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建设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

2019-06-17丛沛亮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育人德育

丛沛亮

随着当今社会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溺爱也随之加深,导致一些不良现象随之发生并呈不断增长趋势,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严重冲击着青少年,使学校的德育教育举步维艰,腐败现象的存在,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想加剧,电视、网络渲染的暴力、凶杀、恐吓情节等,使青少年失去了正义的方向,导致盲目跟风、模仿,以致误入歧途。学生的德育教育如果单方面依靠学校来完成,那是很片面的,效果也不会很好,所以这就需要学校德育教育、社会德育教育和家庭德育教育三位一体化,共同来完成对孩子的德育教育。那么学校尤其是德育部门就应该积极的营造三者合作的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创建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三者结合的育人环境的必要性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行为、心理健康的教育,包括民族精神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文明习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德育教育是主体,社会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外部环境,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继续和扩展,而家庭德育教育则是学校德育教育和社会德育教育的基础和补充。一个人的德育成长,都是这三种德育教育途径产生整体作用的结果,这三种德育教育构成一个德育教育体系。缺少哪一方面的德育教育,都不可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学校作为德育教育的主体,有目的、有计划的将三者长效的融合为一体,形成立体的、生态的德育教育体系,是学校德育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所以,创建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三者结合的育人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二、创建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三者结合的育人环境的途径

1.学校德育教育和家庭德育教育结合

(1)开有意义的家长会

有意义的家长会一定是每一位家长朋友都愿意前往开的会,因为每位家长都可以通过家长会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所以学校开家长会不要单纯的反馈近阶段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要全面的反馈孩子近阶段的表现,尤其是品德方面的表现,此时的德育不仅仅对孩子的反馈,同时也是和家长一起交流寻求对孩子教育的突破口,家长听进去了,我们的德育工作就大大加强了。教师和家长的合作路线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孩子的行为路线。

(2)高效率的家访工作

家访工作是学校和家庭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拉近学校和家长关系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把利剑,无论家长对学校、对教师有何不理解,当老师走进学生家里进行家访的一瞬间,都会化解的烟消云散,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德育工作的效率,但是家访工作的质量一定是高效的,不是走过场,应付了事,而非设身处地的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以及反馈给家长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对于有品德问题的学生,还要给出帮助进步的最佳方案。通过高效率的家访工作可以更加促进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家长对教师的认可,加大家长支持学校德育工作的力度。从而促进学校、家庭德育工作的融合开展。

(3)组织开展好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学生德育教育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多数家长在家里,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非常的单一,且很大程度上都是无效的。家长学校的授课内容是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里、生理等阶段特点,深度剖析孩子在这一阶段的心里、生理特点,和家长一起交流解决此阶段孩子出现问题的最佳办法,家长学校就是家长在家里对孩子德育教育的智囊团,让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都是按照一个德育教育模式进行的,这样就会大大地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效率。

2.家庭德育教育和社会德育教育结合

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班杜拉用模仿学习、抗拒诱惑等实验研究儿童品德的形成,指出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因素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客观条件、榜样与强化作用。家长就是孩子的榜样,家长在街道随手捡起一个垃圾,孩子也会效仿家长捡起一个垃圾,你為社会献一份爱心,社会就会给你一片爱的天空,家庭德育教育和社会德育教育是互相促进的,每个家庭就是社会的个体,每个家庭的德育教育也是社会德育教育的缩影,看似独立,实则统一,以小见大,所以家长要经常参加社会上一些公益活动,给孩子做一个很好的榜样。如:冬季雪天,环卫工人清雪非常辛苦,学校就组织学生以家庭为单位,去帮住环卫工人清雪。学校还组建了一支学生家长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发挥各自的长处,为社区无保护清雪、打扫卫生等,更好地加强了家庭和社会的良好沟通。

3.学校德育教育和社会德育教育结合

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的人才,为建设伟大祖国添砖加瓦,学校德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德育的质量,社会德育的氛围会直接影响学校德育的成败,为此学校必须努力营造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良好结合环境。我校的做法是:以活动育人,社会环境烘托。例如:我校组织学雷锋活动月系列活动,其中的一项就是组织学生到社区打扫卫生,通过此项活动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关心老人的美好情怀,社区的老人对学生的赞扬,更加促进了学生学雷锋的信心和恒心。社区组织文艺演出,我校组织了几个节目前去慰问,不仅展示了学生的才华,还更好的融入了社会的大环境,使爱充满了整个社会。活动育人,德育贯穿始终,在诸多的活动当中,学生们无形的接受了德育的培养,

社会也要利用丰富的人才资源来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如:我校聘请退休老干部到校讲解农垦的来历,大荒人建场的艰辛和老党员的先进事迹、聘请牧场司法局局长到校讲解法律常识、聘请牧场环保局局长到校宣传环保常识、聘请派出所公安干警同志到校讲解毒品的危害等等,这一系列的活动更好的加强了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全方面的提升了学生的德育常识。

学校的德育教育是主体,社会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外部环境,家庭德育教育则是学校德育教育和社会德育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和家庭德育,三者看似两两组合,但又互相渗透,缺一不可。学校作为德育教育的主体,必须要努力营造三者结合的育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三者的德育产生合力,使学校对每个孩子的德育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产生一个良性的循环,使走出学校大门迈向社会的青少年拥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爱国主义理想,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育人德育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