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如何互动启发

2019-06-25五华县水寨中学

师道(教研) 2019年6期
关键词:方程式水解原理

文/五华县水寨中学

新的教育观关注“以人为本”而非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和接受为本”,要求坚持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丰富教学的内容,探索新的发现,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那么,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如何运用互动启发式教学提高备考效率?

一、在基本概念与化学原理复习教学中进行互动启发

高中化学教师在实施互动启发式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对相关概念和化学原理的内容有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无须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去思考,鼓励学生善于质疑、勇于表达,教师从中牵线引路,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的理解。

例如,在复习《盐类的水解》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①小苏打片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是什么?②你知道碳酸氢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会变红色的原因吗?③明矾作为净水剂的原理是什么?回答后两个问题前可将准备好的小实验(浓碳酸氢钠溶液+酚酞试液;明矾+浑浊水)让学生代表动手操作,激发探究热情,引发思维共鸣。然后将学生的错误书写类型投影到屏幕上让大家讨论,再邀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正确的水解方程式:

③Al3++3H2OAl(OH)3+3H+

从而有效地复习盐类水解的概念及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在此基础上,再呈现背景材料:泡沫灭火器中盛有的是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使用时,把它们混合就能产生大量的气体泡沫,从而实现灭火,其中的原理是什么?从贴近生活的应用出发,再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陷入思维发散的激烈碰撞。此时学生很快发现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就是上面两个水解反应的混合,而且基本上也能意识到酸碱中和。于是再问学生:上述两个水解平衡体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由此明白:遵循勒夏特列原理,H+、OH-离子浓度降低后,水解平衡向右移动后,有大量的Al(OH)3和H2CO3产生,H2CO3能分解出大量的CO2,CO2起灭火作用。

通过问题设计,启发探究,共同讨论,从而得出结论。这样,不但抓住了盐类水解的本质和平衡,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水解平衡也是一种动态平衡,改变条件可以促使平衡发生移动,同时对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很好的补充完善。

由此可见,互动启发式教学脱离了原来的照本宣科的模式,它从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加强对化学知识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化学复习课堂的效率。

二、在习题训练讲评中进行互动启发

掌握化学概念与化学原理需要学生通过习题训练,还要给学生进行点拨归纳,做到触类旁通。互动启发式教学在习题训练中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互换角色,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达到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果。

例如,在复习《烃及其烃的含氧衍生物》时,课堂上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请你写出下列合成路线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其他反应物任选):乙炔→乙烯→溴乙烷,乙烯→乙烷→溴乙烷→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针对这道题目,我提示学生先写出合成路线中各物质的结构简式,并比对相邻物质的结构异同点,回忆各物质的化学性质,再思考如何转化并写出方程式。在此基础上让每个小组讨论如何构建烃及其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网,学生都积极思考并互相交流,每个小组都得出了关系网,然后依次投影,其他小组同学共同评判,然后得出了大家共同制作的烯烃、烷烃、卤代烃、醇、醛、羧酸、酯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然后我再提出问题,用乙烯为原料,其他物质任选,分别制备乙二酸乙醇酯和乙二酸二乙醇酯。

经过这样的讨论,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习热情很高,他们能轻松地完成了对烃及其衍生物的复习。最后通过拓展练习,引导学生从官能团的角度来分析烃及其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加深了对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解。

在实际运用中,“互动”与“启发”缺一不可,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教师创设情景、提供化学素材、点明思维方向,这是教师的“启发引导”。从情景预设、典型引入、抛出问题、启发学生以小组讨论以及知识网络的构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究,在学生的探究中,促使教师去思考如何启发学生,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和合作之中,实现师生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层次的互动启发,从而实现高三复习课的高效。

猜你喜欢

方程式水解原理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巧配化学方程式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挑战一级方程式
水解常数及其常见考查方式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教养方程式
番石榴中结合多酚碱水解与酸水解法提取工艺优化的比较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盐类的水解考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