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粤剧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

2019-06-20马楠

岭南文史 2019年1期
关键词:粤剧博物馆艺术

马楠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粤剧艺术博物馆调研,考察了博物馆的园林式建筑和粤剧艺术展览,并与粤剧票友们亲切交谈,希望他们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笔者有幸向总书记当面汇报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建设和服务工作,总书记对粤剧艺术的关心,不仅让广大粤剧票友倍感激动,让粤剧表演艺术家们深受鼓舞,也让包括笔者在内的从事粤剧艺术保护传承的文博人员充满信心和力量。

粤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与其相关的一些实物,比如剧本、戏单、戏服、道具以及粤剧题材的建筑装饰和器物用具等又属于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它也是一种“活态”的文化遗产。因此,传承好发扬好粤剧艺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笔者结合近年在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工作实践,就如何保护、传承、弘扬粤剧艺术提出一些看法,请专家指正。

一、粤剧艺术的历史内涵与艺术特色

粤剧形成于明代晚期的嘉靖、万历年间(1522-1619),以广府文化腹地的广州、佛山为中心,是外来的多种戏曲声腔和广东本地土戏、民间说唱艺术不断融合和丰富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发展过程中,粤剧的唱腔音乐吸收了多种北方地区的戏曲文化元素,包括昆曲、弋阳腔、秦腔等,也融入了广东地方民间说唱艺术,如南音、粤讴、龙舟、木鱼等,并从“戏棚官话”逐渐改唱“白话”,最终定型为独具特色的“梆黄”体系戏剧。近现代粤剧又大胆吸收了歌剧、话剧、电影、西乐等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段,艺术风貌更加绚丽多彩,富有时代气息。[1]

粤剧形成以后,影响日益广泛。清代,广州、佛山等地粤剧十分盛行。清晚期进士梁序镛《汾江竹枝词》的“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句,描写了当时粤剧在岭南水乡的展演盛况。今天的粤剧已经成为广东最大的戏曲剧种,中国著名戏曲剧种,也是世界上传播最广的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地,在东南亚、美洲、澳洲、欧洲等粤籍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也有粤剧演出,“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2]反映出粤剧在海内外的广泛影响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众多的粤剧名家,如薛觉先、马师曾、桂名扬、廖侠怀、白驹荣、红线女等,积累的剧目达一万多个。[3]

粤剧植根于广府文化的历史土壤,服务于社会大众的文化生活,数百年来,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其广泛多样的剧本题材、丰富独特的表演艺术、华丽现代的舞台美术等,反映了粤剧包容、多元、大众的文化特质。

粤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获得广泛赞誉。周恩来总理称赞其为“南国红豆”。2006年粤剧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粤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继昆曲之后第二项被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戏曲剧种。

二、粤剧艺术保护传承的现状

随着现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娱乐方式渐趋多样,粤剧的演化环境大大改变,面临着较大的冲击和挑战,生存空间被压缩。保护和传承粤剧艺术,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要任务。20世纪中期,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粤剧有识人士已经积极行动,采取多种措施传承、振兴粤剧。主要包括:

(1)成立粤剧院团,进行专业演出、传承创新和人才培养。在粤剧发源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几乎各城市都有专业粤剧院团,如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东莞市粤剧团、顺德粤剧团、中山市粤剧团等;在粤剧广为流行的广西地区成立有南宁市粤剧团、梧州粤剧团、北海市粤剧团等。这些剧团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将粤剧舞台艺术进行专业化呈现,加强传承与发展。

(2)成立研究机构和协会组织,开展创作、研究和交流。如广东省艺术研究所、广州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广东省粤剧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开展地方剧种的挖掘、搜集和评论研究工作;广州振兴粤剧基金会、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等协会组织积极动员、团结社会力量致力于粤剧繁荣发展,支持剧目创作、市场培育和队伍建设等。

(3)建立粤剧专题博物馆,收藏、保护、展示与粤剧相关的文物、资料。2004年,佛山市依托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兆祥黄公祠成立广东粤剧博物馆,展出明代、清代至当代的粤剧剧本、海报、戏服、乐器以及早期的粤剧电影、唱片、剧照、名伶书画等珍贵文物、资料3000多件,展示了粤剧文化丰富的内涵和独有的魅力。[4]2016年广州市和荔湾区两级政府在广州西关共建的粤剧艺术博物馆正式开放,博物馆具有特色鲜明的岭南园林建筑形式、精雕细琢的传统建筑装饰工艺以及功能齐备的收藏、展示、展演空间,成为又一家保护传承粤剧艺术的专题博物馆。[5]

(4)编辑出版专题书籍刊物。20世纪80年代起,在政府部门的主导推动和粤剧工作者、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下,粤剧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粤剧艺术论》《粤剧声腔的源流和变革》《粤剧史》《粤剧春秋》《粤剧大辞典》《南国红豆》等研究书籍、刊物问世,有力地促进了粤剧学术研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艺术实践的理论升华。

除了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展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外,在粤剧集中流行的城市社区,粤剧票友自发成立的民间演出团体“私伙局”常年活跃在街头巷尾、公园广场,定期或不定期地表演、交流,也有力地推动了粤剧艺术的传承和弘扬。此外,近年相关机构、团体还积极组织开展粤剧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向广大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展示、传播粤剧艺术。

为保护传承粤剧艺术,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广东省粤剧保护传承规定》,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从保护传承对象和手段、各级政府职能、资金扶持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对粤剧的抢救、传承和弘扬起到重要的保护和推动作用。

通过政府的重视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努力,粤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粤剧历史文化内涵的研究还显薄弱;粤剧研究、收藏、演出机构和民间团体基本上是各自“表达”,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在没有粤剧氛围的校园、社区,青少年和居民总体上还是被动地“接受”粤剧,而不是自发、自觉地欣赏、品味粤剧,感受粤剧艺术的魅力。

三、粤剧艺术保护传承的思路

笔者认为,要切实保护和传承好粤剧,需要对粤剧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和遗产价值有深刻的理解,对具体从哪些方面保护和传承要有明确的认识。

关于粤剧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学界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从文化遗产的角度看,粤剧虽然在总体上属于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粤剧表演的戏台等场所、粤剧名伶旧居、粤剧行会机构,留存下来的粤剧戏服、道具、剧本、海报、唱片等,都属于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粤剧还是一种“活态”的遗产,需要通过表演的方式进行呈现,并经过“口耳相传”延续其生命力,发挥其文化价值。因此,粤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从研究、收藏、保护、展示、传播、创新和传承等多方面开展工作。

研究——深入挖掘粤剧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对粤剧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唱腔流派、表演艺术、名家事迹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剧本乐谱等进行整理和研究,并探索粤剧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戏曲剧种的交流、互鉴与融合形式。

收藏——收集、保存与粤剧相关的各种史料和实物,包括戏服、道具、剧本、海报、唱片、粤剧名伶使用或与其相关的各种物品,粤剧题材的建筑装饰构件、器物用具等。

保护——在广泛调查、论证确认的基础上,对粤剧演出场所如戏台、剧院、粤剧行业机构旧址、粤剧名伶旧居等实施有效保护。

展示——发挥博物馆、展示馆的展览功能,展示粤剧的历史沿革、艺术特色等,系统、全面地向公众介绍粤剧文化面貌;将合适的粤剧行会旧址、名伶旧居开辟为展示场所,展现粤剧和名人故事等。

传播——通过舞台演出、比赛交流、展览讲述、教育活动等让粤剧在当代社会得到广泛传播,继续焕发生命力,满足公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创新——在继承粤剧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立足于当代社会,从舞台艺术形式、粤剧故事题材、传播媒介、展示方式等方面开拓创新,进一步提升粤剧的艺术活力和生命力。

传承——通过传播和创新,开展培训传习活动,培养更广泛的粤剧受众群体,让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粤剧、喜欢粤剧、学习粤剧,从而让粤剧艺术永续流传。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粤剧的保护与传承,既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倡导、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的积极响应,也离不开公众的主动参与。

四、粤剧艺术博物馆在粤剧传承发扬工作中的使命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博物馆,如何在保护与传承粤剧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呢?笔者结合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实践,谈一些思路。

粤剧艺术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127号。博物馆所在的广州市荔湾区老城区,即传统的广州“西关”一带,是广府文化重要核心区,也是粤剧的重要发源地。在这一区域,有晚清粤剧行会八和会馆,有千里驹、李海泉、罗品超、靓少佳、马师曾、红线女等数十位粤剧名伶的旧居,有的已经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更重要的是,西关地区至今仍是粤剧流行区域,粤剧票友群体数量庞大,有近80个民间粤剧“私伙局”,群众基础相当深厚,文化公园中心大戏台、荔枝湾大戏台等为粤剧票友提供了表演、交流的绝佳平台。

粤剧艺术博物馆于2012年底奠基,2016年6月正式开放。博物馆总占地面积1.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沿荔枝湾涌分为南北两岸,建筑形制为岭南园林风格的仿古建筑群,总体布局沿十字轴骨架排布,环绕中心湖错落六组院落空间,以粤剧主题的传统建筑装饰工艺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嵌瓷为装饰亮点,2017年荣获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博物馆设有基本陈列展厅、主题展厅、戏台、剧场、园林景区以及粤剧艺术传承与保护等功能区域,兼具展览、演出、教育、研究、公共参与等多种功能。馆内收藏了粤剧类藏品5000多件(套)。基本陈列厅设《南国红豆 粤韵佳音——粤剧历史文化主题展览》,通过展板展示、展品陈列、场景复原等多种手段以及体感互动、触摸屏等多媒体形式集中展现粤剧的发展历程、艺术特色、组织机构以及在海内外的重要影响力。主题展厅面积560平方米,定期举办与粤剧艺术相关的专题展览。园区仿古戏台广福台每周定期举行粤剧粤曲展演,动态展示粤剧艺术特色;室内剧场配备先进的声光电系统,可举办粤剧粤曲等精品演出。

粤剧艺术博物馆开馆两年多来,接待游客55万多人次,每天为观众提供两场人工讲解服务,为各级单位团体、市民提供讲解导览1500多场次,受到粤剧票友和广大游客的热烈追捧。美国西部市长代表团、财富论坛全球媒体团和配偶团、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等政要名流先后到访。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州主场城市活动期间,在粤剧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广州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示,受到全国同行的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的亲临视察,更使粤剧艺术博物馆成为海内外粤剧爱好者和市民、游客必访的景点。

作为粤剧艺术的专题博物馆,粤剧艺术博物馆理应在保护、传承和弘扬粤剧艺术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结合两年多的实践,笔者认为,粤剧艺术博物馆还需要从如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加强对粤剧历史文化内涵的研究,深入挖掘粤剧发展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场所、知名人物、艺术特色等,进一步厘清粤剧发展的历史脉络,归纳提炼粤剧文化精髓。

二是加强对粤剧相关实物资料的调查、收藏、整理。这是粤剧艺术博物馆的重要职责,也是作为博物馆的优势。由于粤剧的专题性较强,且作为一种舞台表演艺术,早期以流动演出为主,资料、物品保留不多,文物藏品征集不易。因此,需要广拓渠道,尤其注重海外粤剧流行地的资料搜集。征集方向除以粤剧演出用品如剧本、戏服、道具、乐器、名人物品等为重点外,还应重视粤剧流行时期的社会用品、装饰物件的筛选收集,如粤剧演出场景的通草画、玻璃画、广彩瓷器,戏剧人物故事题材木雕、牙雕、陶塑等,这些都是研究粤剧历史面貌、舞台艺术形式等的宝贵物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收藏价值。此外,还应当对现当代粤剧名家、工作者等进行抢救性的口述史的收集和整理,录制录像资料,作为粤剧档案留存,会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时可以加以整理,结集出版。对粤剧遗产资源如古戏台、行会旧址、粤剧名伶旧居等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其分布和保存状况,挖掘、记录其历史信息。

三是加强粤剧历史文化的陈列展示。展览是向观众展示、传播粤剧文化的直接媒介。囿于筹建阶段藏品征集量少等原因,粤剧艺术博物馆基本陈列图片多、实物少;当代实物资料多,历史文物少,粤剧数百年积淀形成的历史文化底蕴未能全面呈现。随着馆藏文物和相关资料不断丰富,基本陈列的内容和深度都还有更多的提升空间,可通过完善展览体系、充实实物展品、丰富展陈形式等更好地展现粤剧文化的丰富多彩和艺术独特性。同时,充分利用、发挥好专题展厅的作用,举办如粤剧黑胶唱片、乐器、木偶等相关专题展览,并与其他戏种博物馆、展览馆进行交流展示。

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要做好博物馆和粤剧文化的宣讲工作。目前,博物馆主要通过每日两场定时讲解和团体预约的方式面向公众讲解展览内容,受众面比较有限。可在此基础上增设辅助讲解手段,如微信导览、自助语音导览器、场景虚拟漫游等,丰富讲解方式,向更多的观众讲好粤剧故事。二是围绕粤剧特色文化元素如妆扮、脸谱、行当等制作、开发文化课件和体验活动,在馆内馆外定期举办,供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参与,在互动中深入认识和理解粤剧文化内涵。同时,可以不定期举办粤剧讲座,与听众互动,回答问题,开展专题讨论。

五是充分利用好博物馆内的戏台、剧场,为粤剧表演团体、票友提供展演、交流、为广大观众提供欣赏、了解的平台。目前粤剧艺术博物馆内的戏台已经成为深受珠三角地区广大粤剧票友喜爱的舞台,每周都有两三场粤剧“私伙局”的表演。将来可以继续扩大宣传,吸引更多的粤剧粤曲表演团体进行展演交流,扩大演出场次和频率,为到馆观众提供丰富的展示欣赏内容。在馆内的精品剧场定期安排专业的粤剧曲艺演出,可编排适合游客观众的旅游剧目,让粤剧艺术被更多人关注和了解。

六是开展馆校合作,促进少儿粤剧传承工作。2017年,粤剧艺术博物馆成立了少儿粤剧传承基地,依托馆内馆外专业师资力量开设粤剧学习和体验课程,面向青少年开展传承培训工作,一批小“粤剧名角”崭露头角,成为传承粤剧的希望。将来,博物馆可以扩大合作面,与专业院校、院团、私伙局等加强合作,在馆内馆外广泛开展集展、学、演为一体的教育传承活动,培育市场基础。

总之,粤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粤剧艺术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应当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强烈的文化担当,做好对粤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让粤剧艺术在当代历久弥新,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注释

[1]参阅赖伯疆、黄镜明:《粤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余勇:《明清时期粤剧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2] 《光明日报》2016年11月26日04版。

[3]参阅《粤剧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粤剧大辞典》,广州出版社,2008。

[4]马梓能、江佐中主编:《佛山粤剧文化》,广东经济出版社,第184-192页,2005。

[5]《粤剧艺术博物馆建设实录》编委会编:《粤剧艺术博物馆建设实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粤剧博物馆艺术
现存清代粤剧剧本初探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传唱洒暖阳
粤剧数字音乐伴奏探索
博物馆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露天博物馆
爆笑街头艺术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