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链”上建支部 群众快致富

2019-06-24华姝

当代贵州 2019年49期
关键词:牧草支部产业链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华姝

编者按

为了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一任务两要点三清单”等内容,全省各地将基层党建与群众致富发展有机结合,在各村党支部大力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富民”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为抓党建促农业产业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11月12日召开的贵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指出,要把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统筹城乡民生保障的最重大最紧迫任务。

近年来,贵州聚焦脱贫攻坚,掀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在全省选定茶叶、食用菌、蔬菜、生态畜牧等12个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从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集全省之力大力发展。

全省各地将基层党建与群众致富发展有机结合,在各村党支部大力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富民”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为抓党建促农业产业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支部建在产业链

虽已入冬,但黔西县大关镇七里村的巨菌牧草基地仍然绿意盎然。在微风吹拂下,一片片绿浪摇曳摆动,远远望去,颇为壮观。

牧草基地里,今年64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徐入勤手脚利索,不一会儿,就割了一大片牧草。

“我在合作社务工,主要负责翻土、除杂草、收割牧草,老伴在养殖场上班,每月有固定工资。”徐入勤说,一年下来,两人在基地务工的工资加起来就有4万多元。

“村里大力发展牧草产业,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徐入勤口中“以前不敢想的事”,正是七里村缺乏产业支撑的真实写照。

曾经的七里村,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2017年,七里村换届,面对发展困局,新一届村支“两委”加强党建引领、借鉴“塘约经验”,探索出一套“村社合一”的模式。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村集体经济。

初期,由于资金不足,七里村党支部便发起众筹。党员和致富能人带头响应,以资金入股到合作社,贫困户通过土地或者特惠贷资金入股。就这样,牧草种植和黄牛养殖产业在七里村风风火火地实施开来。2018年,牧草喜获丰收,为全村创收40余万元。

截至目前,七里村已实现全村895户农户都有增收渠道,72户贫困户都有产业覆盖。短短3年时间,七里村从落后队伍一跃跨入了全市先进村的行列。

农民合作社是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载体,是把群众组织起来,把资源聚集起来,带动群众抓生产、调产业、闯市场的有效方式。

近年来,全省广大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领办和创办了一批发动群众、衔接企业、利益共享的合作社,把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脱贫攻坚作战体系的各方面,覆盖到产业链、就业链的全过程;针对贫困人口较多、位置较偏远的村民组,采取组建党小组和选派干部驻点帮扶的方式,推动1.3万名攻坚力量下沉到作战单元、攻坚网格。

此外,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各地正聚焦“三个问题五种类型”,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带队逐村分析研判、逐一审核把关,确保严格落实“四个一”包保制度,精准施策、精准整顿。截至目前,共排查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842个。

党员聚在产业链

江口县闵孝镇鱼良溪村由3个村合并而成。合并之初,村党总支没有凝聚力,大家的意见很难统一,村里很多土地撂荒搁置,没有像样的产业。

一个支部一面旗帜、一个党员一根标杆。要想把群众工作做扎实,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是关键。为了改变发展窘境,鱼良溪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产业。

“之前村里的党员,有发展种植的,有发展养殖的,有到外地打工的,要组织在一起有难度。”村党总支副书记邓江说,现在有了产业党支部,党员们可以随时聚在一起,聊产业、谈发展,心更近了,劲也更足了。

黔西县大关镇七里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村集体经济。图为村民在合作社的养牛场务工。(卢浪 / 摄)

致富带头人向海青是一名党员,在支部的号召下,他成立了翠尔康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草莓种植60余亩,建成全村规模最大的草莓基地,为全村14户贫困家庭叩开了致富之门。

老党员姚明发是村里的种植大户,流转15亩地发展葡萄种植,不仅为村民脱贫致富树立了榜样,还为闲散劳动力提供了务工机会。

村党总支书记杨再炼牵头成立萝卜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民心党建+合作社+群众”的模式,建立养殖基地,解决了20余名贫困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在产业基地建立党组织,可以把分散在产业链上的党员组织起来,通过支部领办、能人创办、村组联办等形式,带领村民发展特色高效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杨再炼说。

据了解,为了建强攻坚队伍,省委组织部深入开展驻村帮扶不扎实专项治理,牵头对16个深度贫困县党政班子进行综合研判,一方面对不适应当前脱贫攻坚需要的党员干部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充实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1648人,切实加强攻坚力量。目前,全省共有8542名第一书记、4.3万名驻村干部在一线带头攻坚拔寨。

尽锐出战、务求精准。为了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州还围绕产业革命“八要素”“一任务两要点三清单”等内容,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学习平台开展培训,在基层打造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战斗队伍。据统计,2019年以来,全省共开展相关培训116期、培训343万人次,组织3659个先进村结对帮扶3851个重点贫困村。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中干、干中学,攻坚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群众富在产业链

“我今年种了3亩朝天椒,收入13500元。现在种植朝天椒比以前方便多了,不仅有人来给我们培训,而且不愁销路。”从江县东朗镇九德村村民姚老你高兴地说。

产业要发展,抓住市场是关键。

九德村党支部瞄准市场,积极探索“支部+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帮助全村28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与朝天椒加工厂进行利益联结,实现分红15万元;与贵州兴胜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辣椒收购合同,公司不仅派专人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还承诺保底收购辣椒,实现贫困户户均增收6122元……

“产业兴旺、村强民富是当前九德村的真实写照。”九德村党支部书记张正忠说,今年,全村将继续以绿色无公害为抓手,做大做强朝天椒产业,完善产业链,持续增加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收入。

脱贫路上,党支部既是守望者,也是领头羊。

贵州牢牢掌握党支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全面贯彻落实产业革命“八要素”,持续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社合一”发展模式,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扶持706个村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按劳取酬与按股分红相结合,切实解决利益联结问题,让贫困户共享发展成果。

猜你喜欢

牧草支部产业链
支部联建润“甘泉”
瑶山党支部
科学选种牧草品种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人工牧草种植与管理技术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