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潜能生的转化

2019-06-17赵红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初中阶段转化后进生

赵红梅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过程,由简单的模仿向深入思考的转变过程。特别数学是比较抽象的科目,逻辑性强,随着教学内容的加深,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和想象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如适应能力不强,或受到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阶段 数学 后进生 转化

初中阶段容易造成学习成绩的下降,这样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后进生,美其名曰:“学困生”。他们的特点是个性鲜明、逆反心理强烈、思想消极懈怠、有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面对后进生,我们不能放弃,只能转化。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将谈一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转化后进生。

一、数学后进生的特征

1.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后进生与大多数后进生一样,他们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没有内在的学习动力,不会因为数学成绩不好而焦急、烦躁不安、更不会因为数学成绩不好而羞愧。学习仅仅是源于家长和学校的压力。因此很容易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学习是很困难很痛苦的事情。这种情绪会逐渐表现在行动上,不学习,逃避学习任务等。

2.不重视总结学习方法,未能形成良好的反思行為

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学后进生普遍具有课前不善于预习,课后不善于复习,仅在课堂上听个一知半解,久而久之不会的知识就会越积越多,形成不了数学知识结构。而且很多后进生都厌学,不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讨论,缺乏学习的意识和学习主观能动性,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数学后进生的成因

1.小学基础差,不具备初中数学学习所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

很多数学后进生大多数在小学阶段就出现了数学学习困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差。小学数学所培养的计算能力和对应用题的分析能力是初中数学学习必备的能力,而这些后进生基础差,不具备这些最基本的能力,慢慢就会失去信心。时间久了,这些学生就将无法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2. 数学思维差,不具备积极数学思维的能力

一部分数学后进生习惯于小学学习的那种简单的模仿,,或者从老师那里直接获得解题答案,懒于思考。因此一旦遇见生疏题型,就会无从下手。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对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认识的层面。久而久之其灵活性和变通能力也愈来愈差,不具备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

3.学习动力差,不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些数学“后进生”,他们的小学数学基础也比较好,计算能力和对应用题的分析能力也较强,但是这些学生的思维惰性较重,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愿意做题训练思维。也因为做题少而导致学生在考试时,每一道题都会耗时长,解题速度缓慢,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数学成绩,从而导致这部分小学阶段数学基础不错的学生也成为初中数学后进生的一部分。

三、初中数学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1.培养后进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是学生的大脑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能增加学生的注意力,讲课时教师要注意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情境导入要更贴近生活实际;要多运用教具、学具、多媒体手段,加强直观教学;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比如在讲解圆柱表面积,教师事先让每一个学生把做好的圆柱带到课堂上,并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一些学生圆柱做的好,当然更多的表扬了后进生。在当场展开圆柱的表面积时,教师又找了一些后进生现场展示,并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探索,从而得出了圆柱的表面积公式。

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古人也曾经总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先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为学生的“益友”,除了学习还要了解生活中的事情,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对教师产生依赖,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就会转移到对老师所传授知识的喜爱上。经过近期基础教育委员会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程度呈正相关,也就意味着学生越喜欢某一科目的老师,他这一科的成绩就更好。

3.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式促进后进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如抓住学生的哪怕是一瞬即逝的闪光也要不失时机地表扬,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定期与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探讨,共同寻找保持数学学习信息的原动力。只有学习观念正确,学习方法得当,这些后进生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数学老师应该关注方法的传授,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讲课时要注意引导,要学会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

4.识别后进生的特征,实行分层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发现数学后进生与数学优等生之间的差距极为明显,学生成绩呈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如果采用统一教案,教学方法,那将无法完成教学目标,也无法开展素质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分层教学是教师应对这种局面的最好办法。具体做法:首先在教师的心里将学生分成A、B、C三层;设计A、B、C三层的课堂提问,给后进生回答问题的机会;设计A、B、C三层的课堂练习,加强后进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布置设计A、B、C三层的作业,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以优带差实行兵教兵,让数学优等生当老师,这样既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锻炼了优等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后进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总之,数学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我们要分析数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设计合理的转化方式,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持之以恒,我们的汗水就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的。

猜你喜欢

初中阶段转化后进生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初探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