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本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9-06-11何智谋

课外语文·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童话阅读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利用童话故事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考虑,用童话阅读教学的方式来呵护童真。童话故事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来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让故事里的各种事物都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使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充满想象,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本文基于生本视角对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生本视角;小学;童话阅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处于一个心理和生理都没有发育完全的阶段,对世界的认识大部分来自于学校和课本,所以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即使认识到了童话阅读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不能够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的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就需要教师结合生本的教育理念,对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让小学生能够在童话阅读中真正有所收获。

一、生本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利用不同的方式来调动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童话故事的特点就是形象生动,将没有生命的事物拟人化,使故事情节变得更加有趣,因此,通过童话故事阅读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结合生本教育理念来进行语文童话阅读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小学生在童话故事阅读学习中逐步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小学生能够学会阅读,对阅读产生兴趣,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出现的问题

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大部分教师对童话故事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能正确地看待学生看童话故事书,认为对学习没有帮助,没有将童话阅读教学转变为对学生的成长和思想的教育,忽略了童话故事本身的文学内涵和人文精神,导致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而且部分教师过于注重课堂趣味性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童话阅读故事的讲解并不是很充分和完整。

三、生本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一)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小学生是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的,童话故事利用自身的特点将一些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深刻和难以理解的道理用生动形象的话语和图片演绎出来,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教师在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小学生好动的特点来创设相应的童话情境,让学生自己来表演,进一步加深小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例如在讲童话故事《逃學的小猪》时,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自己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故事的主题结合小组之间比赛表演的形式来让学生表达出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进而做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在表演结束后,教师经过简单的点评和对故事所讲的道理的深入挖掘来使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更加深入和透彻。

(二)创新教学,增强学生的阅读感悟

阅读对学生的想象力有很好的启发作用,是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启发学生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制因素的,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更好的提高。比如让学生以讲故事和阅读相结合的形式来理解童话故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对文章进行理解和概括,进而用自己的方式如讲故事的方法理解文章,最主要的是要诱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比如在《神笔马良》这个故事中,教师通过在课前对学生的预习指导,让学生自主对课文先进行简单的学习,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马良,通过自己的理解将这个故事讲出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的感悟能力。

(三)教师要勤于反思,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还要善于从实际教学中发展问题,勤于反思。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其进行正确的教学引导,尽量做到个体和整体的统一。小学三、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已经能够完整地阅读简单的文章了,教师要在童话阅读教学中给予适当引导,让学生学会和掌握阅读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阅读掌握情况,进而不断地探索创新教学的方式,实行个性化的教育。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也能够无形地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使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通过童话阅读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只有学生学会理解、学会阅读,才能够将学习到的阅读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有效地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基本可以对简短的童话故事进行一定的自主阅读和分析,但是因为其年龄的限制以及生活经历较少,对故事的分析品读比较浅显,因此教师在进行童话阅读的教学当中,要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分析,使学生能自主地融入故事中,让学生能够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例如在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小女孩自身的角度和路人的角度来解读,结合当时小女孩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没人买她的火柴,再结合小女孩的生活遭遇联想到学生自身,帮助其养成一个通过阅读实践来感悟童话故事、把握童话人物形象的习惯,以此达到提高小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科目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课程,而童话故事对小学生来说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小学生从童话故事中可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世界的奇妙。教师在语文童话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引导,通过不同的方法,结合实际,利用童话故事的情节来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苏浩盛.生本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17(24).

[2]肖水英.生本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J].新课程(上),2017(5).

[3]王红婵.浅谈生本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J].好家长,2016(38).

作者简介:何智谋,1981年生,广东从化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生本阅读教学。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小学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