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质量成本科目分析与控制策略

2019-06-11魏方敏商英支胜剑

时代汽车 2019年3期
关键词:控制策略

魏方敏 商英 支胜剑

摘 要:质量成本管理是质量管理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主要从以A公司为例,从质量成本控制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实际质量成本管理中对质量成本科目分析,控制策略做展开说明。

关键词:质量成本;科目分析;控制策略

1 质量成本发展现状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成本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制造行业中、新能源汽车的兴起,要保证“低成本,高价值”的行业竞争力,新势力造车的冲击,对技术成本的投入是一项长期的公司战略目标,要保证自己强大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才能在汽车行业长远立足,但是在技术成果还未成效时,主机厂要控制其他成本的运作,如何做好质量成本的控制,就是每个主机厂的难题。现如今,随着消费水平升级,用户更加关注产品质量和服务。对企业,如何在成本、质量、效益中如何平衡,对企业是一大挑战,尤其随着人工成本的逐年增加,汽车行业的价格优势越来越不明显。

质量成本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指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所需的费用,是企业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包括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汽车行业标准IATF 16949标准绩效评价要求,应对不良质量成本(内部和外部符合成本)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要求。质量成本是衡量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质量成本进行统计、核算、分析、报告和控制,不仅可以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还可以监督和指导质量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

2 质量成本科目分析

质量成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因为对质量成本统计的科目口径不一,各企业间很难相互借鉴、参考和衡量。质量成本按照定义由:预防损失成本、鉴定损失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组成。

预防损失成本,是指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控制工序质量,减少或防止产品缺陷和不良品产生而采取的措施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鉴定损失成本,是指用于检验和试验,以评定产品是否符合所规定的质量水平所支付的费用。

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在交货前由于发生质量缺陷而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处理质量问题所发生的费用之后。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交货后因产品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如保修、保换、报退、撤销合同及有关质量的赔偿、诉讼费用等。

按照汽车行业标准质量体系IATF16949对不良质量成本的管理要求,企业应建立质量成本损失管理办法,责任划分明确,工作流程清晰。财务部核算会计科目及核算范围,如下附表是根据会计科目将质量成本分三类梳理,从质量成本的1級控制科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外部损失)——2级科目共计有11项——3级24项。质量部统一收集各项数据并反馈至财务部核算当月的质量成本报表。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应保留原始的记录凭证。基础数据的真实可信保证质量成本分析报告的准确性,通过编制质量成本分析报告,体现各项科目的成本占比,各区域的质量损失的控制执行情况,预警各项控制要点,做管理层汇报,领导明确工作方向和思路的调整,见附表1。

3 质量成本的控制策略

3.1 质量成本基础知识的培训

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工作人员,因此为了顺利推行此工作,应从上至下开展培训工作,宣贯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知识和管理的意义。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质量成本科目的构成,各项科目的含义,概念的统一,基础数据准确定义,对概念的准确理解,不然在数据统计中会对部分项目遗漏,例如在收集质量内部损失中对质量停线的概念理解,标准要求:在制造过程中因物料、人员操作导致的停线而造成的损失归属为质量停线,因设备造成的停线可以不纳入统计的范畴。其次是对数据的分析、汇总、核算及控制方法的培训。

3.2 建立质量成本管理制度

制定开展质量成本的管理程序,明确各区域工作职责及工作程序,对各类科目的明确定义,统一原始记录数据内容与格式,确保数据可追溯性和真实性;明确质量成本管理的前期目标控制策划、月度指标、考核机制等。

3.3 对质量成本控制实行目标责任制

定期对质量成本进行考核,前期策划各区域预测控制目标,质量部和财务部应每月跟踪汇报,展示质量成本的表现及趋势分析,明确下一步质量改进的方向,分析各区域质量成本控制的短板,或者指定对质量成本的专题优化。

3.4 执行质量成本的改进计划和措施

质量成本与产品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等对质量成本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质量成本各科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不同的行业、不同产品之间都是不同的。一般来说,预防成本的增加,可以降低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的成本,可是究竟增加多少,是不是增加的越多,总质量成本就会下降地越多呢?情况不是这样子,过度的投入只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例如我们增加检验频次是否就能降低的内部损失呢?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的检验标准是否过严、检验项目是否完善、检验的频次是否合理。

朱兰博士认为,各类成本占总质量成本的最佳比例范围:预防成本:0.5%—5%,鉴定成本:10%-50%,内部损失成本25%-40%,外部损失成本20%-40%,各企业可以根据历史的质量成本数据进行摸索,找出适合本企业最佳的质量成本构成比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最佳质量成本控制点,质量成本控制流程见附表2。

4 质量成本控制应用实例

以A公司对质量成本控制展示质量成本的控制流程,因A公司作为一个分公司,质量成本控制只是包括了内部损失的统计和分析。控制方法思路一致,只是一些细小的差异,从内部损失目标制定—目标分解(按照区域&科目分解控制)—数据收集—月度分析报告—质量成本运行趋势——改进措施,使内部损失控制在最佳水平,见附表3。

如下附图是A公司各项成本科目的全年的运行趋势表现,同时也有年度之间的区别,从2016年到2017年有明显的下降,各科目之间占比趋势一致,月度之间各科目也是处于波动状态,主要是因为生产台量、人工成本影响较大,见附表4。

如下是根据区域责任制,考核每个区域内部损失控制的走势,从趋势图看出,D车间占比最大,波动也最大,主要是因为该区域是最后一个工序,返修人员较多,如果生产台量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福利的上涨,同样地返修人员,会导致返修人工成本增高,见附表5。

5 质量成本管理小结

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任重道远,每个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制度,精准的核算体系,寻找企业内部的最佳质量控制点,从而促进企业成本、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汽车行业生产件与相关服务件的组织实施ISO9001:2008的特殊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初版社,2008.

[2]尤建新、匡竹平、武小军,《汽车制造企业质量成本核算实证研究》,价值工程,2015.

[3]朱毅、施伟,《全业务链质量成本管理在整车企业质量提升的作用》,技术经济,2017.

[4]黄梅,《论质量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时代金融,2013(09).

[5]朱蔚青,《企业质量成本的分析与控制分析》,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控制策略
碳中和背景下的城市信号交叉口控制策略研究
前馈控制策略指导下的母乳口腔护理在用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预防的效果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建筑工程的强弱电专业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采用并联通用内模的三相APF重复控制策略
PWM整流型变频调速系统降电容控制策略
交流微电网逆变器控制策略探析
我国创业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策略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