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理解概念内涵 巧妙渗透数学思想

2019-06-28陈文惠

考试与评价 2019年5期
关键词:数学思想概念教学

陈文惠

【摘 要】 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判断、推理、辨析,使概念新知得到巩固和运用,渗透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 概念 结构化思维 数学思想 倍的认识 教学

倍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与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借助直观示意图和线段图分析数量,并运用除法和乘法解决,在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认识。

一、课堂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你们熟悉的朋友,请看(课件出示姚明和一位学生站立对比图)这两位人物,你们都认识吗?比一比他俩的身高,你想说什么?

预设:生1:姚明叔叔比李韦宇高。

生2:姚明叔叔有两个李韦宇那么高。

师:姚明叔叔有两个李韦宇那么高,可以说姚明的身高是李韦宇的2倍。

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来认识“倍”。(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 关注生成、初步感知

师:秋天来了,小兔到地里收萝卜。瞧,它收获了哪几种萝卜?

生:白萝卜、红萝卜、胡萝卜。

师:胡萝卜有2根,请大家圈一圈,红萝卜有几个2根?

生:红萝卜有3个2根。

师:把2根胡萝卜看做1份,红萝卜有这样的3份,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谁来回顾一下,刚才老师是怎么观察得出红萝卜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的结论的?

生答,同桌互说。

2. 深化理解,小结方法

师:白萝卜继续和胡萝卜比较。现在白萝卜有几个2根呀?

生:8个、9个、10个……

师:如果这样一直摆下去,能摆得完吗?说明一个数的倍数可以是……

生:无限的。

师:兔妈妈又拔来了一根胡萝卜,现在红萝卜和胡萝卜的几倍关系呢?

生:2倍。

师:同样都是6根红萝卜,也都是和胡萝卜作比较,为什么一会儿是3倍关系,一会儿是2倍关系呢?

生:胡萝卜增加了。两次胡萝卜数量不一样。

师:这说明,我们用倍来比较两样东西时,应该注意怎么观察呢?

预设:要弄清楚谁和谁比较。先观察把谁看作1份,再思考有这样的幾份。

(三)总结延伸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直在数萝卜、白菜、小棒的什么呀?

生:数量。倍数。

师:对,我们一直在用倍来比较两个物体的数量。那如果离开这些物体图片,只剩下了隐藏在图片背后的数,你们能用倍来比较两个数吗?谁来想出两个数,说出他们谁是谁的几倍?(生任意选择2个数。)

师:为什么不选择9和4呢? 生:不刚好成倍……2倍多了1。

师:能不能把9看作1份呢,4是9的( )。这还能用倍表示吗?第8单元“分数”将为大家揭开谜底。

二、教学成果报告

(一)前测调研

调研目的:1. 了解学生学习“倍”这部分知识的有关知识基础、学习经验,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2. 了解学生学习“倍”这部分知识可能存在的难点。3. 通过课前尝试让学生解答与“倍”的概念形成有关的问题,达到为新课导学、铺垫的目的。

调研形式:问卷调查、访谈

调研对象:三(1)班54名学生

调研内容及形式: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

调研结果:问卷调查中(1)在被调研的54人中,本题48人全对,正确率为88.89%,有6人出现错误:把苹果(3)个2个写成(6)个2个。错误原因也许在于没有正确理解几个几,或是没有注意后面两个字“2个”。或许题目中加上要求“圈一圈”,当2个2个地圈出来后,或许会让这部分孩子更容易看清和理解“几个几”,降低错误率。(2)本题54人中有49人全对,占被测评人的90.74%。错误的5人当中,有错把4个3的三角形画成3个4的,也有错在每份与每份之间没有隔开,而全画在一堆的。

(二)教学观察总结

1. 科学选择素材,注重数学思想的熏陶

利用姚明和本班同学比身高这一环节,在比身高中唤醒了学生的旧知“差比”,同时引出新知识“倍比”,有趣而自然地开启了新知识的学习,而丰收的农作物的“几个几”,是属于学生比较熟悉的旧知,与新知“倍”形成对接,则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 注重多元表征,理解概念内涵

通过线段图让学生猜小兔种的是什么,学生进一步由表及里、由形到数的认识了“倍”的本质。除此之外,我还注重让学生经历语言表征的过程,给学生充分说一说的机会,以此来提炼方法、总结步骤,建立“倍”的模型。最后的总结延伸环节,进入到由图形到数的抽象。

3. 盘活结构化思维,让数学教学“活”起来。

在总结延伸环节中,提出问题“能不能把9看作1份,4是9的( )”让学生感受到不是所有两个量的倍比都能用“倍”来表达,有一部分还等着我们后续学习,但同时这部分涉及到分数的知识和“倍”又是一脉相承的,这样就为将来的分数、比、比例等知识的教学埋下伏笔。

(三)建议

今后在教学与“倍”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考虑:(1) 通过实物图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份”认识“倍”,使学生初步理解有几份就有几倍。(2) 让学生经历“份”迁移到“倍”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类比、迁移、动手等能力。(3) 通过对若干组不同数量间的倍数关系的破坏和改变,感知数量间的相依变化,促进对“倍”的本质属性的理解,还引出倍数可以无限多的极限思想,同时注重学法指导。

猜你喜欢

数学思想概念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复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古代的时间概念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