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渗透

2019-06-28陆小红

考试与评价 2019年5期
关键词:法制教育渗透语文教学

陆小红

【摘 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人们保护自己最主要的武器就是法律。因此,加强对未成年的法制教育也就成为了当前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应借助自身优势,充分挖掘法制教育素材,通过多种途径来实施法制教育地渗透,从而让学生不仅懂法,知道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更要守法,进而实现身心的健康、良好发展。本文以法治教育为切入点,提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渗透策略,希望为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法制教育 渗透 研究

作为基础教育中最为关键的初中语文学科来说,老师除了教材中语文知识的有效传授,还要注重法制教育与日常教学环节的贯穿与融合,从而为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与此同时,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叛逆时期,对于事情的判断和对未来的追求容易在情绪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产生偏差,而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尤其需要老师实时、适时地引导。基于此,本文在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經验的基础上,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渗透”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挖初中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法制教育素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仅囊括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知识,还融入了大量的法制教育内容。从而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积累语文学科知识,还可以了解到当前我国现行的一些法律常识,从而更好地以法制知识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一个严谨的、德才兼备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首先,作为初中语文老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将一些法制知识贯穿于教学中去。例如当讲解《樵夫,别砍那棵树》时,就可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法规内容以PPT课件或者课堂小故事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与我们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自发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讲解《孔乙己》时,“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就可以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往酒里兑水”,就可以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讲到孔乙己偷书被丁举人打断腿的情节时,就可以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再例如,当我们在讲解相关道德行为方面的文章时,就可以将一些公民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应履行的公民义务等法制常识传授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深深意识到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思想道德高尚、文化知识扎实的新时代中学生。其次,老师还要借助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如采用小组合作、情境创设、问题引导等教学方式,使教材中丰富的法制教育素材与小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发碰撞,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使得法制教育深入学生内心。

二、借助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渗透法制教育

借助生动、精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来进行法制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制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还可以将法制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与此同时,借助语文实践活动来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法制知识转换成具体的言行举止,从而确保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环节的完美接轨。

从初中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单元都凸显一个主题,有的侧重于道德行为的养成,有的侧重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有的侧重于个人修养的提升等。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法制素材为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了先决条件。基于此,老师就可以针对每个单元或者一个学段的法制教育主题,开展诸如“辩论赛” “演讲比赛” “法制日”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活动准备过程中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准备素材等环节不仅拓展了法制知识面,而且还使相应的法制常识渗透进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教育目的。

另外,老师还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邀请当地的司法人员到学校中去进行“法制讲座”,结合一些社会真实案例来对学生进行法制知识普及,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懂法、守法的重要性和责任感,进而在自我约束的同时,懂得借助法制知识更好地进行自我保护。

三、依托日常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拓展法制教育广度与深度

对于初中语文学科来说,写作不仅是整个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更是进行法制教育的最有效途径。老师通过写作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巩固课堂知识,而且还可以促进不同的法制内容被学生以不同的思想和角度进行解读,从而大幅度拓宽法制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与此同时,不同的写作题材和写作训练,还可以促进学生将不同的法制知识串联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法制知识链条,从而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个人修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春节来临之际,老师可以让学生以买年货为切入点,写一篇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作文。要求学生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相关内容的写作依据。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还提高了学生的法制意识,懂得一旦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如何采取正确的手段保护自己。

综上所述,通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内容,不仅可以将对假、恶、丑现象的抨击有效传达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法律的尊严不容侵犯、必须要懂法、遵守、守法,而且还有利于真、善、美优秀道德风尚的传播,从而在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让学生不断加强自我约束与修正,进而为全面实现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施兆霞.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求实”目标[J].考试周刊,2018(96).

[2] 刘宝玲.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J].科普童话,2018(43).

猜你喜欢

法制教育渗透语文教学
遏制校园暴力须重视法制教育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