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路径研究

2019-06-11斯丹婷

课外语文·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提问策略教学有效性初中语文

斯丹婷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常用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少不了提问环节,老师通过一些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可以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问策略;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堂提问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关键问题。老师通过这些提问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在教学中的提问效果并不理想,老师对提问环节的认识存在偏差,因此不能科学合理地提问,导致课堂提问没有思维深度、问题太随意、不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问等现象比比皆是,影响了学生对提问环节的兴趣,对语文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如何合理创设问题,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意义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采用的大多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老师高高在上,与学生脱节,缺少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因此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在新课标教学理念中,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老师的有效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思考和讨论中,促进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从而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二)改善师生间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很少重视搞好师生间的关系,而是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而通过有效提问,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改善师生间的关系,在互动中,老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性格兴趣,就能够更好地和学生相处,当师生能够和谐友好相处时,学生就更有兴趣去主动展开学习,对提高语文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提高教学质量

提问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是为了解开疑问、展开深入思考,通过不断的提问,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从而发掘课文的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在有效提问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质疑、思考、探究的学习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原则

(一)有针对性

提问是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是以辅助教学为目的的,因此提问的问题不能随意,必须有针对性。针对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要立足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程度,帮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话题新颖性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要想有效,必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老师在提问时的问题一定要新颖,在不偏离教学内容的情况下,使得问题切入点更具新鲜感,通过与学生自身结合、与社会热门话题紧密联系等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引入到对教学内容的深层理解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难度适宜性

要想保证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有效性,老师必须重视提问的难度,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在提出问题时,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问题太简单,停留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上,就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对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没有明显的帮助作用;而如果提出的问题太难,明显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就很难跨过这道坎,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反而会阻碍学生自主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老师在提问时应保证所提问题在学生可理解接受的潜力范围内,略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充分思考、讨论得到答案,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提问环节的评价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环节,不仅仅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还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这也是对学生互动的一个反馈。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学生就不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逐渐失去回答问题的兴趣,不利于课堂提问的顺利开展。而且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要注意把握尺度,既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老师应注意在评价中的语气和措辞,保证学生不骄不躁,不悲观气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不断进步。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策略的有效路径研究

(一)引领学生参与提问,深挖教材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提问教学中,而且这个过程不仅仅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简单形式,更要启发和促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气氛。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两个骗子明显是在无中生有,欺骗所有人,但为什么他们还成功了?大家有什么想法?”经过思考和讨论,学生总结出了各种答案。有的说,“因为皇帝太爱新装了,为了新装他不惜花掉所有钱,两个骗子就是看准了皇帝的心思,说他们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同时还说用这种布缝出来的衣服任何不称职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利用了皇帝和大臣们的心理”;也有的学生说,“皇帝和大臣们为了表现得不愚蠢或保住自己的职位,都在自欺欺人,在帮助骗子行骗,但最终还是被天性纯真的小孩子捅破了”;有的学生还提出自己的观点,“在生活中其实也有这种情况发生,所以我们要能够正确认识美和丑,不能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立场”,等等。通过这样的启发提问,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拓展提问,促进学生创新思维

在提问中除了帮助完成教学任务外,老师还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性的提问,引导学生从其他方面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学习了《愚公移山》一文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会说“愚公移山坚定不移的精神在任何时代都适用”,有的学生说“精神固然可嘉,但思想要懂得变通”,有的学生说“智叟这样的人态度太悲观,只会说不会做,还会影响别人”,等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课文,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三)关注不同的学生,分层次进行提问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独特的个体,在个性、思维、理解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老师在教学中提问时应重视这些差异,精心设计问题,使得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都可以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和积极面对困难的勇气,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设置科学合理的问题,并保证提问过程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能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云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A版),2013(2).

[2]陆井根.力求提问有效打造课堂高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1).

[3]张志虎.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现状及技巧的探讨[J].吉林教育,2017(21).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提问策略教学有效性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的重要性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