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特派员 扶贫急先锋

2019-06-24胡桅可蒋明镏

当代贵州 2019年49期
关键词:纳雍县鸡苗特派员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胡桅可 蒋明镏

以潘学军、张习本为代表的贵州省科技特派员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倾情服务“三农”,为推动贵州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0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上,全国92名科技特派员和43家组织实施单位获得表彰。其中,贵州省科技特派员代表潘学军、张习本在列。据悉,贵州每年选派1000余名省级科技特派员赴贫困地区开展技术服务,促进全省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发展。数据显示,近年来,贵州省科技特派员解决农业技术难题8万余个,推广农业新技术2万余项,协调解决资金32.43亿元。

潘学军:将“贵州特有”做出世界品质

2006年,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潘学军与核桃结下了不解情缘。在走访赫章地区村寨时,潘学军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种着核桃树。仔细研究,潘学军发现这些都是世界原生核桃种,云贵高原地区独有。“发展高品质高山核桃,不仅能帮助百姓致富,改变农户守着金山还要去要饭的状况,还能将‘贵州特有’做出世界品质。”

赫章县是“中国核桃之乡”,是南方泡核桃分布中心之一,也是核桃生长最适宜地区之一,境内分布着许多原生的优质核桃种质资源,上百年的核桃古树遍布各乡镇。2006年,赫章县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潘学军获悉后积极牵线搭桥,做起了“专家小院”助推“小核桃”成为大产业项目带动人,代表贵州大学农学院与赫章县委、县政府开始了核桃产业项目的合作,这一干就是13年。

核桃产业研究项目成立之初,团队首先要做的就是核桃种苗选育工作。“赫章当地核桃种植品种都不一样,要发展成一项产业,必须统一品种。”潘学军带领团队前后花了7年时间钻研品种选育。“选种育种就像和核桃种苗谈恋爱,选出最佳品种,就是我和核桃种苗的恋爱开花结果了。”潘学军打趣道。

最终,潘学军和团队鉴别和选育出了“黔核5号”“黔核6号”“黔核7号”“黔核8号”4个优良品种,主要指标达到国际特级商品核桃标准;研究总结的“九个一”核桃种植技术标准在全省和广西河池等地广泛推广;研发的核桃高位嫁接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品种选育出来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种植核桃新品种需要把原有的核桃树枝丫主干锯掉,在截面部位嫁接上新的核桃苗。对于锯掉自己家种了十几二十年的树,农户并不情愿。“种了那么多年,已经跟核桃树产生了感情。”还有农户认为:“你把树的头锯了,那树还能活吗?”潘学军和团队挨家挨户走访,宣传嫁接核桃新品种的好处,农户从最开始的抗拒到慢慢接受,新品种种植工作陆续推广开来。

潘学军在讲解核桃树病虫害防治。 (赫章县核桃产业发展事业局供图)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做农户的思想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整个过程中我感到很幸福。每说动一户人家,我就有满满的成就感。”回忆当时走访经历的潘学军不禁感慨。

目前,赫章县累计种植核桃166万亩,占贵州省核桃种植面积的24.86%,挂果核桃32万亩,年产值近15亿元。打造贵州赫之林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贵州利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精深加工企业,主要生产核桃乳、核桃糖、核桃油、核桃工艺品等系列产品,年产值近5亿元。核桃产业带动贫困户18059户,户均增收3670元。

“回首走过的‘核桃路’,我并没有大家说得这么好,我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朴实平淡的话语,代表了潘学军默默奉献、朴实谦虚的人格品质。

张习本:创新精准扶贫可复制模式

“明天我们所里几个科技特派员要去趟威宁送鸡苗,你要不要一起去?”11月21日,还在贵阳开会的张习本在接到记者的采访邀约时,也向记者发出邀约。

会议结束后,张习本从贵阳连夜赶回纳雍县。第二天早上6点,天还没亮,他便起来挑选出1600羽威宁鸡鸡苗,其中300羽送往大方县,剩下的1300羽由他和同事一起送往威宁自治县秀水镇田坝村。

张习本将鸡苗送到村民手里。(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蒋明镏 / 摄)

2016年以来,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习本带领团队成员以“专家小院”服务模式和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全职到贵州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纳雍县,领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为纳雍县猪禽全产业链脱贫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钻研于养殖实验中、穿梭在山间田地里、伏案于研究报告上……夜以继日的工作节奏是张习本的常态。“只有双脚踏在为群众办好事的路上,我心里才踏实。”前往威宁的路上,张习本告诉记者,“我就是喜欢,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在大山里专注选种培育,把它做好做实,给群众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我就觉得自己的付出值了。”

经过3个小时的山路,这支科技特派员团队带着成员集资捐赠的1300羽鸡苗来到了田坝村。在发放鸡苗前,他们对村民进行了养鸡技术培训,以确保鸡苗健康存活。从选种培育到运输鸡苗,再到技术培训,甚至发放鸡苗后的现场卫生打扫,每一个环节张习本及团队成员都一丝不苟。

一直以来,张习本带领团队围绕“基地创建,服务农民”的原则,认真开展地方优质畜禽品种选育研究及生态养殖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围绕乌蒙土鸡、纳雍糯谷猪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性技术问题,加强技术攻关,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示范作用,建立了纳雍乌蒙土鸡产业联盟和纳雍糯谷猪原种场,培育打造集乌蒙土鸡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养殖基地、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市场营销、精准脱贫于一体的“一县一业”特色家禽产业基地和纳雍糯谷猪保种育种基地,带领农民致富增收,创新了高寒贫困山区畜禽小型家庭牧场适度规模生态养殖精准扶贫可复制模式。

据了解,张习本在2016年、2018年先后两次获得贵州省“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优秀专家表彰,2017年被纳雍县人民政府聘为农业顾问,被省农业农村厅聘为贵州省生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毕节综合试验站站长,2019年被贵州省科技厅聘为贵州省“万名农业专家服务 三农行动”纳雍县技术团团长,彰显了一名农业科技人员用脚丈量大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猜你喜欢

纳雍县鸡苗特派员
养殖端现抵触情绪 白羽鸡苗价格走低
市场鸡苗量减少苗价有所反弹
江苏民革助力贵州省纳雍县猪场乡脱贫出列
脱温鸡苗的饲养管理及常见疾病防治分析
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及存在制度问题的探究
农村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科技特派员网建设座谈会”
纳雍县委离退局认真学习贯彻全市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
团省委挂钩扶贫驻村工作队筹资向贫困户送鸡苗
纳雍县委离退局开展“三爱一践行”主题教育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