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6-18石秀花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

石秀花

【摘 要】目前,国家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创新型人才,数学是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科,同时创新性思维的能力也会影响学生数学的成绩,这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此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和建议,希望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04-0132-01

1 创造性思维的定义

创造性思维指的是具有创新性的思维模式,最能够体现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对于高中的数学而言,如果学生具备了创造性思维,那么就能更好的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并且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是无法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因此学生自身就需要具备创新性[1]。

2 高中数学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

目前在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但是当今时代的发展迅速,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高中的教学方法中,很多教师只是运用了教具和板书,但是最终还是要让学生自己学习和想象,在对问题的思考上也缺乏独立意识,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因此,最终出现了厌学的情绪,我国的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优化改进。

3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3.1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果要提高高中生的思维能力,首先就需要让学生具备创新的意识,一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提高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不断地对课堂的教学进行改进,改变数学在学生心目中枯燥乏味的形象,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欲望;二是要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不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进行学习,要学会主动的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创新性思维。

3.2 改变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理念

目前,还有很多教师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中很难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因此很难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主动和学生建立起友好的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教师需要改进目前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利用良好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另外,需要不断的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利用多媒体的手段进行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是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方式。另外,不仅要在教学形式上进行改进,还需要在课堂中改变教师传输知识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可以在课堂中增加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可以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更加灵活的进行教学,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增加数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

3.3 利用课后时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对于高中学科而言,数学是最为困难的一门学科,学生本身压力就很大,如果课堂中的气氛过于压抑,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还容易适得其反,虽然教师布置了很多课后作业,但是学生只注重完成的程度,并不注重质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因此教师可以不给学生布置太多的题量,布置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题目,帮助学生加強对题目的思考,引导学生进行了解和互动,从而培养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实际上是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目前社会对学生的必然要求,高中数学课堂是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改进课堂的模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唐赛娟.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6).

[2]张斌.浅谈高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速读(上旬),2016(7).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
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关于高中数学学科案例教学法的探讨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中应用算法教学的研究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