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9-06-11范高林

时代汽车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基础设施

范高林

摘 要: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大大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快的。而随着汽车产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国内环境和资源问题更加突出,这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是不顺利的。因此本文主要是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方面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基础设施

1 前言

近几年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状况非常重视,对相关的有效政策大量的出台,而且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究中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不断的投入,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问题依然存在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过程中,這些问题对新能源汽车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1]。因此具体研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2.1 产品状况

近年来由于我国政府的关注和各种政策的支撑,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增加了其产销规模。2018年我国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3462.9万辆和3218.7万辆,3.5%和3.1%是其同比增长率,其中85.7万辆和83.4万辆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2.4%和2.5%为其占据总汽车产销量的份额。其中63.1万辆和60.2万辆为纯电动汽车实现的产销量,30.5万辆和33.6万辆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销量,其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这说明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依然是纯电动汽车。

另外从产品结构方面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力量就是纯电动汽车,其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中占据的比例也非常高[2]。从车辆用途方面来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的趋势也是不断上升的,而且其占据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比例也在不断提升,这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应用逐渐开始转向私人领域。

2.2 技术创新状况

从2015年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是非常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具有更加丰富的车型,物流车和各种电动工具车等也逐渐出现在整车领域,同时大于140KM/h为纯电动车的最高车速。二是续航里程和能耗水平等这些关键性指标的进步非常明显,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电池能量的密度,降低了成本;三是进一步提升了驱动电机产业化的能力,电机动力总成集成发展的目标也已经实现,而且具有较高技术壁垒的电池材料,如湿法隔膜技术等的国产化也已经实现,这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创新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是非常可观的。

3 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市场发展不均衡

在全国多个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城市中发现,占据较大比例的是排名前五的城市,相对于二、三、四线的城市来说,一线城市消费者认可新能源汽车的状况远远要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一线城市的补贴政策比较优惠,而且其上牌的条件也比较宽松;二是一线城市的充电设备比较充足,而且具有更加完善的售后服务[3]。三是二、三、四线的城市的空气污染度要低于一线城市,同时电动汽车的价格要比燃油汽车的高很多,加上补贴力度不足,导致消费者无法接受。四是二、三、四线的城市的缺乏电桩充电设备等问题都对这些地区推广电动汽车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也说明当前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市场不均衡的问题。

3.2 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较低

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整个行业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依然比较低,尤其是在动力电池技术方面的差距更加明显。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就是电池,只有将电池技术掌握,才能在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中占据领导地位。当前美国已经对多个动力电池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设置,而且在研究中也是从材料和再生能源等多个方面进行的,而我国在实验室设置方面,虽然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依然存在着不足,在研究过程中也过于单一[4]。另外我国电池系统的集成能力和热管理系统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由于该技术存在的不足导致频繁的发生安全问题,这些都说明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发展中具有较低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3.3 缺乏政策扶持

一是激励政策顶层设计的体系没有形成,虽然具有较大的力度但是分散性比较严重。如2016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很久没有出台相关的补贴政策,这导致许多新用户无法上牌照。二是消费政策与发展需要不相符,如从税收方面来说,当前我国汽车消费税存在的一种现象是“重购买环节和小排量、轻使用环节和大排量”,这种现象不仅使传统消费结构对使用率高和大排量更加倾向,同时将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成本优势大大弱化。三是从使用政策方面来说,当前我国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扶持政策体系并没有形成,这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4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措施

4.1 将三四线城市和城镇地区的销售推广力度加大

一是三四线城市具有较小的城区规模,当前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较短可以将其劣势避开,从而将电动车的优势充分的发挥;二是在许多中小城市和城镇等地区随处可见电动车,因此其需求量是非常大[5]。另外随着三四线城市不断增加的人口数量,缩小了城乡差距的同时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多的家庭会购买新能源汽车。针对这些状况,政府应该重点发展三四线城市,将更多的补贴政策提供给这些城市,同时汽车企业应该将投放中低端价格的新能源汽车力度加大,主要目的是使这些地区消费者的需求得以满足,这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2 将资源集中提高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在“十三五”规划中占据主要位置的就是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而且对交通运输业低碳发展的重视度提升以及进一步推广新能源汽车等都是该规划中所提出来的。针对这种状况,新能源汽车相关部门应该将各种优势力量充分联合。将各种力量集中起来,才能将关键技术利用最短的时间攻克,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集聚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吸引更多的资本注入,主要目的是为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其次是将培养研发人力的力度加大,将引进和激励人才的措施更科学的制定,主要目的是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只有有充足的资金和人才才能将技术创新能力不断的提升。另外对相关企业共同发展的行为大力的支持和鼓励,使产业内部良性竞争的环境得以形成,从而可以为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6]。

4.3 将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

国家政策的支持是任何一个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支持体系缺乏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首先就消费者政策方面而言,国家应该在对原有汽车税收结构合理的调整,同时要将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税收进一步减免,而且可以按照燃油汽车的排放数据将环境税合理的征收[7]。其次就使用方面而言,在未來的发展中需要将上牌和路权等实质性的鼓励政策给与新能源汽车,同时需要将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和政府的采购数量扩大,将政府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充分的发挥,将优惠电价政策提供给电动汽车等。再次需要将各种扶持政策不断的完善和落实,将地方保护行为及时的破除,对于“骗补”行为及时的打击,将投资回报体系及时的建立,在建设充电设施和回收利用电池等领域注入更多的社会资本,这样才能保障新能源汽车的更好发展。

5 结论

在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发挥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随着国家重视力度的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如市场发展不均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缺乏政策扶持等,这对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种状况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将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解决,从而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瑞青,白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汽车工业研究,2015,01(1):10-13.

[2]孙丽玮.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05(7):135-135.

[3]董本云.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济,2015,12(3):213-214.

[4]王志玲.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创新科技,2012,03(8):20-21.

[5]由环宇.论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环球市场,2016,10(24):38-38.

[6]周逊.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2(4):177-178.

[7]郭哲婧,管婷婷,董伟.基于产业链视角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6,11(14):184-185.

猜你喜欢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基础设施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