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非平凡人生烟火气

2019-06-11陈娟

环球人物 2019年5期
关键词:孟非郭德纲大叔

陈娟

2019年1月21日,孟非在云南大理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孟非平日里很少下厨,前些日子赶上老友郭德纲生日,他精心准备了一道拿手好菜。那天,孟非特意起了个大早,到菜市场采购,菠菜、黄花菜、香菇、金针菇、莲藕、芹菜、胡萝卜……十几种蔬菜备齐,一一择、洗、切完毕。先拿一样菜,放上油、盐在锅里炒,炒完装盘放一边,每种菜都如此。最后把所有炒好的菜倒进大盆,搅在一起拌匀,就成了一道南京特色菜——什锦菜。

“过去我们小时候,只有过年才上这道菜,太费事儿,前前后后得忙活三四个小时。但意义美好,象征十全十美。”孟非回忆说,后来菜端上桌,颇受好评。

老郭這个别致的生日是在云南大理度过的,当时他们正在录制一档原创互动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大叔小馆》。小馆实为一个烧烤店,开在大理古城东玉街13号。大门右侧墙上有一幅漫画,描画出了4位“店主”:孟非西装革履手握大鸡腿,郭德纲左手执扇憨态可掬,佟大为嘟着嘴吃得正香,郭京飞高举一杯大扎啤……4人围坐一桌,啤酒配烤串,快意人生。

在节目中,4位大叔每日烤串做菜,搞笑怼人,秀段子、抖包袱,像极了“四个人的群口相声”。除贩卖自制美食,他们还与食客同席而坐,“和来来往往的人谈天说地,寻找生活最原始的模样,通过呈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细节,让看到的人有一种共鸣,这就够了”,孟非对《环球人物》记者说。我们的采访在小馆的“后厨”进行,经过整理这里已经成了一个临时的会客厅。

暮色四合,小馆即将开门迎客。

一桌菜,一段人生

《大叔小馆》是孟非做常驻嘉宾的第一个真人秀节目,开烧烤店的念头最早也来自于他,“想要换一下生活节奏。约几个年龄差距不太大的朋友,找一个地方能够慢下来,但也不能脱离人间烟火气”。

孟非先打电话给郭德纲,一拍即合。随后两人又召来佟大为、郭京飞,组成大叔特色“烧烤男团”,简称SK4男团。4人的年龄和生活阅历,正好应了节目的宣传口号:“人生七分熟,故事刚刚好。”团队成员到位,小馆便开始营业,从采购食材、洗菜、切菜、穿串,到上火烤、端菜……4位大叔乐在其中,真正地体验“烟火气”。

“每一天都是新鲜的,一睁开眼就有很多事情要解决。”孟非说,比如买什么菜,哪里买便宜,菜品如何搭配,当天迎接哪些客人等。《大叔小馆》实行邀请制和预约制——一部分是大叔们自主邀请过来的,一部分是顾客在门口邮箱投递预约卡,卡片上注明年龄、性别、职业、爱好等,大叔们经过讨论、筛选,每天确定四五桌人选。

刚到大理时,4人在洱海边溜达,正好遇到几个环卫工人。“他们每天至少要捡两次垃圾,打捞洱海里的漂浮物,日复一日很辛苦。”孟非说,当天他们就决定邀请这群“洱海卫士”到店中做客。等到小馆试营业第一天,十几名环卫工人如约到来,郭德纲站在门口迎接。小院中6张桌子一拼,牛肉串、羊肉串、鱿鱼串、烤玉米、啤酒……一一摆上。一行人围桌畅聊,“聊日常琐事、聊平日见闻、聊烦恼、聊快乐,人生五味杂陈,全都摆在桌面上了”。

西瓜视频出品的真人秀节目《大叔小馆》的海报。

在《大叔小馆》节目中,孟非和郭德纲、佟大为、郭京飞一起给顾客烤串,并且同席聊天。(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孟非印象深刻的食客还有一对72岁的老夫妻。两人是土生土长的大理人,中学读书时相识。1977年恢复高考,两人是第一批大学生,后来老头成了物理老师,老太太在图书馆工作。结婚后,两人就没有分开过。知道《大叔小馆》开业,老头就在预约卡上写下自己多年的一个心愿:想要给老伴儿唱一首歌。

到店里吃饭那天,两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几十年相处的种种一一道来。孟非坐在旁边都插不上话,老人如愿在现场唱了一首歌,与爱情有关,老太太热泪盈眶,最后两人手拉手离开。看着他们的背影,孟非鼻子一酸,红了眼圈。“普普通通的一对夫妻,没有曲折离奇的人生故事,但就是有一种力量打动你。”

3个多月的相处,4位大叔形成了默契的工作模式:孟非担起店长重任,负责统筹所有事务;郭德纲厨艺超群,点子多,成了“萌面担当”;佟大为专管财务,因性格温和、细腻体贴,是小馆的“业务能力top”;郭京飞古怪精灵,段子信手拈来,被封“搞笑忙内”。

4人都是性情中人,有时背着竹篓,一起去菜市场砍价买菜;有时开着三轮车,“招摇过市”采购;有时兴起,把烧烤摊摆到集市上引人围观;有时也会四处寻觅美食。有一次,一帮人开着越野车上了苍山,山上住着一户农家。“男主人拿出自己采的野生蜂巢,一块儿一块儿剁在盘子里,我们就围成一圈撅着屁股,拿着核桃仁蘸蜂蜜吃,再没尝过这样的美味。”孟非说,普通人的幸福就在于把普通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在大理的日子,有美景、有老友、有故事,每每回味,孟非都觉得是“人生难得的好时光”。“那在大理和好友开一个烧烤店,是您向往的理想生活吗?”记者问。

“文艺青年所谓的那种气质,我身上一丁点儿都没有。我们都是生活在世俗中的人,有工作、有家庭、有责任,除非这个人不被社会需要。当然压力大的时候,出来调剂一段时间还是好的。”孟非说。

舞台上的“国民月老”

孟非现在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他主持的两档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和《新相亲大会》。前者是他的招牌节目——自2010年起,他开始主持《非诚勿扰》,凭借犀利幽默的风格,迅速被观众所知并走红;后者是他今年新开的一档代际相亲节目——延续2018年他主持的《新相亲时代》,同样是素人单身男女,带着父母来相亲。

与《大叔小馆》相同的是,相亲节目亦是满满的烟火气——与普通人对话,倾听和感受他们的故事,只是承载的场地不同,前者是烧烤店,后者是舞台。在舞台上走过的9年,孟非见证着中国当下社会择偶观、价值观的变化,“在这变化中,我的观念也发生变化”。

两年前,孟非对“子女带父母一起相亲”的节目还是抵触的,“我多次被问过这样的问题,诸如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是否不幸福?对此我一直坚持,父母祝福并不是儿女婚姻是否幸福的必备条件”。而如今,他主持的《新相亲时代》《新相亲大会》都属于父母与子女同台,子女與子女之间、子女与父母之间、双方父母之间都有观点交锋。

“我更愿意在舞台上看到,父母和子女坐在一起,将观念上的碰撞和代际间的差异、矛盾呈现出来。”在采访中,孟非提到了当晚即将播出的那一期《新相亲大会》。其中一位男嘉宾,外表俊朗,留学新加坡,会弹钢琴,喜欢骑马、打高尔夫,且事业有成。刚一上场就成了“香饽饽”。就在大家以为会牵手成功时,他却在第二段视频中对父母说出自己的秘密:曾爱上一个比自己年长12岁、离过婚、带小孩的女人,两人闪婚又闪离。

“所有人都惊住了,尤其是男嘉宾的母亲,眼神都散了,很慌的感觉。现实呈现出来,这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孟非说。当时,男嘉宾的父亲没有责备,反而跟儿子道歉。一位女嘉宾也对其表示理解,牵手成功。

还有一期,孟非遇到一位男嘉宾的父亲,说找儿媳的标准是稳定。孟非就当场和他讨论:你能想象一个年轻人,你现在就告诉他,你23岁进入单位,直到你60岁都会稳定地在这个单位?你有没有想象更多的年轻人面对未知世界,他更愿意去尝试不同的可能性?

“如果父母和子女在择偶观念上出现分歧,我认为应该还是以下一代的观点为主,因为那是他们的人生。”孟非最终给出这样的建议。

这些年,“国民月老”孟非服务了六七千名嘉宾,见到了年轻人形形色色的择偶观和价值观。从早期《非常勿扰》中“宁愿坐在宝马里哭”“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到现在《新相亲大会》中“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是不行的”“我只想活出我自己”……

2019年,孟非新开了一档节目《新相亲大会》,节目中父母与子女同台探讨爱情和婚姻问题。

“相亲节目,是了解现在年轻人的一种方式。”孟非说,“现在的年轻人,相比于我们那个时代,看似选择更多,但实际上矛盾也更多,并增加了选择的困难”。

按部就班的人生

成名多年,孟非依然将自己定位为“普通人”,这多多少少与他早年拼搏的经历有关。

孟非的父母1959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他们那届毕业生后来被认为是中国电视行业的第一代人。12岁那年,父母工作调动到江苏台,孟非家也从重庆迁到南京。尽管出生在电视之家,但他关于电视、新闻的记忆很少,“唯一记得的就是,小时候为数不多的零食总是放在装拍摄新闻的胶片的空盒子里,银色、偏扁,密封严实”。

读书时,孟非偏科严重——数理化三门加起来100分,语文则名列前茅。高考落榜,他到印刷厂工作,干的都是体力活,当时工人和编辑老师共用一个食堂,但凡工人兄弟勾肩搭背齐来窗口打饭的时候,老师们总会特意避让。别人浑然不觉,但孟非注意到了:“第一次在人生中有了阶层的意识。”

后来机缘巧合,孟非进入江苏卫视,从临时工开始做,摄像、记者、编导到制片。他读书多,知识驳杂,博闻强记,写的稿子联想丰富,有理有据。遇上选题会,但凡有他参加,常常笑声一片。2002年,新来的领导发现他“说新闻”的能力,于是把他推到了幕前——担任《南京零距离》的主持。这是一档民生类新闻节目,每天一个小时的新闻直播,最后留8分钟“孟非读报”。

此后9年半的时间里,孟非每天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看报纸,之后写下千字左右的评论,“天天如此,只请过一天假”。上节目时没有提词器,只能实打实地评说。内容包罗万象:超市保安殴打顾客,村干部踩死小鸡,两市民为5角钱停车费吵架……讲述新闻的同时,他常常配以幽默辛辣的评说、调侃,因为有态度又有温度,不少观众称他为“城市平民的代言人”。

主持《非诚勿扰》让孟非红遍全国。2010年年初,节目开播,仅用了不到10集,就成为现象级节目。在节目中,孟非遇到了无数红男绿女、痴男怨女,观望着、倾听着他们的欲望、情感及需求。多年民生新闻的评说,加上自己的人生阅历,他辨得清浮躁,看得清伪装,在台上调度自如,有时凭一两句话就能掌控全场气氛。

“我特别强调、特别想要在节目中传达的一个特别重要的价值观是什么?”孟非连用了3个“特别”,“就是女性的独立、平等、尊严,不是那些心灵鸡汤说的女人碰到了爱情后就如何如何了。社会的进步、个人的成长意味着选择的多样性、多样化,而不是告诉你成功只有一个样子,幸福只有一个样子”。

采访结束时已近19点,孟非起身,嘴里说着“该上班了!”接下来小馆又将迎来一批新的客人,4位大叔已备好菜品,直待客人落座,菜上桌,他们会挨桌过去,和人聊天。

孟非著名主持人,1971年生于重庆。1992年至1996年,在江苏电视台文艺部体育组担任摄像,开始了新闻工作生涯。后因主持《南京零距离》而成名,2010年起开始主持《非诚勿扰》,节目播出后受到广泛关注,2019年主持《新相亲大会》。近日,参与录制真人秀节目《大叔小馆》。

猜你喜欢

孟非郭德纲大叔
郭德纲撤椅子
失眠的熊大叔
郭德纲的回应
郭德纲
梨大叔说错了
吃货"孟非:台前当名嘴,幕后做"面霸"
《非常了得》非笑不可
垫高自己的智慧
我可以变得很富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