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文化向心力:古诗词课程群的建设

2019-06-24黄年忠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母语赏析校本

黄年忠

在一个娱乐至上、网络无极、母语式微的时代,如何唤醒植根于学生血脉之中的母语文化?如何让学生去发现母语之美?如何开掘学生的母语习得本能?如何让学生找到回“家”之路?笔者认为,以古诗词为载体,开发“古诗词课程群”,能让学生了解中华五千年灿烂历史,解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一、研发缘起

中华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冠冕上的一颗最为璀璨的明珠,凝聚着炎黄子孙的“生命·实践”智慧。古诗词以含蓄凝练的语言、深邃优美的意境、动听和谐的韵律及真挚浓郁的情感,给人以绝妙的精神享受,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文化教育乃至人生教育的重要载体。古诗词往往能够穿透人们心灵的壁垒,抵达人心最为隐秘的角落。可以这样说,古诗词是中华精神的符号,承载着连绵不断的中华文化。研发古诗词课程群,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滋养儿童生命的需求。

首先,这是时代的呼唤。上世纪,是一个西学东渐、逐步接受舶来品的世纪。在文化思潮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相继渗入国门,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反而遭到了冷遇。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中华传统文化“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文化永远是最为深层的东西。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小古文教学、古诗词教学,能够担当起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建设的重任。因为,古诗词中有华夏儿女精神世界中崇高而美好的情愫。

其次,这是儿童的需求。小学生是“感性的王子”,他们憧憬美好,向往幸福,他们喜欢童谣、歌谣,喜欢朗朗上口的儿歌。在“摇头晃脑”的古诗词诵读中,学生能领略古诗词独特的意蕴、音韵。“诗言志,歌咏情”,学生学习古诗词,能入情入境。古诗词富有韵律、篇幅短小等特质,非常契合儿童特质。在古诗词中,学生不仅可以得到语音、语汇、修辞等感受、体验,更能借助古诗词知人论世。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能领略到灿烂的中华文化,感受到母语魅力。古诗词蕴含古人审美情趣、生活态度,因而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课程架构:领略古诗词意蕴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从学生生命成长视角出发,运用“主题整合”的方式,按照不同学段,构建古诗词诵读课程体系。从近体诗到古体诗,从绝句到律诗,从诗到词再到曲,循序渐进;或者以古诗词表达对象不同,安排课程,如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等;或者以朝代不同设置课程;或者以诗人设置课程。课程设置,让学生充分汲取古诗词营养,领略古诗词意蕴。

1.依托“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架构课程。《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80首》等书籍,可以成为架构古诗词课程的依托,适当补充《中华诗词名篇解读》(邓荫柯著)中的经典诗词。这些古诗词,从原文到插图,从解释到诗意,从赏析到评价,从问题到答案,都给学生古诗詞学习提供帮助。同时,将眼光放远至初中乃至高中,让学生接触中学部分的古诗词,丰富学生的古诗词阅读内容,构建“古诗词校本教材”。不仅如此,作为教师,还力求将“古诗词校本教材”发展、提炼、架构成“古诗词校本课程群”。比如“吟赏唐诗课程”“最美宋词课程”“声律对韵课程”,等等。架构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既可以以“诗词曲”为界限,也可以以“诗人”为界别,选出符合学生认知的各个诗人的代表作,从而精心构筑适合学生学习的精粹选本。通过这个选本,能让学生概览博大精深的古典诗词。

2.根据小学生的兴趣,调适课程。在“古诗词课程”的架构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从诸多版本教材(如北师大版、鲁教版等)中遴选古诗词,从经典的、儿童感兴趣的古诗词读物中遴选古诗词。比如王维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比如白居易的《鸟》:“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些诗词,《唐诗三百首》中没有收录,教材中也没有,一般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等书籍中也没有,但其中的内容却非常适合儿童,并且儿童对这样的古诗也非常感兴趣,因为它贴合儿童的生命,而且这些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充满情趣。为此,教师就可以将其选入“古诗词校本课程”之中。古诗词不仅给学生最美的母语浸染,且能唤醒学生深切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心灵共振。

3.指向古诗词核心素养,创生课程。小学高年级阶段,我们还将“古诗词校本课程”着眼于初中乃至于高中。我们的初衷是这样的,这些古诗词尤其是宋词部分、元曲部分,小学阶段很少涉猎,但却是极富美蕴、极富情感的。如李清照、苏轼、秦观、陆游、辛弃疾、姜夔、李煜、纳兰性德等大家的词,如元好问、关汉卿、张养浩等大家的曲,对学生的古诗词素养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对于远古的《诗经》《楚辞》等部分内容,教师也可以选入古诗词课程群中。在课程群建构过程中,还要着重体现各个阶段古诗词的特质。比如《诗经》的敦厚淳朴、《楚辞》的浪漫、魏晋南北朝诗词的率性、唐诗的阔大豪迈、宋词的风韵等等。在“古诗词校本课程”中,学生能穿越百代岁月,理解、激赏、认同、共鸣、敬佩、怜惜那些不朽的诗人、词人和他们的杰作。古诗词,将最美的母语献给学生。借助“古诗词校本课程”,学生能享受到母语的盛宴,在美丽的母语中狂欢。

三、课程实施:最美古诗词献给最美童年

有专家认为,古诗词意蕴丰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所以,他们主张古诗词适宜采用“纯诵读”的方式来展开。笔者认为,这种态度也是有失偏颇的。诚然,古诗词教学可以采用“素读”的方式展开,但也不能“不求甚解”。对于每一首古诗词,背景的介绍、意思的理解、意境的品赏还是有必要的。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力图将最美的古诗词献给学生的最美童年。

1.讽诵——品味古诗词形之美。所谓“讽诵”,就是“抑扬顿挫地读”。讽,为“背其文”;诵,为“绎其义”。讽诵,需揣摩语气,调整语调;需传承声情,把握要义。讽诵是古人研习古诗词最重要的方法。古诗词形式优美,音韵铿锵,对仗工整,节奏和谐,能给学生带来精神的享受,带来心灵的震撼。在“古诗词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吟诵,在吟诵中感悟内容,在吟诵中感受形式。吟诵是有童子功的,能帮助学生积淀,让学生步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清代词评家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为了增强学生的诵读效果,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比如让学生着上古人服装,给学生播放背景音乐,等等。在讽诵中,学生达气,入情,演义,能将古诗词形象化。比如教学《观书有感》,“一鉴开”这一词传达出古人雅致的生活情态。“铜镜”在古时候是贵重物品,在不用的时候,古人就用一块叫作镜袱的布罩着它,当用的时候才打开,所以称之为“一鉴开”。这种形象化的讽诵,能拓展学生古诗词的宽度。为指导学生讽诵,教师有必要还原古诗词中的平仄音,介绍一些声律知识。通过“讽诵”,学生会感受到古诗词的声调、音韵、节奏之美。

2.吟哦——赏析古诗词音之美。古诗词不仅拥有形式之美,而且拥有音韵之美。如果说,讽诵是对古诗词的形象化朗读,那么,吟哦就是对古诗词的情感化朗读。“吟哦”又被称为“吟咏”。所谓“吟哦”,是指“在通过古诗词中的物象、景象、意象等,推敲古诗词中的字词句含义的基础上,忘我地、抑扬顿挫地放声念的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含英咀华,熟识常用意象,比如“月亮”“杜鹃”“流水”“落花”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词咂句,把握古诗词中的意象。比如品味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的七个叠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学生在吟哦时,怎能不为之动容?因为,词中的叠字反映出词人的孤单与凄清、沉痛与心酸、忧郁与愁闷。有了对诗词的情感共鸣、共振,学生就能沉入诗词之中,就能读出“愁”来。比如叠词带有一种绵延感,学生在吟哦时就自然地拉长声音,从而将“愁”情感化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学生对《声声慢》的吟哦。为了助推学生的吟哦,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古诗词中的声律知识。比如七个叠词中,除去“觅觅”“冷冷”之外,其他的几个叠词都是齿音、清音。其中,“齿音”的发音往往纤细、短促,给人凄切的感觉。比如词中的“戚”,与“息”“急”“識”“摘”“黑”“得”均为入声,都是押韵的。此外,还有平仄的规律、句内节奏的呼应,等等。吟哦,让学生感受、体验到古诗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错综变化的韵律美、长短层次的句法美等。当然,吟哦除了可以让学生赏析到古诗词的音之美外,还能让学生赏析到古诗词的形之美,包括物象之美、画面之美、情境之美等等。在古诗词教学中,要让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悟,从而才能真正领略古诗词的无穷魅力。

3.赏析——品味古诗词意之美。南宋理学家朱熹先生认为,读书“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在古诗词中,音为其皮肉,形为其骨,意为其髓。学生学习古诗词,必须把握其意蕴、感受意境。在古诗词学习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想象飞扬的情思。通过对古诗词的赏析,学生能“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比如诵读白居易的《忆江南》,可借助新媒体创设江南水乡情境,丰富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审美感知,催生学生的古诗词思维。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忆江南》的组诗放置到一起教学。因为,三首《忆江南》同作者,同主题,同思想感情,同表现手法,同语言风格。三首《忆江南》是有“最忆”与“其次”的,是有顺序的。作者最忆的是杭州,其次是苏州。教学中,伴随柔美细腻的江南音乐,学生能自由驰骋想象,进而在体会诗词的意境、赏析诗词的品位上都能得以升华。赏析,不仅要让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的音乐美、意蕴美、意境美,更要领略到古诗词的画面美、建筑美。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一种感性的、具象的解读。如此,赏析就能成为学生美妙的快乐之旅、诗意之旅。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古诗词校本课程群”的研发和实施,实现了母语文化教育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对接,实现了与学生生命成长的对接。古诗词学习的终点在远方,让我们引领学生带着惊喜、收获和诗意,一起品读古诗词,学习古诗词,这是一条富有特色的母语教育之路。

猜你喜欢

母语赏析校本
母语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母语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