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激励性评价 促进幼儿均衡发展

2019-06-22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实验幼儿园张晨晨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6期
关键词:橱柜大王整理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实验幼儿园 张晨晨

激励性评价是指教师通过真实的情感、语言与肢体语言的教育教学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不失时机地给予信任、鼓励和期待的语言或者行动的一种评价过程。在一日活动中,灵活运用精彩的激励性评价,能让孩子从小在心理上有一种“我相信、我能行”的信念,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诱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一、小任务“四部曲”,逐步激励幼儿养成好习惯

以“整理橱柜”为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中班幼儿在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方面要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整理自己的物品。为了更好地激励幼儿养成这一习惯,我制定了小任务“四部曲”。

1.明确小任务。开展“整理橱柜之星”评价活动。学期初教师将这一要求以小任务的形式告知幼儿,每周五是“自我服务日”,下午离园前班级进行每个人的橱柜评比,幼儿会获得不同数量的小贴纸。

2.讨论规则。带领孩子们共同讨论橱柜的上下层分别放什么东西,将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并让幼儿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贴在橱柜里面,方便幼儿直观对照操作。比如冬天的时候,幼儿会在下层放学习用品,如水彩笔、油画棒、书本等,上层放棉衣、帽子等物品;夏天的时候下层就可以放自己的水杯、小书包等物品。

3.小任务打卡。采用每周打卡的形式使活动固定化。每周五是橱柜清扫日,评选“整理橱柜之星”,孩子们利用中午吃完饭或者下午起床的时间进行清扫,下午放学前进行个人的橱柜评比活动。

4.评价。评价主体分为两类,一是以幼儿作为评价主体,评出“我心中的整理橱柜之星”,主要采取幼儿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觉得自己整理的橱柜比较满意,得一个小贴纸,同伴觉得你的橱柜整理得好,再得一个小贴纸;二是以教师和值日生共同作为评价主体进行评价,以拍照的形式面向全体幼儿进行点评,可得一个小贴纸。获得三个小贴纸的幼儿,照片可以出现在“整理橱柜之星”的展板上,展示一周。教师根据评价的目的在每一个阶段都会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

任务阶段教师阶段指导重点幼儿自我管理阶段目标第一阶段(第一个月)观察幼儿是否按时整理橱柜完成整理橱柜的任务第二阶段(第二个月)观察幼儿是否能分类整理橱柜能将自己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第三个阶段(第三个月)请整理方式特殊的幼儿交流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要这样整理按照自己的独特见解来整理

通过“整理小橱柜”的活动,幼儿的任务意识由给他人完成任务转变为自我需求——“物品乱了,我要主动整理好,我还要想一想怎样整理更容易取放,我还应该保持好”。通过对幼儿自我服务任务意识的评价,有效促幼儿“健康生活—自我管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递进式激励评价策略,关注每一名幼儿的发展

㈠以幼儿语言发展为例

《指南》中语言领域的目标指出:中班幼儿能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结合这一领域的目标,在幼儿园读书节“故事大王”的推动下,我们在班级开展了“今天我来讲故事”的活动。

1.小粘贴,大作用。以幼儿作为评价主体,每天有一位讲故事的幼儿,如果你喜欢今天小朋友讲的故事,那么请你将手中的小贴纸送给他,讲故事的孩子只要获得十个小贴纸,那他的照片就可以出现在“故事大王之星”的展板上展示一周。

2.小称号,增强自信。以教师作为评价主体,教师根据每位幼儿的发展水平以及评价的目的采取不同的评价策略。根据幼儿评估手册中关于语言领域的发展目标,结合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水平,我制定了下面这个评价表格。

为了让能力弱和能力强的孩子一样体验到讲故事带给自己的成功以及信心,分别发给幼儿不同的故事大王称号:“实至名归故事大王”“突飞猛进故事大王”“再接再厉故事大王”“勇气可嘉故事大王”。通过颁发相同的奖状、不同的故事大王称号,体现对每一位幼儿的关注,激励能力弱的幼儿在语言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

3.音频分享,体验成功。在幼儿每天讲故事的同时,班级群里也有家长推送自己讲的故事,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我得知很多小朋友也很想把自己讲的故事录下来,推送到班级群里给小伙伴们听,于是我们在家长推送完故事之后,又进行了幼儿讲故事的推送活动。同样,推送故事之后,第二天我会问孩子们:你们喜欢昨天晚上的故事吗?得到十位小朋友的喜欢,照片同样可以出现在“故事大王之星”的展板上展示一周。通过伙伴之间的互评,不但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自信以及讲故事的热情。

㈡以午睡习惯为例

《指南》中健康领域的目标指出: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中班幼儿能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针对这一目标,我在班级采用递进式激励评价策略进行午睡奖励。

1.递进式奖励,助习惯养成。午睡采用递进式奖励的做法:在第一阶段,规定30分钟之内睡着的幼儿可以每人得到两个小贴纸,为了能让孩子们感受到30分钟,老师就找两个比较长的睡前故事,时间刚好是30分钟,这样在第一个故事讲完了之后也会提醒孩子们一个故事讲完了,15分钟过去了,要快点入睡了;等到大多数幼儿都能在半个小时之内能睡着了,第二阶段将时间调整到20分钟之内,再就是15分钟之内。累计得到十个小贴纸的幼儿,他的照片就可以出现在“午睡之星”的展板上展示一周。时间长了也会有小朋友对小贴纸的兴趣不是很高了,于是我们在这中间穿插了另外一种奖励方式,例如午睡之前告诉幼儿:“今天在15分钟之内睡着的小朋友老师会在你的枕头底下放一个神秘的小礼物,起床后你就会看到。”换一种方式来调动孩子们午睡的热情,时间长了之后,孩子们慢慢地养成了午睡的好习惯。

2.语言激励,老师爱你。针对物质奖励不起作用的孩子,老师可以采用语言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偷偷地趴在他的耳朵边告诉他:“老师可喜欢你了,今天你在美工区认真做出来的作品老师很喜欢,要是你今天能睡着了,老师可以偷偷奖励你五个小贴纸,嘘!不要告诉别的小朋友哦,这是我们的秘密”。每周五下午教师和孩子们进行谈话,让孩子们相互进行评价——你觉得本周哪个小朋友午睡得最好?哪个小朋友午睡有进步?哪几位小朋友上了“午睡之星”的展板?

递进式激励评价的方式,更加贴近幼儿的年龄特点,更好地得到激励幼儿的作用,激励班级里的每一位幼儿朝着本年龄阶段的目标不断进步,不让班级里的任何一个的孩子掉队。

三、家园互动,有效发挥评价的作用

以图画日记为例。《指南》艺术领域的目标中指出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针对这一目标,我们班开展了“图画日记”的活动,以周末进行图画日记的方式,让家长也参与到评价中来。幼儿每周末进行一次图画日记,主要记录自己这一周的趣事,并把自己的所见所想说给爸爸妈妈听,爸爸妈妈负责记录。完成一次图画日记就可以得到爸爸妈妈给出的一枚小印章,跟伙伴们分享又可以得到一枚小印章,在全班幼儿面前分享,又可以得到一枚小印章。每次的图画日记最多可以得到三枚小印章。

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鼓励、小肯定,激励幼儿,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发挥激励性评价的功能,促进幼儿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橱柜大王整理
谁来当大王
橱柜
有秘密的橱柜
虎大王
开窗户的厨房 橱柜划定温馨餐区
大王的生日礼物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破烂大王不好当
整理“房间”
销售大打价格战 橱柜利润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