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耀不凡,越领未来

2019-06-20王一鸣

世界汽车 2019年6期
关键词:博瑞领克哈弗

王一鸣

2019年春天的到来似乎并没有温暖20多年来首次遭遇寒流的汽车市场,开年的2月,国内SUV车型销量为504333辆,延续了环比、同比双降的趋势。其中环比下降46.3%,同比下降20.6%。面对充满变数的汽车市场和逐渐成为购车主力的90、00后,国内汽车品牌厂家的发力点从传统中庸转向以个性鲜明为特点的车型,深耕跨界SUV市场。于是2019年伊始,长安CS85,哈弗F7x、奇瑞星途-TX、吉利星越等重量级车型纷至沓来。

自沃尔沃的乘用车业务被吉利收购,已有8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不仅吉利自身发展迅速,沃尔沃也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在2016年的10月,双方联手成立了领克品牌。纵观这些年的发展,吉利不仅很好地延续了沃尔沃品牌精神,后者的技术以及理念也逐步渗透进吉利品牌之中。

近年来吉利加快了品牌向上的步伐。2015年吉利的B级车博瑞上市时,号称“最美中国车”,并要“突破合资天花板”,售价也突破15万元。博瑞的月销量一度达到5000辆,但几年下来博瑞的燃油版车型已经处于停产状态,而在售的全部更换为1.5T轻混版的博瑞GE。不可否认,在博瑞的带领下,此后推出的吉利帝豪GL、帝豪GS、博越等轿车与SUV产品销量暴涨,为吉利冲击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带来很大的动能。而到了2016年,领克品牌问世,吉利第一次正面与合资的丰田、大众品牌展开对抗。

此次的星越的到来,看似只是吉利添了一款“越字辈”的新车型,实则却是吉利汽车开启正面挑战豪华品牌的战术信号,同时这也是中国自主品牌首提“豪华”二字。如果说领克与WEY的出炉,是中国自主品牌走出的一条曲线实现豪华的路径,那么吉利星越则是一次直线走向豪华的尝试。不过,吉利品牌能否支撑起“豪华”二字?

CMA架构给星越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CMA的全称是Compact Modular Architecture,意思是紧凑基础模块化架构。模块化造车已是当前汽车业内流行的一种先进的造车模式,架构好比汽车的骨骼,好的、强健的骨骼是高品质的保障。而CMA架构涵盖电子电气架构、底盘和动力系统,且有着很强的可扩展性,从其所诞生的沃尔沃XC40和领克01、02、03看,这是一个比较“全能”的架构,是星越号称“高阶SUV”的根基所在。

在动力方面,星越采用源自沃尔沃Drive-E系列T5 2.0T发动机+爱信8AT变速器,与1.5T+7DCT两套动力系统,后者又分为48V轻混和插电混动两个版本。动力的丰富性是CMA架构的表现之一。其中,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75kW,峰值转矩350N·m,排放标准满足国Ⅵ,基于这套动力系统星越0~100km/h的加速度为6.8s。而1.5TD发动机是一款3缸发动机,分为48V轻混MHEV和插电混合动力PHEV两个版本,最大功率是130kW,最大转矩为255N·m。由于同平台的原因,星越采用的这两套动力系统,在领克02以及沃尔沃XC40身上也可以看见。

底盘方面,星越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通过CMA底盘调校技术,星越的运动性能得以提升。星越高配车型采用博格华纳第五代电液式四驱系统,前后轮最大转矩分配达到50:50,而来自蒂森克虏伯的DP-EPS齿条式电子主力转向以及博世9.3代ESP都让车身操控更为细腻。智能网联方面,人脸识别系统、吉利的GKUI2.0吉客智能系统、L2级辅助驾驶系统的搭载,也增强了星越车辆的产品力。

此外,作为定位于紧凑级轿跑SUV的车型,星越的颜值颇高。近两年随着SUV市场增幅下滑,各细分市场的竞争变得白热化,各车企都开始打轿跑SUV的主意,让这一原本冷门的细分市场一时间变得火热起来。在吉利星越之前,长安CS85、哈弗F7x等轿跑SUV车型已经上市。然而,如果将星越与这两款竞品做比较会发现,吉利星越的售价要高出不少。以2.0T+8AT的车型来横向比较,星越起步售价为15.58万元,而长安CS85为13.69万元,哈弗F7x为13.49万元,星越要高出2万元,更何况吉利星越只是一款紧凑级SUV,而长安CS85和哈弗F7x均为中大型SUV。由此,吉利星越比竞品多出来的2万元,几乎全部是因为CMA架构为其带来的溢价。

當前轿跑SUV虽然火热,但具体的车型产品并不热销。不论是CS85还是哈弗F7x抑或其他合资轿跑SUV,甚至包括轿跑SUV的鼻祖宝马X6在内,都仍然是小众车。从这个角度看,吉利将自己酝酿多年的CMA技术运用到星越这款较为小众的轿跑SUV身上,并制定较高的价格,目的或在提升品牌形象,而非短期内实现销量上涨。

猜你喜欢

博瑞领克哈弗
哈弗枭龙双雄
领克06 Remix
哈弗H6新能源
领克09 PHEV
领克03+Cyan
吉利博瑞GE PHEV
哈弗:不想只在家里考第一
领克进阶
哈弗F5“智商”爆表?
博瑞GE开启“风潮”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