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路径管理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6-13董鑫鹏廉爱玲马丽娜赵昶滕雷

癌症进展 2019年9期
关键词:结肠癌根治术疼痛

董鑫鹏,廉爱玲,马丽娜,赵昶,滕雷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门诊中心手术室,2外科,哈尔滨 150001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逐年增长,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下腹部疼痛、排便次数增多及便血等,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2]。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法,但较多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紊乱等并发症,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较大影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3-5],因此,术后给予患者适当的管理,对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及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明显。临床路径管理属于跨学科的综合管理模式,规范了诊疗行为,为患者提供主动、连续、更加优质的管理服务,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6]。为明确临床路径的实际效果,本研究分析了临床路径管理和常规管理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等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结肠癌患者。纳入标准:①行结肠癌根治术,手术成功且肢体运动功能良好;②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癌。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②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③合并心脑血管疾病;④有呼吸系统疾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88例结肠癌患者。其中,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诊治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管理,于2017年6月至2017年11月诊治的患者术后接受临床路径管理。根据管理方式不同,将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43例患者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为47~74岁,平均年龄为(61.89±4.78)岁;病理分期:Ⅰ期16例,Ⅱ期14例,Ⅲ期13例。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为48~75岁,平均年龄为(62.52±4.89)岁;病理分期:Ⅰ期18例,Ⅱ期15例,Ⅲ期1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管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包括健康宣教及评估患者的生活、心理及社会健康状况,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管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路径管理:①由科室主任、护士长、责任护士等人员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对成员进行临床路径管理知识培训;②详细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病情、经济情况及身体状况,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临床路径管理表,为管理工作做准备;③向患者介绍临床路径管理的优势,确保患者积极配合制定好的临床路径管理方案;④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正确面对疾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及充足的睡眠;⑤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关注患者的切口情况,及时换药,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若出现并发症,立即报告临床医师,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⑥叮嘱患者合理饮食,禁食期间给予患者静脉营养输液,无胃部不适的患者可少量、多次进流食,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疼痛缓解情况、管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以及管理期间尿路感染、肠梗阻、切口感染、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7-8]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0~3分表示轻度疼痛,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4~6分表示中度疼痛,轻度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7~10分表示重度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9]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包括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4个条目,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术后首次进普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58、9.964、17.857、14.491,P<0.01)。(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d,±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d,±s)

指标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术后首次进普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3.56±0.51 3.18±0.60 4.56±0.29 4.25±0.56 2.58±0.42 2.15±0.34 3.12±0.42 2.79±0.37对照组(n=43) 观察组(n=45)

2.2 术后第14天的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第14天,观察组患者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66.67%(30/45)、26.67%(12/45)、6.67%(3/45),对照组患者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46.51%(20/43)、18.60%(8/43)、34.88%(15/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54,P=0.010)。

2.3 管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管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32、5.228、5.094、4.501,P<0.01)。(表2)

表2 管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s)

表2 管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s)

生活质量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时间管理前管理后管理前管理后管理前管理后管理前管理后对照组(n=43)45.89±5.89 56.89±6.89 49.12±7.89 57.45±8.02 47.50±6.99 57.90±6.39 51.29±5.47 60.28±6.90观察组(n=45)45.23±6.23 68.12±7.45 48.23±8.02 66.45±8.12 47.12±6.89 65.89±8.17 51.12±4.78 67.40±7.88

2.4 管理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管理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中尿路感染占2.22%(1/45),肠梗阻占4.44%(2/45),切口感染占2.22%(1/45),尿潴留占2.22%(1/4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中尿路感染占6.98%(3/43),肠梗阻占9.30%(4/43),切口感染占11.63%(5/43),尿潴留占4.65%(2/43)。两组患者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1.11%(5/45),低于对照组的32.56%(1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4,P=0.015)。

3 讨论

结肠癌根治术是临床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法,但临床实践中发现,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或短暂丧失,患者生活质量下降[10]。因此,术后给予患者适当的干预,对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临床路径管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以现代管理理念为指导,以规范管理操作为核心,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环境及术后等多方面、多层次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服务[6]。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导致患者的胃肠蠕动减弱,最终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而临床路径管理中,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并叮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11]。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术后首次进普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提示采用临床路径管理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这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感明显,导致患者不能正常休息,影响日常生活。临床路径管理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管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本研究显示,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重度疼痛的发生率低于接受常规管理的患者,提示临床路径管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受。

临床路径主要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的一套标

准化治疗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同时要求管理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管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全面、整体、连续的管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临床路径管理有助于提高结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术后不良反应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影响患者预后。临床路径具有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流程,可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高管理效果,改善患者预后[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2.56%(P<0.05),提示临床路径管理可有效降低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综上所述,与常规管理比较,给予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路径管理,可更好地促进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结肠癌根治术疼痛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