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校园贷乱象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9-06-17康译文

法制与社会 2019年15期
关键词:校园贷高校大学生

摘 要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迈向普及化,大学生逐渐演变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青睐互联网的大学生迅速成为新型网络消费的活跃主体。大学生群体的超前消费理念和自身缺乏稳定经济收入形成了一定的矛盾,自银监会2009 年规范大学生信用卡业务后,网络借贷业务迅速填充了大学生信贷市场。然而网贷平台的诸多虚假宣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上了一条借贷的“不归路”。在缺乏体制规范和市场监管的高校校园贷领域,校园贷引发的不良事件层出不穷。高校校园贷乱象的频发一方面影响到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不规范的借贷业务对于我國现代化金融体系的构建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高校校园贷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不仅仅让大学生养成了一系列过度消费、盲目借贷的行为习惯,变相高利贷贷和暴力催收等也严重地威胁到了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国家不断地加强对高校校园贷的监管,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对于高校校园贷的乱象有了一定的规范。现在校园也成为了“扫黑除恶”的战场,相信未来高校校园贷的乱象问题必然能够得到良好的解决。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校园贷 消费理念

作者简介:康译文,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C91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5.296

一、我国高校校园贷当前发展的现状及乱象表现

(一)高校校园贷存在缺乏监管和审核的风险

早年,各大银行发现学生市场的商机,推出了校园信贷业务,但银行间非理性竞争导致高注销率、高坏账率等问题。2009年国家银监会针对此现象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大幅提升了信用卡的门槛。在此政策影响下,多家银行陆续退出校园市场。而网络上不需要同等价值的物品抵押就可以实现贷款的校园贷应运而生。同时网购与网络金融的发展给校园贷进入高校校园提供了便利。校园贷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信用借贷的范畴,但其门槛低的这一特点也成为校园贷发展成不良贷的起点。一方面,由于政府缺乏对网络借贷市场的监管,使得越来越多的借贷企业进入到了高校校园,另一方面更多的是由于校园贷企业缺乏学生信息的审核和后期资金使用的监管,最终导致了校园贷乱象的发展。在高校学生层面,由于企业贷款的审核较为简单,只需要提供简单的个人信息就可以实现贷款,当高校学生在多个贷款平台实现小额的贷款的时候,最终贷款的总额就大大的超过了其自身还款的能力,特别是在逾期还款以后,一些校园贷企业变相的高利贷行为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

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其本身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缺乏足够的个人还款的能力,而高校不良校园贷在明知这一情况的基础上针对高校学生提供贷款,没有任何的贷前调查和相关风险管控的措施和备案。高校校园贷需要高校学生提供相关的个人详细信息更多的是为了后期的暴力催收,在这一过程中,家乡和老师并不知情,这些都体现了校园贷企业在自身业务开展过程中缺乏监管和审核。

(二)高校校园贷严重危及大学生身心发展

近年来高校校园频发的校园贷乱象引发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校园贷乱象影响到不仅仅是一个学生,它可能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的氛围,它所涉及到的暴力、欺诈、恐吓等都本不应该是一个大学生应该承受的,它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正常运行。在日常的新闻中,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大学生在校园贷的逼迫下使用裸照偿还贷款甚至自杀的新闻,每一个这样的新闻都触目惊心,深深地刺痛人们的心。高校大学生还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重要的发展阶段,在没有学校良好的安全风险教育的引导下,很容易受到不良的诱惑使得身心的发展受到不好的影响,最终误入歧途。校园贷让大学生树立不良的消费观念,最终大学生的借贷数额严重地超出了自身还款的范围就只能通过一些极端的方式解决。校园贷企业不仅在明知大学生缺乏贷款偿还能力的情况下,依然对高校学生进行消费的诱惑,一旦高校学生贸然贷款,他们便可以通过高昂的利率赚取暴利。此外,校园贷企业还通过恐吓、威胁等一系列的手段对高校学生的心里进行打击。大部分学生没有理智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也不懂得及时求救的重要性,所以无力偿还贷款的学生被催款公司恐吓时,心理压力巨大。

同时校园贷的恶劣影响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完成学业,甚至致使部分学生放弃学业,就业还贷。校园贷乱象危及到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整个社会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危害,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相关事件的重视和对高校大学生健康发展的担忧。

(三)高校校园贷危害的涉及面广

在高校校园贷乱象中,高校的学生往往是事件的受害者。毋庸置疑,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建设,然而校园贷引发的一系列大学生自杀和家破人亡的惨案都不得不让我们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其最终波及的范围是巨大的,包括整个家庭和他身边的同学、朋友都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伤害。高校校园贷缺乏相关的监管和审核,在具体的借贷业务中又通过隐匿真实的利率和违约利率来进行欺诈和谋取暴利。同时正是由于高校校园贷存在一定的隐蔽性,所以在其运行的过程中很难被发展,可是一旦最终产生违约,其后果也是异常严重的,已经超出了学生可以解决的范围。高校校园贷之所以波及很广,是因为其存在很强的连带效应,特别是在一些贷款中需要获取贷款学生的同住同班学生的信息完成贷款,而这些信息被泄露的学生也会收到大量诱导性的借贷广告,导致更多的学生身处被校园贷困扰的风险中。可见,高校校园贷可能波及的范围是整个校园,对于高校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已经造成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二、我国高校校园贷乱象的具体成因

(一)高校校园贷缺乏必要有效的监管

高校校园贷的乱象同我国缺乏金融借贷领域的监管有着很大的关系,相关借贷业务的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使得一系列不良的借贷企业得以进入市场。此外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使得很难对校园贷企业进行强制的约束。虽然,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些政策明确禁止校园借贷业务的运行,但是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具体的惩罚性措施也很难落实到位。校园贷企业借贷的业务都是在网上进行的,即使在政府加强监管的情况下,校园借贷业务仍然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中隐蔽的进行,给相关的监管工作帶来极大的困难。

(二)不良校园贷企业的诱导

高校校园贷乱象并不是校园金融相关业务的的问题,而是部分企业有意为之,为了谋取非法的利益,对高校学生进行诱导和诈骗的行为。校园贷企业的业务核心在于通过学生的违约而获取暴利,它们鼓励大学生进行超前的消费,并且通过无担保、费用低等条件对高校学生进行诱导,而作为高校大学生本身就有超前消费的意向,一旦受到不良诱惑的影响,很可能不惜通过借贷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校园贷企业在同高校学校在网上借贷合同签订的时候,会故意的隐瞒很多重要的信息,例如违约利率和手续费等。高校大学生缺乏安全风险的意识,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可能较为盲目,在寻求超前消费的忽略了最重要的逾期风险。除此之外,高校校园贷企业运营不规范和审核不严等问题也一直是造成高校校园贷乱象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大学生缺乏安全和风险意识的教育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不良的消费观念,主要表现为互相攀比和盲目的消费等。他们认同超前消费的理念,特别是在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享乐主义和奢侈消费严重的影响了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在一些自媒体的渲染下,都希望过一种网红般的精致生活。拥有这样过度消费思想观念的高校学生很难抵制不良借贷的诱惑。高校大学生还处于学习的阶段,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不惜通过分期和借贷的方式购买高档的商品,完全忽视了自身的还款能力,最终借贷逾期,对于自己和家人都造成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从根本上而言,这和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高等学校的安全、风险教育存在很大的关系,大学生价值观及其独自生活能力不够健全,需要高等学校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在高校校园贷乱象蔓延的过程中,高校缺乏对相关安全风险的教育和重视,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及时针对大学生遇到的切实问题进行安全的教育,导致许多高校学生并不清楚金融借贷的风险,对于校园企业的恶意欺诈也缺乏足够的警惕。在强调校园贷企业的重大危害的同时,应该对高校学生存在的价值层面的问题有所重视,让高校学生拥有坚强的意志力,在面对校园贷的不良诱惑的时候不为所动,让高校学生对于校园贷的风险和利率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让不良校园贷在高校校园失去市场。

三、当前我国高校校园贷乱象的策略探讨

(一)政府要加强相关体系建设

高校校园贷乱象的问题已经对高校的日常教学和高校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造成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政府必须加强惩戒的力度,通过机制体制的建设加强对校园贷的管理和规范。首先,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强对校园贷企业的打击力度,让校园贷企业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其次,要规范校园的金融借贷业务,要真正的做到合法、透明,对于金融借贷产品的利率等要有明确的规定。加强对校园贷风险的宣传力度,加强校园贷的网络监管力度,对大学生的借贷行为要有一定的良好的规范。最后,配合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积极举报威胁学生人身安全的黑恶势力。同时政府也要加强针对黑恶势力的惩治和防范体系的构建,对于这样的黑恶势力绝对不能姑息,只有这样才能还高校校园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

(二)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安全风险教育

高校是校园贷乱象的主要集中地,同时也是高校学生学习的圣地,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根治校园贷乱象的问题。一方面,高校要更好的发挥自身教化的功能,通过一系列校园贷安全风险的教育活动针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例如,可以是辩论赛、主题班会等,让校园贷的风险意识深入高校学生的内心,让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认清校园贷的本质问题。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校园贷企业的审核,防止一系列不良校园贷企业进入高校校园,一旦发现校园贷企业的不良行为,要及时的加以通报,同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严厉的打击,最大程度的减少校园贷企业在校园进行欺诈的可能。

(三)家长要加强同孩子的交流和沟通

高校校园贷反映了高校学生巨大的消费需求,家长和学生的消费观念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对于一些正当的消费需求,家庭应给予理解和支持。除了消费观念,不良校园贷反应出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针对校园贷的问题,家长不仅要加强同孩子们的借贷风险和消费安全的教育,让高校学生意识到校园贷的危害,更应该加强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消费需求和心理,然后加以正确的引导。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今时代校园贷乱象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建设的一个重要的不良因素,规范高校校园贷业务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和谐社会都有些重要的意义。高校校园贷的乱象问题同政府缺乏监管、高校自身缺乏相关安全风险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校园贷乱象问题的解决涉及到众多的主体,需要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家庭共同的努力,形成净化校园贷乱象的合力,引导高校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洪秋雨,朱达砚,陈璇.“校园贷”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47-49.

[2]焦聪聪,焦雨晴,李灿,吴晓光,张雷.大学生校园贷的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商论,2019(780):50-52.

[3]刘希伟,刘强.大学生防范校园贷的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9(499):159-160.

[4]李璨.大学生参与校园网贷的风险防范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35-136.

猜你喜欢

校园贷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