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瞿希贤的群众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

2019-06-11马岚花

北方音乐 2019年1期
关键词:创作手法艺术特点

【摘要】瞿希贤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她的歌曲创作不仅深深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人们,直到现在仍然广受人们喜爱。本文从她20世纪50年代初所作优秀群众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入手,重点就这首歌曲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点谈了一些笔者的看法及理解。

【关键词】瞿希贤;群众歌曲;创作手法;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歌曲创作之路,是一条十分艰辛的道路。当时的歌曲创作深受其社会背景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无一不渗透于歌曲创作之中。尽管当时歌曲创作的道路是曲折的,但这时期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曲家,也出现了一大批十分优秀的歌曲作品。当时从事歌曲创作的有老一辈作曲家,如贺绿汀、吕骥、马思聪等;有从解放区回来的作曲家,如郑律成、王莘、刘炽等;还有来自原来国统区的音乐家瞿希贤、张文纲等。他们在黑暗与光明跌宕起伏的社会背景下,共同谱写了当代音乐创作的华丽篇章,推动着当代音乐曲折向前发展。本文选取了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女作曲家瞿希贤为对象,从她的群众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入手,来探索她群众歌曲的精妙之处。

《全世界人民心一条》是瞿希贤于1950年初谱写的,在当时流行甚广,是人们经常口头传唱的歌曲。这是由招司作词的一首音乐形象鲜明,节奏铿锵有力,带有进行曲性质的一首群众歌曲。这首歌曲是瞿希贤的成名作,在1951年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音乐作品二等奖,这是中国当代歌曲作品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它的影响超越了国界,对当代歌曲的发展可谓意义重大。

一、技术手段的巧妙运用

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诞生于抗美援朝与中苏友好之际,歌曲内容与当时时代背景紧密相连。这首具有进行曲音调的群众歌曲,既有着强烈的民族风格,又融合了西方的作曲技法,是一部民族风格混合西洋调式写成的作品。

(一)“合头变尾”的运用

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可以分为两个乐段,其中第一乐段旋律创作中比较有特点的是“合头变尾”手法的运用(如谱例1),这两个乐句旋律开头相同,结尾落音却不同,称之为“合头变尾”,如此进行写作,使两个乐句既统一又独立,音乐流畅而富于动力。两个乐句开头旋律相同,演唱起来朗朗上口,到后面旋律改变,则完美地避免了乐句机械重复带来的枯燥感,赋予了歌曲前进的动力和魅力,更加符合群众进行曲的本质。谱例1中不仅使用“合头”手法,而且是向下八度大跳的“合头”,这就使歌曲更加充满韵味和力量,由此可见瞿希贤在歌曲创作上游刃有余,技艺高超。

(二)“闪拍”的运用

“闪拍”常被运用在传统音乐的戏曲当中,随着我国作曲技术的不断提升,这种手法也多被运用到歌曲创作中。所谓“闪拍”,即在乐句开头的强拍弱位置上开始进行音乐写作(如谱例2)。谱例2为第二乐段的开头旋律,两个乐句接连使用“闪拍”来写作,使歌曲节奏利落干脆,短小的动机推动着音乐向前发展,给予演唱者源源不断的力量。前面乐句旋律占用了两小节,后面乐句旋律则扩张为三小节,音乐旋律拉宽,给人奋发向上之感,“渐强”的加入,则更锦上添花,完美地诠释了歌曲要表达的情感。

(三)“复乐段”的运用

歌曲第二乐段有如一般群众歌曲的副歌部分,因为重复的原因,形成了两段合头变尾的“复乐段”。前乐段和后乐段都由四个乐句组成,两段歌词完全相同,只有各自后一句落音有所不同。前乐段落在了属音上,为半终止,后乐段落在了主音上,为全终止。前后乐段半终止与全终止的关系就决定了它是一个复乐段,而不是单个乐段的简单反复。这种写作手法很符合群众歌曲的气质,使用相同旋律反复咏唱既加深了音乐记忆,又发挥了群众歌曲应有的社会功能。

瞿希贤作为一位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的专业音樂家,作为新中国初期脱颖而出的女作曲家,她勤奋多产,所创作的作品题材宽泛,风格多样,音乐语言生动灵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独创性。从她这首小规模的群众歌曲就可以看出她对作曲技术的熟练掌握和巧妙运用。

二、《全世界人民心一条》的艺术特点

这首歌曲创作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当时是人们口头传唱的歌曲,流传甚广。之所以能受到如此欢迎,是因为这首歌曲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写出了当时人们内心对和平的渴望和期盼,深入人心,成为了一代经典,传诵至今。

(一)紧跟时代步伐

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的内容,完整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面貌。1949-1956年是新中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国内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再加上新中国刚刚成立,人们对祖国成立的骄傲自豪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都特别浓厚,国内形势一片大好,人们都有着昂扬向上的积极心态。因此,歌曲总是充满昂扬向上的乐观音调。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条约》,苏联给予了中国大量援助和科学家帮助歌曲中出现的“毛泽东,斯大林,像太阳在天空照”可以说,歌词是紧扣时代,紧扣旋律来完成的。另外,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让人们对民主,对世界和平的愿望更加强烈了,第二乐段歌词“红旗在前面飘,全世界走向路一条,争取人民民主,争取持久和平,全世界人民心一条”把人们当时对世界走向和平的信心表达的淋漓尽致。歌词的朴实干练对应着铿锵有力的节奏、豪放的曲调,把群众热烈欢快的情绪很好地表达了出来。

(二)歌词的修改与锤炼

瞿希贤曾在《我歌唱全世界人民保卫和平的胜利信心》一文中,提到了自己是如何发现歌词和处理歌词的:“一首好诗,也不一定就是一首好的歌词。然而歌词对歌曲确实有着决定性的重要。因此作曲者在苦苦寻找之余还不得不对找到的词(歌词)下一番修改和整理的功夫,使它在内容上、形式上适合于谱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这首歌词也是经过了这个过程。在整理歌词时,我在原诗上加上了两句‘争取人民民主,争取持久和平。这样在政治内容上就更明确了。”由此可见,瞿希贤对即将用于谱曲的歌词不是信手拈来,而是经过考究和锤炼的,努力使歌词内容更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在当时的歌曲创作评论中,洪意、管桦、周畅等人就曾提出,当时的歌词创作有的在内容上空洞乏味,有的甚至于逻辑混乱,出现了“工人去打粮,农民守边防”等怪词怪语。因此,这些艺术家提出这样的观点:“生活本身是广阔的,我们之所以心中没有情感和激情,是因为我们高高在上。”由此看来,词作家要深入生活和体验生活,向民间学习,在这个基础上,提炼出歌词的思想性、真实性和多样性。《全世界人民心一条》虽不是瞿希贤作词,但她却对歌词进行了修改和锤炼,避免了作曲家和作词家“两头不认亲”的现象,使歌词更加贴合旋律,更加符合社会现实,更能精准地表现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增强了整首歌曲的艺术性。

(三)乐观向上的基调

瞿希贤的群众歌曲有着欢腾和热烈的音调节奏,人民大众的胜利欢呼被歌曲表达的淋漓尽致,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在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中,瞿希贤以她精湛的作曲技法,营造了欢快热烈的气氛,使歌曲充满源源不断的动力,象征着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心永不破灭。这种乐观向上的基调都突出地表现在休止符和切分节奏的合理运用上。歌曲开始就运用切分节奏,把人立刻带入斗志昂扬的氛围中去,节奏坚定有力,富于战斗性,很容易激起人们共鸣。八分休止符的运用使节奏干净利落,同样给人坚定乐观的力量,更有效地发挥了群众歌曲的社会功能,由此也可以看出音乐艺术对当时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

三、结语

瞿希贤的音乐创作主要集中在声乐创作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创造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为我国当代音乐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她正值30岁,年轻有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充满骄傲和自豪,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信心满满,因此她满怀热情的创造出了诸如《全世界人民心一条》这样的优秀作品。之后,瞿希贤也把这首歌曲创作成了一首合唱曲,加厚的声部,辉煌的和声更增添了这首歌曲的艺术魅力。瞿希贤把合唱的形式运用到作品中,把西方的多声部创作运用到我国气势宏大的群众歌曲中,把西方的作曲技法与中国的民族音调相结合,不断创新,才使这首歌曲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这首歌曲节奏有力坚定,旋律优美、昂扬向上,没有一点惆怅的感觉,表达出来的全是乐观、正能量。这样铿锵有力的音乐是从哪里来的?作曲家在创作体会中写道“......我亲眼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阴暗的、腐朽的、血腥的反动统治被人们的铁拳粉碎了!一切都是新鲜的,明亮的,令人喜悦的!心里充满的感觉是:胜利了!胜利了!我们胜利了!”正是这种情绪触发了作曲家写出了如此激动人心的旋律,这也是时代特征在歌曲上的鲜明体现。

参考文献

[1]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2]胡天虹.中国音乐创作评论[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马岚花(1993—),女,汉,河南焦作,硕士,沈阳音乐学院,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猜你喜欢

创作手法艺术特点
试论动画电影的声音元素及创作手法
浅谈工笔女画家蒋采萍的绘画
肖邦艺术歌曲的“悲情”体现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浅谈《玫瑰三愿》的艺术特点和美学思想
文学作品与舞蹈的艺术融合
河南筝曲《汉江韵》的艺术特点与演奏
以《大协奏曲》为例分析施尼凯特作曲中背景与结构的创作手法
浅谈辽剧武戏《三战张月娥》之我饰演张月娥的切身体会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