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道路自信”培育路径探究

2019-06-17宋文博

法制与社会 2019年15期
关键词:道路自信新媒体大学生

摘 要 准确了解并把握当代大学生对道路自信的理解和认知,对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意义重大。本选题将对标上级文件精神,以培养新时代大学生为着眼点,厘清大学生对“道路自信”准确认知,让“道路自信”引导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同时正确了解新媒体的趋势,引导大学生积极关注并增强“道路自信”信心,拓展大学生“道路自信”培育成长空间,进一步增强大学生“道路自信”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关键词 新媒体 道路自信 大学生

作者简介:宋文博,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5.3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道路自信是全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理论指导,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深化。 坚持道路自信,有利于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发展的独特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也明确要求加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新时代,新时期,大学生的“道路自信”培育和践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聚焦新时代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道路自信”培育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兴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交流方式种类也越来越多,从传统的报刊等纸媒、到最初的人人网、微博、QQ、易班,再到现在使用比较广泛的微信、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新兴媒体以其便捷化和高速度传播,受到当代大学生的欢迎和追捧,人们一方面受益于带来快捷及时信息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潜在风险。由于信息渠道多源、传播速度过快、一些微小事件在网络中发酵也会演变成大的舆情。网络信息的泛滥,这其中也不乏错误的观点和信息充斥其中,这就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误导。同时由于部分高校相关监管措施还有待完善,理论思想教育引领不足,这样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给大学生“道路自信”相关教育活动带来直接影响。

对青年大学生加强“道路自信”培育,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明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方向。这也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新一届领导人果敢担当,不辱使命,在强调社会主义的同时,也不忘强调中国特色,在高举全面改革创新旗帜的同时也听取民声颁布实施许多治国理政的良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培养教育至关重要,少年强则国强,当代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投身工作,担负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责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立和加强道路自信心,为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可靠接班人。

二、高校对当代青年大学生“道路自信”思想教育现状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和互联网新媒体普及,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呈现新特点。大学生更敢于表达自己观点、传统理论书本灌输式教育缺乏足够吸引力,常规讲座、报告会也较难吸引大规模同学参加。通过调查得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关于纯理论讲授较多,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意识课程较少,进行大学生“道路自信”教育,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 通过问卷分析得知,青年学生心目中认为接触度最高、使用时长最长、便捷度最高、依赖度最高的媒体前三名均是手机、网站、电视,可见新媒体在大学生价值观引导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在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道路自信”教育引导,要及时通过新媒体多维度多层次了解舆论关注和焦点问题,聚焦大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和自媒体平台广泛应用,有针对性对新媒体平台中的网络舆情进行干预引导。

为了准确了解大学生对于道路自信了解情况,我们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调研。设计了《大学生对“道路自信”认知情况》调研问卷,在松江大学城七所高校中,发放问卷60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568份,其中男生321份占比56.5%,女生247份占比43.5%,男生的数量略高于女生数量,样本数据仍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进一步统计问卷发现,调研同学中96%以上的是漢族同学,其中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同学和没有学生工作经历数量基本持平,在专业分布上,理工科人数较文科人数多一点,各占比61%和39%。统计发现,调研同学户籍来源地也比较广,东部、中西部同学都有,但以东部同学较多。就调研同学的政治面貌而言,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团员达到81%,中共党员14%,群众占比5%。通过比对分析,并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有效比对,以上调研数据基本可以客观反映大学生对于“道路自信”了解认知现状。

统计发现,大部分同学对于“道路自信”了解存在比较模糊认识,能够准确了解并清楚知道道路自信不到10%,能够比较清楚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一代代革命先烈不懈奋斗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跟中国国情具体结合。70%同学对于“道路自信”只存在模糊认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全不清楚的只有2.4%。大部分同学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成就表达高度肯定,85%同学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表示支持,超过九成同学对国家现状感到满意。但是问到对于社会主义前途和现今比较热的时政热点时,部分同学却不甚关心,表现出比较冷漠态度。关于使用互联网工具种类和频率调查中,98%同学每天使用手机超过2小时以上,微信、QQ、微博使用学生较多,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也有30%同学关注。关于通过手机等互联网工具了解哪方面信息较多,80%比较关注社会娱乐新闻、对于时政新闻只有10%同学会经常关注。通过交叉比对分析发现,大学生受舆论话影响比较直接,社会舆论热点对其观念会产生直接影响,也对其价值选择和行为习惯产生直接影响。

猜你喜欢

道路自信新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性与普遍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依据研究
探索并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创建之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