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星真人秀,渐行渐远

2019-06-11韩浩月

环球人物 2019年5期
关键词:类节目真人秀娱乐

韩浩月

明星真人秀在卫视、网络平台上的出产量依然很高,最近,比较吸引人关注的有《我家那闺女》《女儿们的恋爱》《妻子的浪漫旅行》《小姐姐的花店》等。但在收视率、话题热度、社会影響等方面,明星真人秀的成绩显得不太理想。

除了涉及交友、相亲、催婚、催子等话题时能引起一些关注外,舆论对这类节目呈现出“麻木”的状态。真人秀的生存环境,到了只有引起“骂声”才能成为一时热点,那些温柔呈现人物真实美好一面的细节,越来越没法感动观众。

不再相信真人秀里的感动、眼泪,一是因为节目总有“安排”“生造”的嫌疑;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套路化”之后失去了新鲜感。观众对真人秀的口味在变重,面对真人秀的迎合,又很快觉得厌烦,这形成了一个恶性重复的闭环。

明星子女、奢华旅行、明星夫妻……真人秀把主题集中于此,时间久了后会形成一种隔阂,明星越是竭力表现自己普通人、烟火气的一面,观众越会觉得,这是出于某种展现的目的,并非为了交流。缺乏参与感,使得真人秀开始与观众渐行渐远,节目制作方很累,观众也看累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真人秀已渐渐完成了一次集体转向,节目的社会元素、公众话题探讨尺度都大幅减少或收窄,节目的格局明显地在向下行走,“吃吃喝喝”“跑跑闹闹”,再加上无关痛痒的一个话题被拉长至一整集,这些鸡毛蒜皮很难再让观众产生跟随感。

早期影响很大的真人秀节目,如《爸爸去哪儿》《极限挑战》《奔跑吧,兄弟》等节目的前两季,在其娱乐表象之下,是可以触摸到严肃内核的。节目对于当时的社会心理是有着一定折射的,它们足够开放,也能够容纳不同视角的切入。

另一方面,现在公众对于明星的关注,既不集中在电视荧屏上,也不体现于大银幕上,而更主要地集中于社交媒体。在经历了几年社交媒体的娱乐热点追踪之后,网友已经对真人秀这种电视娱乐形态失去了大部分兴趣。

真人秀的“双刃剑”特征已经显露无遗。“明星”在本质上是一种“产品”,一位优秀明星的养成,需要幕后的训练与创作的滋养,想要明星拥有持久的吸引力,就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明星的神秘性,要用有节奏的形象与气质更新,来适应观众内心隐秘的消费变化。对一位明星作品的了解,会强化观众对明星的喜爱,而对明星本身的不了解,则更会提升观众对其新作品的好奇心,如此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让娱乐业保持活力——好莱坞早年的造星工程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鉴于当下明星真人秀的状况,有两个建议——一是建议制作与播出平台在找不到新突破口的前提下,不妨忍痛断掉对真人秀的依赖,彻底抛弃这类节目,用庞大制作开支的一部分去研发新内容,制作出更有文化底蕴的作品;二是建议明星慎重选择真人秀,那些至今还没上过真人秀的明星,就不要再上了,因为除了不菲的报酬之外,真人秀很难成为明星真正的加分项。

猜你喜欢

类节目真人秀娱乐
挖掘乡村意象,新疆文化旅游类节目的地方性特色
谜语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不喜欢胖的
调查
“真人秀”满足了谁
娱乐眼
努力学,尽情玩
娱乐猛回头,让你乐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