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组合教学手段在中职舞蹈课的应用研究

2019-06-17李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手段舞蹈多媒体

摘 要:就多媒体组合教学手段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应用问题,笔者在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教学试验。结果表明,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手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本文根据教学试验结果浅谈一些认识。

关键词:多媒体组合教学手段中职舞蹈教学试验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的重點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舞蹈表现、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本课程是以舞蹈为研究对象的,而舞蹈的表达方式又是“以形传神”为主的。以形传神,必须以“形”为基础。在“形”的研究方面,其过程为:三维形体→二维图形→二维图形→三维形体,舞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基本规律也体现在这一过程中。所以,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单凭“空对空”地讲授抽象理论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们运用教学设计原理,采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手段,改革“讲解﹢示范”的课堂教学简单手段,通过视频、微课、PowerPnt、挂图等媒体作用于学生的感官,用较强的直观性来引导学生的抽象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教学试验对象及内容

研究的对象为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201601班(实验班)47人,201602班(对照班)48人。新生入学时,基于随机编班的因素,两班新生入学成绩相当,学习起点相当,教学试验有效。试验内容选取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试验时间为2学年。[1]

二、教学试验的具体做法

1.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别是教学活动、学习评价的指南、依据。因此,我们把整个试验活动的首要工作放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根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具体内容,结合学情,将教学目标划分为“学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四个层次,将每一个教学项目的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知识点和技能点,确定每个知识点和技能点要达到的目标层次。现以中国民族舞(傣族)的内容为例,其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划分及教学目标的确定可用表1表示。

2.选择媒体

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各个知识点和技能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们选择了视频、微课、PowerPnt、挂图等媒体分别辅助各个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组合在教学中的作用。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教学手段界定

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学生的认识心理特征和教材的特点,运用“观察、思疑→讨论、讲解、示范→排练、互评”三段式多媒体组合教学手段。如图l所示。

现对运用这一教学手段的三个阶段界定如下:

(1)感知阶段。观察是认识的先导。学生首先通过观察多媒体组合提供的素材感知教学内容,形成视觉表象,老师启发引导提出质疑,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节到最佳状态。

(2)理解阶段。学生经过感知阶段后,教师利用多媒体组合提供的素材一边讲解,一边进行分解动作和连贯动作的示范,组织学生讨论,思考、分析老师提出的质疑,强化对知识点和技能点的理解,促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转化和融合。

(3)交流阶段。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排练舞蹈,师生之间开展双向“交流”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准确排练舞蹈,进行舞蹈创编,把知识转化为舞蹈表现、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4.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师、媒体、学生、内容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优化的教学系统结构,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流程图时,是从如下三方面作为出发点的:

(1)强调师生互动,在互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发挥多媒体组合的教学功能。下面以“勾绷脚练习”为例加以说明。见表2所示。

(3)形成性舞蹈排练。形成性舞蹈排练对于增强教学实效性,反馈信息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师矫正教学方法不可逾越的环节。为此,我们根据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划分及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相应的形成性舞蹈排练项目,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检查该课堂的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工作,我们以“中国古典舞的韵律(气息的运动规律)”为例,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教学流程图。(见图2)

三、教学效果测量分析

经过2学年的教学活动,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测量学生学习信息,以了解教学效果。

1.学生注意率观察结果

我们利用表格记录学生在开展教学试验的过程中上课注意率的情况以检验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手段的效果。下面以“中国民族舞(傣族)”为例,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进行的观察记录。得出如表3所示的结果。

从学生注意率分布情况表可知,实验班采用“观察、思疑→讨论、讲解、示范→排练、互评”三段式多媒体组合教学手段,在整节课的45分钟内,学生的注意率都在85%以上,而且,波动幅度不超过13%,其主要原因是运用该教学手段,将电化教学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学生容易引起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对照班采用“讲解﹢示范”的课堂教学简单手段,学生很快感到疲惫无味,教师又不能即时转用媒体,所以,学生注意率分布情况基本上是下降的,而且,波动幅度超过30%。

2.态度调查

为了了解试验班全体学生对本课程进行多媒体组合教学手段试验的看法,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如表4所示的结果。

上述情况表明,采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老师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学生提高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对舞蹈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3.达标测试

教学试验中,我们分别对实验班及对照班进行了全面性的舞蹈表现、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测试。我们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从各方面和层次确定考核项目,考核情况如表5所示。

从以上可看出,尽管对舞蹈课程学习起点相当,但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手段的实验班比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对照班有明显的优势。

结语

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手段适应了“直观→思维→实践”这一关于认识的哲学原理的要求。通过多媒体组合让学生感知的材料为其思维加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学生的思维由抽象回到具体,形成舞蹈技能技巧,进而向舞蹈表现、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转化。同时,将传统与电化教学媒体有机结合起来的多媒体组合教学手段,使师生有更多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沟通感情、交流信息的机会,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舞蹈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运用多媒体组合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目标当堂完成的情况下,课程有效时间的利用率提高了20%以上。

参考文献

[1]徐丽娟.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5(17):74.

作者简介

李杏(1977—)女,汉族,广东高州人,大学本科,现任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舞蹈教师,研究方向为中职舞蹈课程教学。

猜你喜欢

手段舞蹈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我和舞蹈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