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好环境绿化 打造宜居城市
——贵阳市乌当区绿色发展观察

2019-06-24高伟张天旭

当代贵州 2019年49期
关键词:护林员贵阳市管护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高伟 张天旭

贵阳市乌当区在生态靓化、绿色美化上着力,对城市公园、广场绿地、市政道路等进行绿化、花化,增强城市园林在层次、厚度、色彩上的交错变换,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档次。

眼下已是初冬时节,但贵阳市乌当区仍是一片片绿色、一处处美景铺展开来,成为市民心中理想的宜居地。

近年来,乌当区为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不动摇,在生态靓化、绿色美化上着力,对城市公园、广场绿地、市政道路等进行绿化、花化,增强城市园林在层次、厚度、色彩上的交错变换,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档次。

绿化养护妆扮城市色彩

步入乌当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绿,人在树中、树在景中、景在城中,市民们享受着美好环境,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11月8日上午11点,在乌当区航天大道的绿化带旁,全副武装的绿化养护工人刘敬学正与数十名工友一起搬运盆景。“叶子长了,要及时修剪,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影响行人。”刘敬学介绍,他们在绿化带里新增了很多绿色植物,“工作量增加了,但道路越来越漂亮,辛苦也值得。”

正所谓三分种植、七分管养,园林绿化方案设计、树木种植很重要,但是更为关键的还在于园林绿化管护。

“为进一步提高乌当的绿地管护水平,我们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实现城市公共绿地管理科学化、市场化和规范化,并达到精品化、精细化、精致化的管理要求。”乌当区城市绿化管理所副所长舒可向记者介绍。

绿化管护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一年四季,种花栽树、剪枝除草、浇水施肥等非常繁琐。“工人们每天工作8小时,根据天气、季节、苗木特性等因素,合理安排施肥、枯枝修剪、补植修复,同时每个星期都要为苗木洒水浇水。”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碧森园景观园林公司经理黎小祥道出了其中的辛苦。

根据城区不同道路、不同植物品种,乌当区城市绿化管理所制定了修剪整形方案,以乡土树种、常绿、落叶、观花和观叶等植物为主,精心打造乔木为主、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乔灌花草搭配、高低错落有致、组团式布局的园林式景观,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品位。

截至目前,全区建成绿地面积996.5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20.032万平方米。

造林护林共建生态新居

高天流云下,一排排落叶松、云杉,像挺拔的卫士傲然矗立,为乌当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这是乌当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抢抓有利时机,不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的结果。

今年2月,乌当区150余名干部职工齐聚“原味小镇·醉美偏坡”田园综合体景区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大家奋力挥舞铁锹、锄头等工具,植树、填土、浇水,每一道工序一丝不苟、每一个环节衔接有序,为乌当再添新绿。

截至目前,全区林地总面积达78.66万亩,人均森林面积达到2.8亩。

“十年树木。在寸金寸土的城市想要留住一片绿,不仅需要超前的眼光,更需要敢做的胆识。”乌当区天保工程管理中心主任蔡波介绍,今年,全区共聘请常年性护林员150名、林管员12人分组巡山,一方面开展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一方面加强防护宣传。同时,为进一步发展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森林保有量、林地保有量稳步增长,天保工程管理中心在全区范围内修建护林碑牌500余块,修建大型封山碑、护林碑15面,森林火灾、森林案件发生率、森林病虫害防治率均达到国家控制标准。

贵阳市乌当区聘请常年性护林员150名、林管员12人分组巡山,开展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图为管护成效初显的乌当区新堡乡国家天然林。(贵阳市乌当区天保工程管理中心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乌当区还进一步形成了乡(镇)林业站—管护责任区(专职护林员)—管护小班(护林员)的集体林区天然林资源管护体系及乡、村、组三级护林网络,全方位保护森林资源安全。

美丽公园城市人的“绿肺”

开窗见景、出门入园,在乌当区不到700平方公里的的土地上,散落着大大小小72个公园,让市民能随时感受鸟叫虫鸣、草绿花香。

“这几天天气好,每天我都会带着孙子出来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见到陈奶奶时,她正在松溪河畔散步,“现在的松溪河畔岸柳青青、波光潋滟,处处透着闲适清新的气息,很难想象这里曾经黑水横流、垃圾成堆。”

正如陈奶奶所说,城市公园已成为乌当区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羊昌花画小镇公园便是镶嵌在乌当土地上的一条绿色项链。

翻开公园的规划蓝图不难发现,公园建设整合了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示范小城镇、农村电商等,计划打造成以羊昌农业科技园区为核心,山体、湿地、森林、花卉和屯堡文化、知青文化等为特色的综合性公园,可以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

近年来,乌当区在城市公园建设中,致力于实现“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新建、改扩建72处街头游园。在绿地日益紧张的区域,小游园见缝插针,通过水体生态走廊、空中文化长廊、飞桥、绿道等构建起产、城、景协调互动的山体特色新型城镇化格局,不仅提升了绿地服务性,也为市民带来了绿色和健康。

“我们还将生态环境治理同公园建设有机结合,在沿河两岸有条件的地方修建滴水沿山体公园、大龙滩湿地公园等各类公园,并沿线贯通修建沿河步道慢行系统,将各公园连接起来。”乌当区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赖颖说,如今,松溪河环溪沿线两岸杨柳低垂、鲜花绽放,周边的卫生环境和水体质量也得到极大提升,成为市民健身锻炼、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这几年,公园越来越多,我们有了更多的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感受绿意和花香的机会。”正在松溪河环溪沿线散步的陈先生说。

百城提质催新变,秀美画卷次第开。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听到鸟鸣,已成为乌当人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生活。

猜你喜欢

护林员贵阳市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江西继续为2.3万余名生态护林员购买意外保险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夕阳下的鸟影
护林员巡山路上“偶遇”猕猴
浅析生态护林员政策在助推扶贫攻坚的作用
光影视界
山西老年大学到贵阳市开展校际交流
The Role of Teacher , Learner and Material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谈如何做好海伦市天然商品林管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