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助钦州脱颖而出

2019-06-11林芊芊许俊豪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钦州市钦州壮族

林芊芊 许俊豪

过去,说到去中国广西旅游,世人或许只知桂林山水甲天下;说到北部湾旅游,则是北海银滩醉游人。然而,近年来,凭着从“景区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钦州在广西区内脱颖而出,越来越多地被写在人们的旅游计划表上。

2019年4月,在壮族重要节日“三月三”期间,本刊记者走进了钦州市“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系列活动的主会场——钦北区八寨原乡。在洞利江两岸和水上演出舞台上,汇聚了大型实景文藝演出、民族特色商品展销、民族传统趣味体育活动、钦北文化长廊展览、花海观赏等看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与壮乡人民共享狂欢。

此外,钦州其他地区也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民族性、观赏性、互动性的“壮族三月三”主题活动。4月4~8日,钦州全市接待游客104.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8%、33.11%。

钦州在“壮族三月三”的精彩活动,只是近年来钦州旅游业良好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全域旅游的带动下,钦州通过“旅游+”模式,融合城镇化、农业、文化、卫生、体育、扶贫等业态,延长旅游产业链,充分激发出产业融合的聚变效应。“壮族三月三”作为钦州发展“旅游+文化”的一种积极实践,通过深挖本土文化资源,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并通过做宣传、树品牌,吸引游客,为钦州旅游再添新的色彩。

除了“壮族三月三”,钦州较为知名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还有蚝情节、海豚节、坭兴陶文化艺术节等。随着这些活动的连年举办,钦州所具有的“中国大蚝之乡”“中国白海豚之乡”“中国坭兴陶之都”等名号逐渐被打响,这座优秀旅游城市的“酒香”才算飘出了长巷,每年“闻风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到钦州邂逅可爱的白海豚,迎着海风吃一口鲜嫩爽口的大蚝,再买上几个坭兴陶纪念品作为伴手礼送给亲朋好友,成为许多游客到钦州的必“打卡”项目。钦州市鲜明的旅游标签和良好的旅游形象日益深入人心。

实际上,在2016年《钦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审议过程中,钦州市就明确了要创新旅游发展理念,明确以“全域旅游”为指导,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政策先行,有的放矢,钦州随即打出一套有自身特色的全域旅游“组合拳”。

在资源整合上,基于地理地脉与交通市场情况,全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发展片区,形成旅游产业全域化的“一区三带”大格局。其中,“一区”是指钦州历史文化旅游核心区;“三带”指滨海休闲度假带、钦北山水生态观光带,以及灵山浦北民俗风情体验带。这样既整合了散布的资源,也构建了主要的旅游产品体系。

在产业融合上,推进“旅游+”产业融合行动的同时,推进三娘湾旅游度假区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麻兰岛、海豚湾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千年古陶城)等24个重点项目建设。

在提升服务水平上,构建“外通内联”的旅游交通网络、全力推进“厕所革命”、实施智慧旅游建设工程等,改善游客旅游体验。

在流程保障上,重点建立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加大安全监管力度。

在社会参与上,鼓励全民参与旅游创业和旅游志愿服务,在乡村地区推进旅游扶贫……

钦州市钦南区是广西首批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县之一,凭借三娘湾旅游风景区、刘永福故居、坭兴陶文化创意园区、那雾山森林公园、亚洲火龙果生态休闲园等丰富的景点资源,钦南区自2013年起就着力打造特色旅游精品,在向全域旅游的转型升级中也走在了钦州市的前列。2016年12月,钦州市钦南区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从2016年至2018年,钦州市接待游客总人数从1077万增至3649万,旅游总消费也从不到100亿增至372亿,平均每年增长率均超过50%。这些数字,是钦州多措并举促进旅游发展的显赫成绩,也将鼓励钦州进一步走向全域旅游时代。

猜你喜欢

钦州市钦州壮族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童画世界
《Cat’s book》
黑白灰
秋季去钦州赏秋“海蚝”情
壮族迎客歌
壮族山歌
翠湖边上 吉人茶楼 轻奢器 钦州陶
钦州学院教师学生作品选
尖耳兔小电之志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