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巧用游戏激活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

2019-06-28陈丹

考试与评价 2019年5期
关键词:一堂课语文课堂课文

陈丹

高年段的语文课文篇幅偏长,版面设计也偏向单调,没有了低年段的图文并茂,学生学习起来不免产生厌恶之感。并且高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变化,容易对冗长的课文滋长逆反心理。尽管他们是高年级学生,但还是小学生,还停留在玩的阶段或者说他们更喜欢玩。要知道,课间是学生最活跃的时候,在语文课堂里何不来个延续“课间”活动,寓教于乐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讲到语文教育的特点时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教学中,利用游戏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师合理安排,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教师可将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游戏”带到课堂中来,无疑让语文课活跃起来,教师教得自在,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畅快。笔者将从课堂的程序着手,谈谈如何融游戏于语文课堂。

一、课前准备,以游戏温故知新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让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无疑是这堂课的关键。以游戏形式作为导入,可令学生快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值得注意的是,小学高年级的游戏不能等同于低年级的,要脱离幼稚化,围绕课文目标和内容设计游戏内容和环节。并且课文导入时间短,游戏要做到直观、有趣。

如讲授《开国大典》第二课时,为了既起到检查学生上一课的学习情况,又激发他们的兴趣,复习生字时,我采用现在流行的“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模式,随机抽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学生估算自己掌握该字词需要读多少遍才能攻克它们。检查课文预习情况,通过多媒体出示各种各样兵服和武器,让学生从课文找出相应的内容或者设计卡片。这样学生的兴致被调动起来,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课堂讲授,巧设游戏激情持久

开端固然要良好,课堂才是主场。课改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促进者、引导者的作用。现实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不是均衡的,其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一堂课40分钟,不短也不长,如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时间如白驹过隙;如果氛围沉闷、枯燥则度秒如年。适当引入游戏活动便是课堂的润滑剂。高年级学生要求侧重于朗读与理解课文,如何让这些环节有声有色呢?

语文的提高,除了多积累,多悟,多体会,其实最简单的就是将一篇文章带着感情读上几遍,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自然不攻自破。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既然朗读课文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就要以一种新的方式活动去激发学生,提高朗读的水平。如学习《古诗三首》(s版六年级下册16课),引导学生朗诵古诗时,采用“开火车”形式朗读,声音不够洪亮,不够顺畅、有感情的学生就坐下;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学生继续朗读,最终评出本课的朗诵冠军,并荣登光荣榜。还可以引入“二重唱”的形式,使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体会到原来读书可以像唱歌那样享受到文字的音律美,从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这样,学生轻轻松松就可以把古诗背熟并理解诗中的情感,可谓一举多得。

在理解课文方面,特别是一些篇幅较长的故事性的课文,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自行组织小组通过话剧、哑剧等形式演绎出来。如《将相和》一课,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故事来一场舞台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蔺相如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尚品质,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精神。又如《穷人》一课,学生可以采用自我表演的方式体会桑娜抱回西蒙孩子时等待丈夫回来时的忐忑不安的心情,从而深刻地体会到桑娜的担心、疑虑、自责、决断一系列复杂矛盾的心情。

总之,无论朗读还是理解课文,游戏形式可以多样化,并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围绕教师的教学思路转,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后练兵,以游戏复习巩固

一堂课结束了,但这堂课所延伸出来的知识却是无穷无尽的。遗忘规律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的知识,课后有部分是会忘记的。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表明:学习要勤于复习,记忆的效果越好,遗忘的速度也就越慢。如何有效复习巩固,是学生的头等问题。如果不顾方法,一味书不离手,未必就可以立竿见影,达到想要的效果,也许还会弄巧成拙。那么我们可以根据每个知识方块设计不同方法,使之令学生有积极复习巩固的欲望。如在生字词识记方面,对那些易忘难理解的字词,引导学生采用“找朋友”形式在课间自由演练;在熟读背诵方面,可引导学生采用“下象棋”的游戏方法,一步一步攻克;对于课文知识点,不妨引导学生把它们结成一条链带,“放电影”般重温课堂,使之更深刻地牢记在脑海里。

总之,语文课堂中的“游戏”异彩纷呈,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其实“游戏”课堂中的游戏含义很简单,它不是单纯的、不起任何效果的活动,是同学们在这样一种多姿多彩的语文活动中,掌握知识,激发兴趣,热爱语文。曾经沉闷、枯燥的语文课堂不复存在,让高年级的学生的童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以延续和升华。将游戏融入语文课堂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实实在在地锻炼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课堂,上得精彩,不如“玩”的精彩;“玩”得精彩,才会学得精彩;學得精彩,才会在人生的大舞台中演绎得更精彩!

猜你喜欢

一堂课语文课堂课文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申庆玉:处处留心,让每一堂课都精彩无限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怎样写好“一堂课”?
最后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