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云南现代重彩画的装饰性

2019-06-24汪琳钰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中国民族美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重彩画装饰性美感

文/图:汪琳钰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云南现代重彩画是20世纪80年代由蒋铁峰、丁绍光、区欣文等一批云南画家研创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云南的美丽风光和独特的人文环境中,画家们对极具装饰意味的形式美感受至深,企图振兴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中国传统装饰绘画。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西方浪潮冲击与碰撞,美术思潮风起云涌,创作手法异彩纷呈,画家们有机会接触和借鉴国外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他们大胆地把西方构成艺术引入到创作中来,通过装饰意味的构图、主观概括的造型、丰富的色彩变化交织而成的视觉美感,使其艺术作品向单纯化、装饰化发展,向观者展现浓郁的少数民族地方特色。

一、装饰性相关概念

装饰指的是在物体表面添加纹饰、色彩,使之美观。绘画作品的装饰性,主要体现在造型、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造型上,不仅仅是对现实状态的摹写,大多着重夸张与变形,注重二维平面空间的表现;构图上,往往不受同一时空观念的限制,而是打破空间、时间的障碍;色彩上,夸大色彩之间的对比,不受物像原有的固有色影响,使作品更富装饰性与生动性。同时绘画作品中所运用的材料性能的发挥和特殊肌理的处理,也会增强画面的装饰性。

装饰性美感始终与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相伴相随。无论在何处,装饰性艺术都是在人类生产劳动的进步和审美意趣的提升下逐渐完善的,并不是为了装饰而刻意为之,因此,无论在哪个民族,装饰性艺术都是人类社会最先发展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装饰性绘画是相较于写实绘画而言的,写实绘画着重对现实生活的重现,而装饰性绘画则具有主观浪漫的艺术风格。在云南现代重彩画里,通过装饰表现的运用,能把观者引入作品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中,画作中的线条、构图、设色等表现出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展现出艺术家的特有思维方式,是个人审美意趣的体现。

二、装饰性的具体体现

1.装饰意味的构图

构图是画家对所绘事物在排列和组织方式上的的主观布置,展现了画家的画面组织能力及审美意趣。谢赫在“六法”中提出的“经营位置”指的就是画面上的构思安排,即构图。在重彩人物画中,构图对画面装饰性和形式感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云南画家们作画时融入了西方现代绘画的构图理念,打破三维空间的局限,在二维空间内对物像做平面化处理,注意画面的分布,点线面的布局以及运用,形成了独具少数民族特色的画风,给人带来强烈的时代感。

在云南现代重彩画中时常出现重复构图形式,这种构图形式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启发。重复构成形式即相同或相似的形态有规律、有秩序、连续的反复出现。画家主观选取某一物象进行有意识的重复构图,对于画面物象的重复构图有别于单纯的复制某一元素,而是在重复形式中加强被表现物体的特征,通过重复增加作品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画面构图形成多样、统一并带有强烈秩序感的装饰视觉效果,以此加强构图的装饰性。

区欣文作为云南画派的成员之一,他将个人情感与装饰性相融合,着重呈现作品的意境和现代感,其作品《冬花》多运用透叠交错和色块交错的表现手法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人物造型通过概括和简化,以几何形呈现给观众,重复的人物形象具有浓烈秩序感和形式感,展现出傣族女子婀娜多姿的体态。画家用这种构图手法构建颇具抽象意味的现代绘画形式,增强了画面的装饰效果,体现了自身的民族精神和艺术精神,也为传统重彩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母性 丁绍光 重彩画 83cm x 83cm 1994年

区欣文的作品受到了马赛尔·杜尚的启发,杜尚的作品主观性居多,颠覆了西方古典传统固有的表现绘画主体的手法,创立了前所未有的独特风格。他的代表作《下楼梯的裸女》,运用抽象手法,表现了一个人从楼梯走下来的过程中的留影,在她走下来的每一个瞬间都留下了印记,呈现给观众的是多个重复的身影。这幅作品不仅表现了少女动感的外形,还画出了内部的结构,称得上是立体派和未来派的综合之作。区欣文在杜尚的画作中汲取营养并结合传统重彩画加以创作,在工笔画坛掀起了一股装饰性中国画的浪潮。

云南现代重彩画与绝大部分传统人物画构图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异,画家们对传统民间美术和西方现代绘画的构图理念的借鉴,又结合了对传统重彩画在新时代环境下的新思考,因而在装饰性美感的呈现上更明显。画家们通过突破固定画幅的局限以及重复画面某一物象等手段来增加作品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是装饰性美感在画面中的重要表现。

2.造型的形式美感

造型艺术首先打动人的是它的形式感,云南现代重彩画在众多画种中以疏密、动静、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等形式法则构成,凸显了装饰的表现魅力。其造型有两个重点,那就是简和变。“简”就是简化和概括,但简约不等于简单,并不只是去掉细节部分,而是在充分理解作画对象的基础上,把丰富的意义和多样化的形式组织在统一的结构中,对其形象轮廓进一步的凝练,“变”是在“简”的基础上,夸张所画对象的特征,更凸显对象的本质与特点,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

造型的夸张变形,是画家们表达感情、传达个人审美理念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形态、特征等方面进行适度的夸张变形,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形成富有装饰意味的画面效果,变形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画家自身的感受,是个性和审美趣味的表露。

丁绍光的作品中里的人物的造型不同于现实人物原型,造型趋于平面化,倾向于用形式感来表达所绘对象。画家将人体进行了变形和简化的处理,类似于毕加索的立体派在视觉和时空上的表达。以《母性》为例,画中的女子造型简练,身型纤细修长,脖子白皙秀颀,与真实的人体比例不同,画家为了让画中人物坐姿仍保持纤细修长的体态,故意拉长了人物的比例,这种变形和简化的表现手法不仅表现出画家的情意与审美,也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与装饰性。

云南现代重彩画在造型上不拘泥于表象,突破传统的造型观,根据作者的主观感受,审美倾向以及画面内容的需要,对所绘对象进行夸张和变形的处理,使其特征更加鲜明化,以达到增强画面的装饰性美感的目的。

3.线条的装饰美感

“线”的装饰性萌芽于原始岩画,成熟于两周时期。原始时期的岩画,周朝时期青铜器上的纹饰等,这些装饰纹样具备纯粹的“线艺术”形式美感。在中国画发展史中,线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画之精髓所在。传统的工笔画要求以线造型,利用线条来塑造所绘事物的外形轮廓。“十八描”便是古人根据生活中各种事物的特征总结出的人物造型的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工笔画的这种程式化的线条表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重彩人物画对画面装饰性的表现要求,重彩人物画也在不断的创新,不仅仅是在构图,造型上寻求新的突破,在线条的表现上也在不断摸索。云南人物画家们赋予了线条时代的气息,不仅利用线条的组织描绘出事物的外轮廓,而且更加注重运用线条表现出画面各式各样的形式感与装饰性。

艺术女神 丁绍光 重彩画 74cm x 44cm 1998年

渔家 蒋铁峰 重彩画 110cm x 98cm 1986年

丁绍光的作品《待嫁的新娘》,线条的运用上有极强的主观性,画家用直挺的折线勾勒人物,四肢的线条笔直修长,均匀纤细,表现出东方女子柔美的气质。又如作品《艺术女神》,在画家主观意向的组织下,概括了少女的头发,四肢,衣物的线条,舍弃复杂的细节,提炼出的线条精简丰富且富有趣味,并有意减弱了少女之间遮挡、前后等空间关系,将她们放置在同一平面内,凭借线条的组织来塑造画面。向观者展现出极具韵律感、节奏感的画面,表达了画家独特的审美和个人情怀。

中国画至今都是以线造型,线作为造型的重要手段,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历史。当画家把自己的主观感受通过线的不同形态表现出来时,作品中的装饰意味便悄然而生了。云南现代重彩画的用线在继承传统上不断发展与创新,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更加趋于抽象性、多样性和装饰性。

4.色彩的装饰趣味

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绘画色彩理念在中国的流传,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80年代,云南画家们引进了西方的水粉和水彩颜料,画面色彩逐渐丰富了起来。云南现代重彩画的色彩集主观性、情感性和装饰性于一体,画家们在创作中,常常依据自身的情感运用色彩,通过强调画面色彩的倾向性来营造画面的氛围,使画面效果或强烈,或素雅,或明丽,或深沉。

蒋铁峰的作品《渔家》结合了东西方古典艺术和现代绘画的特色,画中的人物与渔船重叠,色彩冷暖对比,线条充满韵律感,构图饱满,造型平面化,肌理新颖和谐,富有时代感,采用了西方现代绘画的色彩体系给画面注入了装饰性美感,画家在设色时将固有色退居次要,使用黄蓝色彩相叠合碰撞,通过人物皮肤与背景色调的相互融合,形成了统一和谐的色彩节奏,营造出清新唯美的画境,体现出了东方绘画的飘渺之感。画家在设色上的自觉追求,使云南现代重彩画的色彩运用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兼具中国与西方的审美元素,赋予了画面浓郁的装饰性意味。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云南画家们在承袭传统中国画装饰性色彩的基础上,吸收外来艺术的装饰性色彩元素并加以运用,打破了传统重彩画色彩运用的单调性,促使云南现代重彩画的色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画家们在创作时,根据画面氛围的需要,自由地将色彩进行组合,发挥色彩的情感与装饰的作用,充分体现了色彩的魅力。

待嫁的新娘 丁绍光 重彩画 109cm x 91.7cm 1999年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云南现代重彩画中装饰性的体现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装饰性美感作为云南现代重彩画中视觉美感的主要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画家们重视,由于绘画理念与表现技法的不断革新,画家们针对绘画作品的装饰性美感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当代云南画家在继承了传统重彩画技法的基础上结合了西方绘画之长,并且勇于创新,尝试不同的绘画技法,尝试新的材料,给大众带来更丰富的视觉享受,满足了当代人的多元化审美要求。尽管装饰性美感在云南现代重彩画中无所不在,但在创作中我们应该合理地利用装饰性语言,不能为了装饰而装饰,一切的装饰性语言都是为画面服务的,切莫在追求画面效果的同时过于制作化,而忽视了绘画本身的艺术性和创作者的真情实感。这也提示我们,唯有用心去观察世界,感受生活,才能创作出既有美感又有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

猜你喜欢

重彩画装饰性美感
论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风格
Chinese kites today
几何映射
“穿着”大理石外衣的陶瓷——Araldica&Policroma大尺寸装饰性墙砖系列
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水墨重彩画小品创作课教案
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艺术大学重彩画教学比较研究
让语文充满生机充满美感
Marco M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