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下乡写生展

2019-06-24夏展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

中国民族美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景物油画绘画

文:夏展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

写生现场教学

2019年夏天,我带着2017级油画系去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写生考察。因为那里是学校的写生基地之一,路线熟悉。火车、汽车辛苦一番地到了,依然还是蓝天白云,空山古寺,法螺声悠远。山风虽然清凉,可太阳仿佛就在头顶,阳光刺眼又强烈。艰苦的写生工作就要展开,学生们年轻的眼光中却都透着兴奋。

油画系的学生在二年级下乡写生,既完成风景写生,又考察民族地区,还积累创作素材,是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学传统课程,也是重点课程。虽然历史悠久,但每年的带队教师并不相同,所以考察的地点与考察的方式都有相应的侧重点,既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又能有灵活的调整。因此在本学期之初就安排了创作课,让学生在学校就进行了大量的创作练习,在表达上和绘画语言上初步锤炼自己的角度和手法,进而能以创作性的心态介入风景写生,在鲜活的景物中感受自然的生命力,在迥异的人文环境中感受不同的人生境遇,努力发掘自身个性的魅力,寻找个人表现性的绘画语言,培养学生鲜活的、富有个性的观看方式。正是由于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性格不同,感受能力与接受能力都不相同,对绘画的敏感程度与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这种一对一式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才显奢侈,在当今大而统的教学中自然又显得困难重重,然而对学生而言,是急需而又珍贵的。

风景写生不是简单的被动描摹,更不是巴掌大的几个小色块练习。本次教学中要求画幅不小于60cm x 80cm,从早到晚,一天一张,当天收工,当天讲评。要求有细节,并且是感受上的细节,少技法,直抒胸臆。尊重自己当时的观看和感受,画自己感兴趣的景物,逐渐从对景物的简单记录转变成对情感的抒发,进入到借景抒情、借景创作的状态。这样的风景写生就不仅是色彩和构图的练习,也不是一朵云、一棵树、一片草的具体描摹,而是进入了色彩表达的层面。

在绘画中,基本功的锤炼最应从格调入手,这是审美的层面。而真正的基本功又是指从有品位的观看开始的,艺术中视觉的观看当然是有选择的,所以观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强调这一点,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在自然的繁杂的景物中提取、过滤,找到令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和景物,通过深入的了解和感受使之成为自己作品的主题,要求每位学生要有自己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内容和考察方向,并形成文字,在实习报告中体现。另一方面,是鼓励学生突破过去的种种限制和套路,用自己的眼睛和感受在考察中发现新的绘画主题,新的表现点。

在回校后的创作汇总中,面对新的创作任务,很多学生在带回的写生作品面前不知如何入手。其实并不是要求画得更大,有更多的细节,而是要求学生有一个自我审看的过程。也是一个在面对匆忙的、鲜活的写生作品中,自我沉下心来细细感受,慢慢体悟,渐渐提纯的过程。很多同学通过小稿的多次尝试,与教师的多次沟通,使自己的作品逐渐找到了要表达的点。在观点明确的基础上,作品自然也有了相应的提纯与提高,进而作品也逐步呈现了清晰的绘画语言。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初步尝到了写生作品转换为创作作品的喜悦,也体会到总结提纯的过程,虽然还很初级,但已难能可贵了。

写生现场教学

写生现场教学

碑无声 潘启明 油画 130cm x 90cm 2019年在历史面前感受人类的渺小,走在碑林中就被一块块一座座被刻入石碑的光阴荏苒、星转斗移的历史所震撼心神。这幅画便运用了广角式的构图,略带仰视,文字的排列自下而上,宛如没有尽头,将拓印人置于画面右下角,头肩上便压着代表沉重历史的石碑。所谓在历史面前,人的一生何其短暂,渺小如尘埃。

你在哪 李仁钧 油画 130cm x 90cm 2019年在构思下乡创作时候,我的初步想法是如何使用一种符号逻辑来完成它,尽可能涉及一些文化环境特征,于是在整理素材的时候提取了几个信息:环境、空间和人。最终定稿创作的过程中提取了环境中的颜色符号,也就是大面积使用当地建筑的黄色和黑色作为主基调,再把建筑结构平面化,提纯人物和环境装饰细节,以此达成视觉心理平衡。

萌 常东阳 油画 130cm x 80cm 2019 年《荫》在创作时选择了写实的风格进行绘制,通过将在写生地点采集的多张照片进行结合,进行二次创作,在绘制过程中,因为个人喜好的原因,颜色皆为较为灰暗的颜色,尽量避免了纯色。构图上以三角形的墙分为了天空墙与地面三个部分,中部的人物将三者相连同时使画面的纵深感得以体现。三人在阴雨天前行,天空虽乌云密布,但在云的缝隙中间仍透出晴朗的天空,阴霾只是短暂的,坚持向前还有一片蓝天。

宁堂静室 高磊 油画 130cm x 90cm 2019年部分学者认为,藏族聚居区牧民在长时间的生产生活中,对红、白色彩形成了一些特定的概念:“红色”指的肉类的红,“白色”指的是奶制品的白。这样特定概念下的色彩认同,在藏族人民心中也便形成了特定的审美倾向。以此为切入点,在建筑顶层,我抛弃了原本建筑中的诸多不必要的细节元素,而突出保留了顶层的红,白色为墙体主色,以深蓝背景作天空色,以此来衬托前景建筑,从而直观地抓住了人们对藏式建筑的视觉体验,加深了观者对建筑物的直观印象。同时,墙体颜色以白中见白进行细微描绘,有效地消除了画面中的繁复笔触,以仅仅追求颜色厚薄的方式,来表达我下乡写生体验中,对当地特色建筑如梦境般的宁静回忆。

云卷云舒 吴忠翔 油画 130cm x 90cm 2019年当我提笔的时候,想到的不是运用什么技法,构建什么巧妙的构图,仅仅是对眼前景物细微的感受和引发的思考。整个天空尽量处理得很平整,将茂密的树林和远处的山峦去掉,只留下最触动我的那片云海和空地上的车辆、房屋,最后完成了《云卷云舒》。

斋房炊烟 陈韵 油画 130cm x 80cm 2019年夸张的构图和梯形房屋设计给整幅画面增添了趣味性和重量感,不再是横平竖直的索然无味,灰白的帷幔和地面用看似随意的笔触给庄严肃穆的气氛带来了很多灵动的偶然性,暗红色的深墙即使在灰暗的环境下依旧是那么的宏大雄伟,在绘制过程中令我肃然起敬。

猜你喜欢

景物油画绘画
一张油画
万类霜天(油画)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油画
《岁月长又长》(油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