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2019-06-11李秀娟

课外语文·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李秀娟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而习作教学则是语文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语文习作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立足于现实生活,来进行“生活化”的写作,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有效地渗透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将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自己的想象与见解,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记录。激发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不断积累丰富的语文写作素材,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提升习作教学效率与质量

语文知识源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体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有的课文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学习与练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习作水平。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想要有效地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就必须立足于教学的实际内容、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作文写作水平,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通过再现生活的方式,以趣味性的生活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用心去体验与感受,从而展现出自身的真实情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就能够让学生具有丰富的写作素材,能够言之有物地进行写作。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教师可围绕秋天的雨带给人们一个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让人们体会到丰收的喜悦这一主题思想来进行习作教学。引导学生从课文当中所描写的这段文字进行思考:“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为什么作者会写出这样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秋雨景象呢?是因为作者深入到现实生活当中,进行观察与记录,从生活当中的一件件小事来体现出秋雨之美。教师可安排学生写作《春天的颜色》的习作,让学生能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教师可组织学生到校园的花园当中去寻找与发现“春天的景色”,让学生通过近距离观察现实生活来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从生活中让学生感悟到“一花一世界”的生活之美。通过这样的观察生活、接触生活,能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习作中较好地展现出生活化的情境。例如,有些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真仔细观察,在习作中写出了生活化的情境:“春姑娘来到森林里,在清澈的小溪中,魚儿们欢乐地戏水;小蚂蚁在嫩绿的青草丛中,忙碌地搬运食物回到蚁穴;小蜜蜂在花丛中辛勤地传播花粉,在花的芬芳中酿造甜蜜的生活。”通过这样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通过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与发现丰富的写作素材,并通过文字来还原生活、展现生活,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优秀的文章,从而有效地提升习作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通过生活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生活阅历与生活经验,对事物的认知理解能力相对薄弱。但是小学生对生活当中的各种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想要去探寻外界各种未知的事物。因此,在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小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来学习与掌握各种知识与技能,并让学生以习作的方式,用文字来记录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所见所闻。教师在语文习作教学中,必须通过让学生体验生活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接触,来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时,课文中写道:“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作者之所以能够写出这样的好文章,是因为作者对于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教师也可借鉴作者对大自然的认真细致观察来写文章的方法,安排学生到现实生活当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可布置给学生习作题目《都市的音乐》,以往传统的习作教学,是教师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经验来写。但是,小学生的阅历与经验较少,因此,可用于写作的素材也较少,难以写出具有真实体验的习作,会让习作呈现出“假、大、空”的表现形式,这样是不能写出好文章来的。而通过让学生在城市里进行实际体验之后,让学生从自己在生活当中所观察到的各种细微的小事,来作为自己写作的丰富素材,从而能够让学生写好习作。例如,有学生在习作中写道:“在高铁站聆听列车进站的声音;在建筑工地前,可听到各种施工机械发出的声音;在马路上听到各种车辆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就是都市的交响音乐,也是美妙的都市的音乐。”这样的写作,就能够充分体现出生活之美,展现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体现出了习作的真实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

语文习作是一种生活化的体现,作文写作不能闭门造车地进行臆想与编造,而是要通过在现实生活当中的观察与体验,来获得写作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才能写出充满感情的优美文章,使学生能够在习作当中,将自己在现实生活当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优美的文字展现出来,从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所写的文章能够体现出生活之美,体现出较好的情感意识,并能够打动人心,成为文质兼美的佳篇美文。现实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记录现实生活中各种细微的变化,让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当中来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从而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这样一来,在遇到不同的习作题目时,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所积累的丰富写作素材,来从容应对习作的写作。例如,在教学《雾在哪里》一课时,课文当中写道:“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作者是通过自己在生活当中所积累的写作素材活灵活现地写出了雾的形态。在上完这一课后,教师可布置给学生同样是描写大自然景物的“阳光的照耀”这一习作题目。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当中来进行观察,并不断积累习作素材。学生通过自己在现实生活当中所观察与积累的写作素材,在作文当中写道:“阳光照耀大地,在田野里,各种农作物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小朋友们在阳光下唱啊、跳啊,在阳光下健康成长。”让学生联想自己在现实生活当中的所见所闻,配合学生的丰富想象来进行写作。通过这样的写作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不断发掘自身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丰富写作素材,从而让学生能够写出优美的习作。

总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奠定学生坚实的写作基础的关键。教师应在习作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的良好学习习惯,并通过现实生活与实践活动来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从习作练习当中学习与掌握习作写作的知识与技巧,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席琳.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 (11).

[2]陈淑端.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2).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善用微练笔 叩启习作之门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