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9-06-28王慧英

考试与评价 2019年5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

王慧英

【摘 要】 农村数学教学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存在很大问题和困难。分析自主学习的现状,正确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能力

现如今,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思想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对农村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一定转变。就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逐渐重视起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同时也有部分教师仍然固步不前,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束缚学生的自由发展,这样就导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探索精神,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与培养。因此,本人就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表一些自己简单的看法,以便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一) 自主学习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对于小学生而言,自主学习主要表现为主动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并对学习过程进行主动的自我监控,遇到学习难题通过独立探索来解决,并对学习结果进行主动反思,指导其今后的学习行为。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过程充实,学习兴趣浓厚,能实现主动发现问题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升,学习效果得以巩固,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 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可产生直接的影响。自主学习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独立观察探索、思考与实践,调动其思维的活跃性,并将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在充实头脑的同时,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锻炼思维,促进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现状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应用性与严格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考验。对于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数学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学生往往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学习主动性不高,更无法进行自主学习。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因教学条件相对较差,教学方法与教学相对落后,教师对许多數学知识的讲授还停留在口头讲授或“粉笔+黑板”传统教具组合的阶段,导致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久而久之产生学习惰性,无法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实现自主学习。

从当前数学教学现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看不懂题意的现象。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程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紧密,许多数学习题以实际生活为例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因此习题以语言描述较多,学生必须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解答题目,但因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普遍较差,从而理解题意较为困难,增加了解题难度,使学生对数学课程更加提不起兴趣。

另外,与城市相比,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对新课改认识不够深入,忽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沿用以往传统落后的灌输式教学讲授数学课程,过多干涉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往往处于波动状态,对教师的讲解产生严重依赖,导致自主学习意识较差,无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 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要首先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此唤醒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其自主学习意识。具体而言,应从以下两点着手:

第一,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着直接的影响,甚至许多学生因为喜欢教师,而喜欢该教师所授课程,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魅力,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学生爱上数学。

第二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良好的学习体验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内心需求与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及时予以表扬与鼓励,在批改作业时,多用鼓励性语言,使学生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并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二) 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真正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与帮助者,因此,教师应正视自身定位,正确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主观意识的形成,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具体而言,教师应摒弃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改变“一言堂”教学现状,将课堂主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在课堂上发表个人看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课堂上存在不同的观点与声音。

(三) 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数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对数学课程的学习最终目的是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多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引出数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与思考,解决数学问题,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方程问题”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小明与小华的年龄相加是29岁,小明年龄的2倍比小华的年龄大13岁那么小明与小华分别几岁?”利用学生熟悉的问题作为例子,使学生很快进入到问题情境中,并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探求问题的答案。如此一来,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教师应与时俱进,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数学教学,积极学习新理念,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激发,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