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的革新

2019-06-11程铭清

课外语文·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新课改教学质量

【摘要】初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十分重要。新课改下,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以新课改理念为导向,开展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在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学策略中进行全面改变,进而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此,本文着重分析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主要表现,论述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革新策略。

【关键词】语文课堂;新课改;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受到传统教育弊端的影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佳,进一步影响到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主体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包含学习能力、知识接受能力、性格特点,结合语文课程知识,为学生设置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参与兴趣,进而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可见,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不僅是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的需要,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进而促进初中教育阶段为社会发展提供创新性人才。

一、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表现

(一)重视三维培育目标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三维培育目标,即将教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融为一体,一同教育引领学生,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动力,进而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以三维培育为目标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教授,还应该重视学生能力的培育,采取温和的教育态度引领学生,带领学生获取、体验知识,增强学生教学体验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二)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不应该注重传统授课模式,应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思考的教学活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而培育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还能够推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今后学习、发展、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三)重视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形式、内容、目标,发生了质的改变,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课堂教学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应运而生,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让语文课程走进生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学生理解语文知识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学好语文课程。

二、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具有较强的教学趣味性,如果学生具有充分的学习兴趣,必定会在语文学习中取得一定的造诣。然而,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大都采取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为学生授课,忽视学生学习主体性,很少融入生生、师生交流互动模式,使学生形成被动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学习语文成效不佳。

(二)教学内容陈旧

初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教育专家精挑细选的,具有较强的教育针对性,较为符合学生认知与学习需要,有助于增强学生人文素养。虽说语文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教育针对性,但知识较为陈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为学生拓展一些知识内容,会大大增强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并且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然而,在实际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大都以语文教材为授课导向,很少为学生融入传统教育知识、网络教育知识、生活教育知识,导致语文教学内容形式单一,进一步影响到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革新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育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导向,为学生开展针对性教育教学活动,进而增强学生语文学习主动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严格执行新课改要求与素质教育要求,调整自身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增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意识到开展素质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明晰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实践教学为导向,加强引领,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观念支配行动,只有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才能将所开展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围绕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环节,进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课程《理想》知识中,教师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以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知识内容,为学生开展思维发展活动。在课堂教学之前,以“理想”为导向,让学生想象一些自己的理想,并且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与同桌诉说自己的理想,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之后教师引领学生去阅读课文,带领学生探索课文中理想的奥秘。教师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知识有所疑惑,自愿跟随教师的授课步伐去解决自身的疑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

(二)重视课前导入,突破教学难点

语文教学难点、重点是教师最为关注的教学内容,然而,在传统教育中,如果学生不能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师大都会让学生采取背诵的形式,去理解其中的意思。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不能使学生深入到语文课文意境中,不能让学生理解语文内涵。新课改下,教师应重视课前导入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知识,进而促进学生学好语文知识。通常情况下,古诗词是语文教学难点,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欠缺,导致部分学生只会背诵古诗词,但对其内涵、作者要传递的思想情感不理解,使学生古诗词学习大都流于形式。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突破古诗词教学难度。例如借助多媒体将古诗词中的画面呈现出来,引领学生阅读古诗词,将古诗词大概意识讲述给学生,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之后教师以问题为导向,一步一步帮助学生探索古诗词内涵,让学生明晰古诗词中传递的思想情感。

(三)重视文化熏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是我国人民勤劳、汗水、智慧的结晶,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具有密切联系,实现两者的融合,不仅丰富初中语文教学形式与内容,还能够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的传承与弘扬,增强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古诗文中,教师可以将作者介绍、相关事迹以故事形式教给学生,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人们生活形式全面理解。在讲解爱国情怀的课文时,教师将一些爱国主义事迹讲述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开展讨论教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

新课改下,开展讨论教学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开展讨论活动,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积累事物表现,有助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开展讨论教学活动,融入小组合作、探究、思考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增强学生教学体验能力,进而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知识中,教师将课文内容编排成对话形式,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引领学生课前学习微课,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为教学活动开展做好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扮演角色,增强学生教学参与的兴趣,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理解课文内涵,之后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去分析、讨论知识,让学生在讨论中阐述自身观点,增强学生感悟知识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五)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语文课文具有教育意义,尤其是课文意境教学,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促进意义。但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大都忽视意境授课,导致学生教学理解能力不强。而教师有效地运用情境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文意境,带领学生去品味课文内涵,体会课文传递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变革,符合发挥新课改教育需要,进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教学氛围,将抽象的语文知识以形象化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增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语文课程《我的信念》知识中,教师应提前整合语文知識,明确教学目标,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知识相融合制作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课件,还原居里夫人所处的年代、所处的工作环境,让学生直观地看见课文内容,提问学生:“我们都知道居里夫人的伟大,但谁想象过她工作的环境如此简陋吗?”给予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想象,之后问学生:“什么是信念,什么信念能够让他们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下疯狂工作?”之后引领学生去阅读课文,增强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知识,讲述居里夫人相关事迹,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对课文内涵的进一步理解,使学生能够融入课文意境中,增强学生对“信念”的进一步理解。教师之后告诉学生,这种信念可能是爱国精神,也可能是对自身价值提升的信仰,增强学生爱国意识,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推广,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新课改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差异性,根据学生发展需要,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适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跟随教师引领学习、思考、获取知识,并且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能力、思维、品质、素养的培育与提升,进而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许外香.新课改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及优化建议[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

[2]尚勇.增加“说”“读”“写”,减少“讲”“听”                    “看”——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7(16).

[3]黄锦华.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建议[J].才智,2017(13).

[4]傅小英.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析[J].内蒙古教育,2017(2).

作者简介:程铭清,女,1995年生,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渤海大学学生,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新课改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