育管理的运作状态及其发展规律,从而科学地组织和实施班级的全面工作。

4.3交叉运用正确的管理模式

常规管理、平行管理、目标管理和民主管理应该根据班级管理的需要采用。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充分地运用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在常规管理中也可以运用民主管理,如與同学共同制定班规。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不够,班主任应该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进行管理。在小学高年级班主任课组建班委,采用“小先生”“值周班长”等等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平行管理的时候也要注意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在民主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小学生比较敏感,如果受到伤害可能会留下很大的阴影。

5. 结束语

小学班级管理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小学教师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关爱与尊重,从而完善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教师还应该从制定班规入手,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为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有序的活动过程,班主任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满腔的热情,投身于教育管理之中,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教师还需要有自己的教育目标,把培养学生作为己任,不求回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地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策略,从而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班级环境。在小学教育阶段,如何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娜.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研究[J].求知导刊,2014(12).

[2] 林肇坚.浅谈如何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

[3] 韦美艳.班主任管理的实践与创新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0).

猜你喜欢

小学班级管理问题策略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心得体会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