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的汽车电控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9-06-11李凡向志勇

时代汽车 2019年3期

李凡 向志勇

摘 要:在工业4.0发展的进程中,新工科背景下汽车电控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发生转变,传统的汽车电控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汽车电控行业的发展需要,需要改变教学模式,对汽车电控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新工科背景下五大能力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论文主要从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知识能力、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技术能力、开展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学术能力、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社会能力、网络化学习培养学生个人效能进行阐述新工科背景下的汽车电控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关键词:新工科背景;汽车电控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在工业4.0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工科的理念,新工科的理念提出也是对工科人才培养理念的改变,新工科人才培养根据企业职业岗位能力需要,一般包含知识能力、技术能力、学术能力、社会能力、个人效能五个核心能力。汽车相关专业是传统工科专业,为了适合新工科发展的需要,汽车电控课程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对學生的培养目标进行转变,以培养学生五个核心能力为目标,积极转变建立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职业岗位能力需要,整合教学内容,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完善汽车电控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五个核心能力。

1 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知识能力

1.1 不断更新优化教学内容

1.1.1 完善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完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的核心因素。根据新工科要求电控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其主要内容包括动机电控系统、底盘电控系统、车身电控系统和信息与通讯系统,涵盖了汽车上所有电控系统。教学内容整合根据职业岗位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根据学生职业岗位能力需求,需要科学有效增减,完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构建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科学合理的进行完善教学内容,构建科学有效教学内容体系,是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的有效保障。

1.1.2 调整教学内容结构

根据新工科背景下进行汽车电控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结构根据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教学内容结构进行科学调整,打破传统的教材章节限制,尤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进一步提升,尤其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整教学内容结构需要对学科的整体教学体系进行充分考虑,结合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需要,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1.1.3 增加汽车电控新技术内容

现代教材内容更新速度很快,但教材是参考资料,教材内容跟不上行业的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汽车电控技术内容是符合现代汽车行业发展的需要。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各项新技术,特别是电子控制技术不断应用于汽车工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讲授教材中已有的内容外,还紧跟汽车技术的最新发展,即时、准确把最新的汽车电控技术补充到教学中,如 CAN 总线、智能汽车控制系统等。

1.2 改革课内教学方法

1.2.1 启发教学

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主动学习,有效解决学生学习兴趣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尤其教师在以案例形式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传统填鸭式教学,教师在讲,学生被动的听,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没有形成针对性教学,利用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效果,完善教学组织,提高教学的实际应用意义,符合现代教学的发展需要。

1.2.2 讨论教学

讨论教学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尤其在项目化教学方式下,讨论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布置教学任务,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组之间进行讨论,组间选择代表发言,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最后教师与学生之间讨论,选择出哪个组完成的任务最好。在讨论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都起到重要作用。现在互联网+时代,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教学知识的讨论,最后解决问题的解决方式,符合现代教育教学发展需要。

1.2.3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是现代教学改革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方式,一般都是在企业进行现场教学,这样教学效果最好。在讲授汽车电控系统构造时,对照实验室的整车相关系统以及电控系统试验台,如电控发动机实验台、防抱死制动系统实验台和自动变速器试验台等,能让学生很直观的看到电控系统的构造及布局。个别内容还有机会让学生动手亲自操作。这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有利于学生接收讲授内容。现场教学能让学生熟悉企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起到重要作用。

2 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技术能力

2.1 虚拟拆装与检测实验

虚拟软件的应用是现代教学的常用方式,在一定程度能缓解实验室紧张问题,通过虚拟软件的练习,对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理解其理论知识起到重要作用。在汽车拆装和检测实验中,学生先通过软件进行练习,熟悉软件的使用过程,利用软件能科学有效的进行汽车拆装和检测,提高学生汽车拆装和检测能力。但真正提高学生实践技能,需要通过实物进行现场教学,这能让学生能更快的融合汽车实物拆装和检测,提高了实验的速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

2.2 校内与校外实验

校内实验一般都是在校内实验室完成一些基础性实验,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践技能的提升都起到保障作用。校外实验一般都是最后一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完成一些应用型实验。尤其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认识实验、发动机电控系统常用检测设备认识与使用实验、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认识及测试实验和汽车巡航控制系统认识及测试实验。这些应用型实验在企业有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尤其企业能满足学生实验器材的需求,对提高学生实践技能起到重要作用。校内与校外实验有效结合,满足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符合现代企业人才的需求标准。

3 开展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学术能力

3.1 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

提高学生学术能力是现代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有效提高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形式。现代很多高校,尤其研究型大学教师在申请课题时候,需要有学生参与课题中,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让学生在教师课题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3.2 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每年国家都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高校都积极参与,教師指导学生完成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现代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数量比例较大,项目实施质量较高。真正发挥了“汽车电控技术”课程在“新工科”建设中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作用。通过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研究对提升学生学术研究能力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4 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社会能力

提高学生社会能力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最终目标就是社会,在社会的舞台上发挥其作用。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进入实习基地进行现场实习。特别是顶岗实习,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管理、运行制度,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升了自己的技能水平,社会认可度得到提高,同时能够提前收获职场经验,锻炼和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的社会能力提升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社会能力是符合现代学生的发展需要。

5 网络化学习培养学生个人效能

网络学习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一种形式,校园网的完善,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网络教学实施起到重要保障作用。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传教学课件、微课视频、作业等教学资料。为学生预习和复习都起到保障作用,同时打破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登陆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同时在网络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还可以交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解决问题,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总之,汽车电控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在新工科背景下,有效培养五个核心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汽车电控课程是汽车相关专业核心课程,其课程改革需要结合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新工科要求五大能力为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017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名称: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与实践

课题编号:GBD1317022

参考文献:

[1]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索[J].周开发,曾玉珍.重庆高教研究.2017(03).

[2]浅谈微信公众号与大学英语教学创新[J].许慧敏.教育教学论坛.2017(04).

[3]“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在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吴超.辽宁医学院学报.2016(02).

[4]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华文林.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5(05).

[5]《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赵树恩,屈贤.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03).

[6]《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余志兵,蔡兴旺,黄大星.韶关学院学报.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