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带给我们什么?

2019-06-17李旻原

上海戏剧 2019年3期
关键词:戏剧生活

李旻原

编者按:

4月29日至5月12日,2019年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以“戏剧温暖城市”为主题,为上海献上一场经典与新潮兼具、惊喜与惊奇并存的戏剧盛宴。整个城市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而这一切都与戏剧有关。

一年一度的现代戏剧谷每次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2019现代戏剧谷期间,《上海戏剧》组织了多次线上“海上青年戏剧沙龙”活动,邀约作者以短评形式对作品进行及时点评(详见“上海戏剧”微信公众号),在整个戏剧谷结束后,还举办了一次线下沙龙活动,青年作者们齐聚一堂,面对面交流戏剧谷期间的观剧感受以及分享由戏引发的诸多思考……

在剧场里,我们看到什么?在最受大家关注的 “名剧展演”中,名导名团以经典为载体、以各自不同的理念和实践,有的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经典剧目的现代演绎”,有的用艺术的多样融合让我们感受了当代的戏剧美学。

特佐普罗斯导演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呈现出一种结构主义舞台美学理念;瓦列里·福金导演的《零祈祷》展现了命运轮盘背后被束缚的灵魂如何走向腐朽;图米纳斯导演诗意的美学风格在近两年他所带来的《三姐妹》《假面舞会》《钦差大臣》《叶普盖尼·奥涅金》中都得到了全面展示;以色列卡梅尔剧团的《安魂曲》以契诃夫的三个短篇小说为底色,向我们展示了以色列伟大剧作家汉诺赫·列文的非凡创造力;导演埃玛斯·赛科夫和拉脱维亚国家剧院以后现代的方式解读了《安提戈涅》和《海鸥》;法国导演菲利普·肯恩所带来的《龙的忧郁》用现代艺术的理念为我们展示了荒诞的日常;肢体偶剧《香奈儿》将现代舞与木偶剧形式融合,扩充了观众对于戏剧舞台形式的认知……

戏剧带给我们什么?

戏剧让经典作品跨越文本、跨越文化、跨越时空与当下的观众产生交流戏剧;戏剧从生活中提炼而来,又从剧场把我们带回到生活中,重新审视和思考日常的意义;戏剧让我们相遇在一起,也让我们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从四月底到五月初,随着静安现代戏剧谷一部接一部的好戏精彩上演,上海这座城市也逐渐温暖了起来,自然气候似乎回应了今年“戏剧温暖城市”的主题。对戏剧从业者或是爱好者来说,这三个星期确实是热闹非凡,每一部好戏的上演都燃起了每位观众心中的热情。每晚赶赴戏院的路上或是走进剧场的大厅,总能遇上几位熟识的朋友或是常见的观众面孔,虽然白天我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努力工作,夜晚却因观看同一部戏而奔向同一个交会点,这是戏剧带给我们的“相遇”。

是的,“相遇”是戏剧带给我们一份独特之礼,唯有人的“在场”面对面的“相遇”,戏剧艺术才能发挥它本质性的作用。这份在戏剧演出中的“相遇”是多元层面复杂的网络交织,其中包含着导演、作家、演员、人物、情节、技术、装置、场域、观众等,彼此在演出的当下“相遇”进行交替联结的运作。身为观众的我们或许会为导演的场面调度而惊艳(如福金导演的《零祈祷》)、会为人物面对生死的情节而感动(如列文导演的《安魂曲》)、会为民族而自信自豪(如胡宗琪导演的《追梦云天》)、抑或是会为装置技术的变化而发自内心地微笑(如肯恩导演的《龙的忧郁》),任何一部戏的演出我们都可以因在场的观看,从不同的角度与之“相遇”。因此看戏的过程,是一份属于个人的体验,也是一份集体的经验。我们都在这“相遇”当中得到了某种“收获”,喜欢或不喜欢、感动或不感动、看得懂或看不懂、觉得精彩或感到无趣,这一切的“收获”都无关对错,仅仅只是个人对艺术的品位爱好,以及对戏剧的审美观点,全都只是一份自我内在的对照,让我们从“相遇”的联结之间更认识了自己。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可以在每一场好戏中看见自己人生的缩影,进而对自己的现实生活有所反思。但或许有人会说走进电影院看场电影不是也有同样的作用? 是的没错,但戏剧能带给我们的远比电影要多得多!电影中的影像只是创作者所想给观众看的部分,观众能看到什么是由创作者所决定,视线被框在四方型的银幕当中,观众也只能被动地观看一成不变的反复播放。但戏剧的舞台上,观众可凭着自己的意识去选择所要观看或所被吸引的“刺点”,每场演出都由于舞台艺术的当下性,在反复观看之间我们总是能找到新意,同一部戏第一次看与第二次看,也许感受就会有所不同。

然而,对许多人来说,从不走入剧院看戏也没有接触过戏剧,生活仍是照样地过着,戏剧或许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的重要,那戏剧究竟带给我们什么呢?是的,没有戏剧的日常,我们也能过着自己的生活,每天起床搭地铁上班,在办公室或工厂工作四小时,和同事吃个午饭后午休,下午又再工作四小时,下班后又搭地铁回家,晚上吃饭看电视睡觉,星期一到星期五总是一个节奏,直到周末才跟朋友喝杯咖啡看場电影或是自己出门逛街。生活在大城市里,现代人绝大部分的时间很容易遵循这条道路重复着每天的生活。生活若有了戏剧的话,一切就会有改变。为了看戏,下班后所搭的地铁就将是前往不同剧院的那条路线,可以为了观看某场演出,前往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为了看戏,能开始自律地安排时间、规划行程,因为电影可以再看下一场,戏剧只会准时开演,电影错过还可以等着在自己的手机、计算机或家里电视里观看,戏剧错过了只能等着下一场或下一轮的演出,或者永远都等不到了!若你的生活有了戏剧,就必然会有改变,因为就算你只是个观众,为了看戏你必须在场亲身体验,于是它就开始改变你的生活。

许多戏剧的从业者,都是从看了第一部戏后,开始投身到戏剧的领域中,笔者个人就是一个例子。16岁时我看了朋友在台上的演出,心想自己是否也能与他一样,在一场精彩的演出后,收到观众的掌声欢呼,于是加入了校内的戏剧社团,虽然当上了演员、当上了导演,却发现自己能力不足,跑到了社会上的专业剧团学习,在几乎把剧团内所有工作都担任过后,又发现自己所做的一切感觉都很杂乱,于是决定出国进修。在法国大学留学九年期间,我系统地学习表演艺术(art du spectacle)的理论知识,从本科、硕士直到博士毕业。直至今日接触戏剧已过了二十多个年头,戏剧为我带来了工作与生活,成为了我的终身志业,却也发现了自己在戏剧的领域之中,永远像个初学者般有学不完的新鲜趣事。如果你也一样,在看了一部精彩的演出后,也想踏上舞台过过戏瘾、享受掌声,这是戏剧带给你的一份礼物,就等着你是否决定用行动将它享用。

猜你喜欢

戏剧生活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