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原著分级阅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探析

2019-06-25佛山市南海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恒大南海学校

师道(教研) 2019年6期
关键词:原著校本分级

文/佛山市南海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恒大南海学校

自2010年起,学校秉承中华儒家传统文化精髓,将儒家文化与国家现代教育相结合,提出了“君子教育”,即以“少年君子”为培养目标,构建了君子人格教育、君子智慧教育、君子健体教育、君子艺术教育和君子环境教育等课程体系。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君子文化意识和阅读素养,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我校开发了此小学英语原著分级阅读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步骤

校本教材内容应取材广、角度宽、切面大,注重生活性、趣味性、知识性。应拓宽英语课堂教学视野,积极发挥校本教材衔接课堂内外知识的独特功能,关注校本教材在文化意识、情感态度方面的引领作用,并与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总目标相契合,共同肩负起在语言功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五大方面与已有的课程资源协同作战。结合目前小学英语的教学实际情况,具体实施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四点:

(一)基于校情、学情,确立开发方向

研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着眼本校英语学科的教学实际情况,结合校情、学情明确学校的英语课程所要实现的培养目标。科学评估学校的现实学情,有效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需求,合理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基于笔者学校的特殊情况——地处广佛交界处,英语学科所使用的教材为科教版教材和香港朗文教材,但因地方的需要,整合PEP教材相关知识。因此,在开发小学英语原著阅读课程之前,首先要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整合为基础,其次提炼出课程的主题,涵盖的词汇、句型及语法知识点,并将其汇集成册。

(二)明确课程目标,制定教材结构

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在分析与研究评估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英语教材团队审议,确定校本教材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教材的大致结构等。

根据对已有原著阅读的研究,本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研究方向,即原著分级阅读。所谓“原著分级阅读”,理念源于欧美,已有100年的发展历史。原著是指已有的文本材料,分级阅读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为他们编写并选择难度和内容适当的读物,分级阅读中的分级主要针对读者的阅读素养水平和读物难度两方面,一方面评估学生水平,一方面为课程分级,最后两者进行匹配。除此以外,还涉及家庭阅读指导,分级阅读教学指导、分级阅读资源体系构建等等一些列的课程内容,通过多维度的阅读课程的构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及对异国文化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以促使学生英语思维及英语应用的能力提升。

体例结构的撰写需要依据四大学科核心素养: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来设计,帮助学生文本理解和提升阅读能力,体例涵盖主题、导读、征文、开放思维问题,词汇、兴趣类任务、思维类任务以及相关主题的歌曲。各年级设定统一的篇幅,篇幅之间难易度要有递进性,词汇数量要有递进性,呈现出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的知识结构,并制定编写要求,以帮助老师们在后期的编写过程中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三)成立开发团队,设立组织与实施

为实现围绕小学英语原著分级阅读校本英语教学目标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学校英语教研组需经过多次集体研讨,分工合作,编写了学校校本教材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小学英语原著分级阅读校本教材开发与实施方案》。积极邀请本区内知名教师和同等办学层次的一线教师参加开发与实施过程,并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评估工作,努力让学校教材得到正式出版,并取得最优的成果。

(四)落实教材效能,制定评价机制

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助互联网+,探索多元的评价方式,既关注个体差异,又注重整体测评;不仅重视结果,也注意学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同时,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和家庭的评价作用,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和英语学习进行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达到促进学生提升英语原著阅读能力的目标。它包括对《校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的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最好面向全体,并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以有利于收获积极的反馈。

二、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

通过开展“五步”教学模式的实施,让已有的知识建构与未知的好奇茫然进行理性碰撞,更容易激发持续学习的兴趣。这种碰撞不仅能引起师生共鸣,更容易推动英语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校本教材的落地实践需要明确方向,给予充分的实践与探索,使得校本教材的开发更具实质性的意义。

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校本教材旨在学生通过原版英语阅读,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及情感的发展。因此英语原著阅读不仅仅是积累词汇为目的,而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知识能力。通过对传统小学英语教学进行审视与反思,我校认识到要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原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领会异国文化,体会阅读乐趣,体验语言交流所带来的成功的激情,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极为重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

原著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流程路图

原著阅读课堂教学操作模式:“启发思维—获取信息—运用导读—指导复读—综合运用”。

启发思维:以阅读主题为载体,设置学习目标,以提问,以情景,以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并引出主题,将学生带入故事话题,激活已有话题,导入主题学习。

获取信息:让学生从材料中获取重要信息,通过初步感知、理解新知、策略性地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并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能力。

运用导读:通过视—听—感—悟的导读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英语思维捕获大量的外界信息,掌握文化背景等。

复读:通过导读了解文章大意之后,再进行精读,仔细阅读文本中每一段文字的内容,并回答相关的问题已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并要求学生根据关键词将故事内容进行复述。

综合运用:引导学生寻求语言的难点并进行中西文化对比的探讨,或者小组讨论该如何进行故事的续写等等这无疑是培养学生主体性发挥,进行探究式学习。

这些环节构成了原著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操作程序的主体部分,这一教学流程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并加强了学生英语思维的训练,避免了单词死记硬背,突出了语言运用技能与探索性的学习。

三、校本课程的教与评

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在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既丰富了教学资源,也开辟了学生求知的新方式,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教评互动媒介。对于教师而言,校本课程实施评价有利于改进教学工作,对教师的教学起到了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对于学生而言,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可以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与评价是推动英语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且此项能力对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必不可少。同时,校本教材对开展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能很好地发挥引导和协调作用;加之对本地文化资源的挖掘,也可以成为校本教材的取材方向,即利用已有的文本资源拓展英语学科的内容,共同服务于教学的开展和收获最佳的学习成效。在统筹校本教材的内容时,英语教研组历经实情调研、信息收集、整理归档、修改方向、初审终审等关键环节,不断完善教材内容,最终使教与评在互动中得到良性发展。

展望小学英语原著分级校本教材的广阔前景,研究型教师的成长历程、特色化办学的需求、满足个性发展的现状、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这些最有利于英语教师鼓足勇气去探究新的英语文化传播方式的因素,将带领社会共同挖掘多元文化的多样性。校本教材可以开辟不一样的路径,并进行有益的尝试,不断总结经验,进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给后继者更多的启迪,为一种英语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探索方式。

猜你喜欢

原著校本分级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拔牙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水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