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

2019-06-11王弯

课外语文·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作文教学生活化

【摘要】小学生写作文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有的学生即便能凑成一篇文章,也都是干瘪瘪 的,毫无情趣可言。这应该是小学生作文的一个通病,而小学语文写作的生活化教学就是医治此病的“灵丹妙药”。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让学生用自己作文来对生活进行真实的反映,包括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将小学生童趣、童心充分展现出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用心体验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深入体会身边的生活,去关注生活中的人和事,去思考,去感悟。生活中的事情都有起因、过程和结果,只要用心体验了,按照其过程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完整的记叙文。体验生活可以是被动的,也可以是主动的。体验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是被动的,而体验自己参与的事情则是主动的。提倡学生多种花草、品尝美食,有条件的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养一些小动物,试着做一些简单的饭菜等,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去主动体验生活。在体验的过程中,有甘有苦,有喜有悲,这些情感让小学生的写作欲望油然而生。有了这些体验,小学生的作文也不会无话可说或者言之无物了。比如学了《观潮》(见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一课后,一个学生就仿写了一篇类似的作文,他写的假日随父亲海边度假时看到的海潮。其中一段这样写道:“终于涨潮了,我的心情和大海一样由平静变得汹涌。大海像一个发怒的巨人,张开两只巨手怒吼着拍打海岸,顿时激起堵堵高墙、座座小山,如旋风、似闪电,仿佛要将整个世界瞬间吞噬……”

文章大气磅礴,字里行间给人以涨潮般的冲击。辞藻华丽,形象生动,比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是无法写出如此生动的语句的。

二、提倡写真生活

生活是一本书,每天都在更新故事;生活是一幅画,时刻都在增添绚丽的色彩;生活是一首歌,每分钟都在吟唱美妙的音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不应该被学校、课堂和书本困住,而应该做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笔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思维也不应该受到束缚,想写什么写什么,爱写什么写什么。一方面,要乐于动笔、勤于动笔;另一方面要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要培养小学生表真情、说实话的习惯。从三年级起,笔者就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并选择其中的优秀作品在语文课上让全班鉴赏。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在培养小学生写作习惯和写作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今天我放学回家,在地铁上看见两个又脏又傻的人。说他们脏,用蓬头垢面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衣服上、鞋子上随处可见泥水状的东西;说他们傻还真傻,明明有很多空座,他们不坐却蹲在地上。人们从他们身边过,都小心翼翼地,像躲避瘟神一样,生怕碰到他们把自己弄脏了。我下车时也从他们身边过,还不好气地说:‘躲开点,别弄脏我。他们一声不吭,只是笑了笑。回到家,我和父母说了地铁上发生的事情。父母听完,很生气地说:‘你今天的所作所为真让我们失望。你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他们是农民工,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城市的高楼大厦,才有了你们的窗明几净。他们整天在工地上忙,身上自然会脏,他们不坐座位并不是他们傻,而是怕把座位弄脏了。听完父母的话,我突然感到无地自容,农民是多么的伟大,而我是多么的混账啊。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看一个人不能只看外表,而要看他的心灵,对待任何人都要一颗善良的心。”

从这篇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敢于自我批评,同时也可以看出他思想的进步。从写作技巧上来看,有叙事也有议论,有心理描写,有动作描写,还有对话描写。而这些都是生活的写真,是长期训练和积累的结果。

三、注重积累生活

“内容要具体、真实”,这是语文新课标对小学生作文提出的明确要求。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作文是“炊”的话,那生活的积累就是“米”。有些学生提笔忘言、下笔数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生活的积累。著名作家路遥曾说过“写作就是燃烧自己”,笔者认为其中的“燃料”就是生活以及对生活的体味。为了让小学生积累生活,除了让他们养成记日记、周记的习惯之外,老师还可多组织他们参观、旅游,举办一些主体活动等。比如,笔者就曾经在母亲节让四年级的学生为母亲写一首小诗。笔者认为,小学生与母亲长期生活在一起,一定积累了很多素材,让他们将这些素材写作一首小诗,是对他们对素材提煉能力的一种培养。有位学生在她的小诗中这样写道:“您的声音/轻柔如春风拂过杨柳/你的长发/飘逸如你婉转的歌声/雨天/你是一把天堂伞/遮住了我淋湿了您/冬日/您是一轮暖阳/温暖了我寒冷了你……”

读着这首小诗,我被深深地打动了,这是长期情感积累的结晶。当然,作为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首诗有些“老练”,也能看出其中有些借鉴的成分。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当然,除了生活的积累之外,还需要词语、语句和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的积累等。这就需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阅读其实也是一种生活的积累——别人生活的积累。

四、善于评价生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生活化强调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和记录生活,但是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对生活的看法往往是感性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所以,笔者在作文的生活教学过程中还注重生活的评 价。在课堂上选读完一位学生的日记、周记或者作文后,笔者常常发动学生对文章的用词、写作方法和思想情感进行评价,然后由笔者进行总结,并对错误的观点进行矫正,让学生不断树立起正确的“三观”。下面通过一篇名为《笋》的作文来进一步说明。“我们刚玩一会儿,天就下起雨来了。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真是‘春天孩儿面、一日变三变呀。怕林雨感冒,我和小伙伴儿都躲进了竹林。一会儿,有小伙伴儿叫了起来:‘看,竹笋冒出来了,还在长呢。大家都安静下来,看着竹笋奇迹般的生长。有个调皮的孩子把衣服脱下来盖在一颗刚冒出来的竹笋上,想看看它把衣服顶起来的样子,可是最终他失望了。奇怪是的竹笋被盖上衣服后好像就停止生长了。后来当我知道‘雨后春笋这个成语的时候,我才知道那天竹笋奇迹般生长的道理。”

学生的主要评价如下:文章有两个错误,“林雨”应为“淋雨”;“一颗”应为“一棵”;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写成的一篇记叙文,语言流畅,形象生动;表达作者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思想感情。

笔者的主要评价:肯定学生的评价;文章可以将雨后春笋生长快的原因写出来;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

五、结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作文即做人”,这两个观点至今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前的小学生作文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无话可说”,另一种是“随便乱说”。无话可说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必要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随便乱说指的是不说真话、实话,照抄照搬,甚至抄袭别人的作品。前者是能力问题,后者则是品质问题。要纠正上述两种错误倾向,作文教学中就需要坚持生活化原则,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和素材,从生活中去学习做人的道理。

参考文献

[1]杜世博.小学作文教学理念的转变及教学优化思考[J].人生十六七,2017(2).

[2]吴红伟.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小学作文教学研  究——以丹阳市小学作文教学为考察对象[J].苏州:苏州大学, 2017(10).

[3]杨凤.以日记为载体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7(5).

作者简介:王弯,女,1988年生,湖北江陵人,本科,小学语文教师,武汉市光谷第二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作文教学生活化
“以读促写”,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