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家印回乡记:不为衣锦还乡,只求回报乡梓

2019-06-11乐居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9年1期
关键词:太康县窝头初心

乐居

地瓜、黑窝头、煮白菜萝卜、地瓜汤……

2018年12月15日,许家印陪着96岁高龄的父亲许贤高回了一趟老家,在旧屋里和乡亲们吃了一顿饭,这是全部菜单。

这餐饭不仅显得“寒酸”,而且似乎不近人情,即便是贫困家庭,今天未必要靠黑窝头果腹。何况在常人看来,这是令人羡慕的衣锦还乡。

然而,这餐饭,对于许家印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不为衣锦还乡,而为忆苦思甜,它勾起的是一段40多年前的遥远记忆,更是一份與现实无限牵连的慈善情结。

正是这段经历,让人明白许家印为何拼命回报乡梓,又为何对扶贫事业念念不忘。饮水思源,不忘初心,一切源头,一切初心,都要从这里寻起。

许家印的“黑窝头”情结

1958年,许家印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高贤乡聚台岗村。从出生到高中,许家印都没离开过家乡。

许家世居聚台岗村,抗战时这里是冀鲁豫军区的革命根据地。1938年,年仅16岁的许贤高投身抗战,当年参军,当年入党。抗战结束后,1946年他负伤退伍,从此回乡务农。作为老革命老党员的许父,对许家印一生影响颇大。

不过,聚台岗村所在的太康县,在历史上曾经风云人物辈出,近代以来却深受“黄泛区”困扰,贫困一直如影随形。直到几年前,太康县还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幼时的许家印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

不过,许多人只知道许家印家境贫寒、白手起家,却不知道当时究竟有多苦、起点究竟有多低;许多人也只看到许家印如今的荣光,却不知道要靠怎样的毅力、又需要怎样的际遇,才能完成这场高难度的人生跨越。

直到去年,在恒大帮扶乌蒙山区扶贫干部出征壮行大会上,许家印才首度披露这段贫寒经历。

许家印回忆说,他1岁3个月的时候,母亲得了病,没有钱看病,也没地方看病,就这样走了,于是成了半个孤儿,从小吃地瓜、地瓜面长大的,穿的、盖的都是补丁摞补丁。

上中学的时候,离家比较远,每星期背着筐去学校,筐里面装的是地瓜和地瓜面做的黑窝头,还有一个小瓶子,瓶子里面装着一点盐、几滴芝麻油和一点葱花。一日三餐,每餐吃一个地瓜、一个窝头,喝一碗盐水。到了夏天,天很热,黑窝头半天就长毛了,洗一洗继续吃。

讲起这段经历时,许家印多次哽咽,在场的恒大扶贫队员也动容不已。

长了毛的黑窝头,盐水就地瓜,这就是40多年前许家印的日常生活常态。正是靠着这样的一日三餐,许家印没有放弃求学,也没有放弃梦想。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改革开放随着春风而至。靠着国家补助,借助时代际遇,凭借从贫寒中磨砺而出的坚强意志,许家印终于走了出来。

40多年后,许家印回到家乡,用地瓜和黑窝头,向自己的贫寒童年致敬,也向自己的乡邻和整个社会致意。

反哺家乡:富而不忘乡梓

富而不忘乡梓,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传统儒商的朴素追求。这在许家印身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家乡是许家印永远的羁绊。

1998年,恒大刚刚起步,许家印就为家乡聚台岗村捐出100万建了家印小学,捐出80万重修了唯一一条水泥路,后来又捐款500万,翻新村里道路,为全村安装自来水和排水系统。

2016年以来,许家印捐赠8000万元,为家乡建设了太康县医院高贤分院。目前,该医院已经建成交付。许家印现场决定,拟再捐赠1亿元,为医院添置先进医疗设备。

与此同时,许家印还捐赠3500万元,为太康县建立了一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基地,通过产业助力家乡扶贫事业。这一基地,目前已经帮助21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在所有的一切中,许家印投入最大、倾注最多的还是教育。通过高考完成人生跨越的许家印,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更明白,如今被人调侃、信念动摇的“知识改变命运”,对于许多贫寒子弟来说,仍旧是社会流动和人生跨越的主要通道。

早在2002年,许家印就投入1亿元创办周口第三高级中学(原恒大中学)。这一中学,目前已培养出15000多名大学生,其中3000多人考入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2011年,许家印将这所学校无偿捐赠给当地政府。

2016年开始,许家印又捐款10个亿建成家印中学、家印高中等,还设立1亿的教育扶贫基金,帮扶贫困地区优秀教师和贫困家庭优秀学生等。

据了解,捐赠5亿建成的家印高中现有102个班、超万名学生。近三年培养了10401名大学生。捐赠1.6亿建成的家印中学现有学生2000多人。同时,1亿元的教育扶贫基金,已经全部到位。

在考察家印高中现场时,许家印决定再捐赠2.5亿元帮助学校扩建。

许家印通过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也希望无数人能继续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更希望无数人能像他一样,在力所能及之时,反哺家乡,回报社会。

回报社会:达则兼济天下

“黑窝头”情结,贯穿于许家印和恒大的整个成长过程。

许家印回到家乡太康县的这几天,正是恒大在贵州毕节大方县精准扶贫“三年之约”的到期之日。

这三年来,恒大投入了110亿元真金白银,出动了2108人的强大扶贫团队,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和搬迁扶贫的扶贫模式,借助政企合作、包县扶贫的全新探索,拉开民营企业参与国家扶贫事业的慈善新篇章。目前,这笔钱已捐赠到位60亿,帮扶30.67万人初步脱贫。

许家印念念不忘扶贫事业,背后的初心,正是当年吃黑窝头的贫寒经历。这段对于贫困的深切体会,让他知道贫穷的苦,也明白改变的力量有多么重要。

从反哺家乡开始,许家印的“初心”扩散到整个社会。随着自身力量的强大,许家印的视角从企业到乡梓,从社会到国家,再放大到整个时代。不仅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做出全新探索,也为“达则兼济天下”书写了新的时代樣本。

就企业责任而言,二十多年来,许家印带领恒大累计纳税超2000亿,每年解决就业260多万人。“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解决更多的就业,上缴更多的税收,这就是最大的民生”,许家印的这段话堪为时代强音。

就社会责任而言,从1998年抗洪救灾到2000年全国希望工程,从2004年贫困地区危房改造工程到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从2011年广东扶贫济困到2015年贵州毕节精准扶贫……每一次有需要时,许家印总会第一时间响应。真金白银,源源不断,不问成本,不计回报。

正因为如此,在过去十多年里,许家印曾经连续八次荣膺中华慈善奖,三次斩获福布斯中国慈善榜榜首,并且入围改革开放40年100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

这些荣誉,既是见证,也是认可。

许家印所做的这一切,不仅将传统儒商精神与现代企业家精神无缝对接,更以一己之力,诠释了民营企业家如何融入国家进程的时代之问。

饮水思源,不忘初心

许家印是个重感情的人。

2018年春节,大年初三,许家印和夫人早早赶回深圳,给一位特殊的客人拜年。这位客人,正是当年许家印初到深圳打拼时的老板。

2018年10月28日,武汉科技大学120周年校庆,许家印专程赶赴武汉,为母校送上1亿元的捐赠资金,并且专程拜访了当年的班主任。据了解,每一次回母校,许家印都会专程看望当年的老师。

这次回到家乡太康县,许家印在看望80岁的高中物理老师程守德和75岁的高中数学老师周渊夫妇时,更是动容地表示:“没有老师的悉心教导,我就考不上大学,更不会有我的今天。”

值得一提的是,许家印此次回乡,还带着自己的结发妻子丁玉梅同行,一起看望父老乡亲,这是她第一次公开露面。丁玉梅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35年来,一直与许家印相濡以沫,默默支持丈夫的事业。这段深厚感情,成了无数恒大人的学习榜样。

……

这一切,八个字足以形容:饮水思源,不忘初心。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无论对待老师、同事还是乡邻、家人,无论是发展企业还是回馈社会,无论是面向贫困地区还是走向世界舞台,许家印始终如一,用这个八字作为自己的人生航标,作为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自我要求。

猜你喜欢

太康县窝头初心
不灭的初心(节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河南省太康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
河南省种粮农户投入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窝头
在相亲会上寻觅爱情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窝头
由排队买窝窝头引发的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