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国发展这5年:“微笑国度”的晴和雨

2019-06-11林芊芊黎敏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军政府巴育泰国

林芊芊 黎敏

“泰国人民总是期待出现变化,每次有改变发生,人们就会非常兴奋,认为将会有好事来临。但过一段时间人们发现事情并没有变好,就又开始厌倦了,如此循环往复。”5年来,从现任泰国总理巴育发动政变到举行大选,对于这期间泰国的社会情绪,泰国非营利组织Asia Centre的泰籍研究员如是分析。

如果说社会情绪是一个国家内政外交的晴雨表,那么在巴育军政府执政的5年间,泰国这个“微笑国度”究竟是晴是雨呢?

在晴与雨之间徘徊

提起2014年5月那场由巴育发动的军事政变,在曼谷工作多年的Tina作为亲历者却显得很轻松:“军政府来了!但是街上静悄悄的,没发现什么异常。政变和抗议都是非暴力的。”在Tina的回忆里,政变刚发生后人们甚至走上街头与士兵合影,不少人对政局变化持欢迎态度。

军政府上台后不久,成立了“全国维持和平秩序委员会”,的确也让泰国由混乱回归了稳定。但稳定的代价是更为严厉的法令和言论管制,包括限制新闻和社交媒体。另一方面,巴育执政后高调推动反腐败工作,甚至动用2014年临时宪法第44条赋予的临机专断权,先后将数百名中高级政府官员停职。然而,也有声音认为这是巴育在削弱泰国前总理他信在相关机构中的势力。

根据巴育提出的民主进程三步走计划,第一阶段是调停国内矛盾;第二阶段用来成立过渡政府,出台《宪法》草案;第三阶段是在绝对民主制度下进行各方都能接受的选举。这个民主计划预计耗时15个月。彼时,镜头前的巴育掷地有声地发表讲话:“我们相信,在获得满意的民主政策前,你会选择相信我们的国王。”他身后是当时的泰国国王普密蓬与王后诗丽吉的画像。

然而,随着军政府开始着手修宪,人们明显感觉到气氛不对——几经波折后,于2017年颁布的新宪法重新规定了对军政府有利的选举制度,特别是关于总理产生的方式。民众广泛认为,这是军政府为了扩充权力,阻止他信及其盟党再次取得组阁权。

从2015~2019年,历经修宪风波、老国王普密蓬逝世和新国王即位,大选时间前后推迟6次,也造成了泰国历史上罕见的军政府执政长达5年的情况。5年间,巴育前后共写了8首歌曲,并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通过这些歌曲向民众传达他的政治理念,并呼吁在把民主还给国家之前,给予他充分的时间解决困扰国家的问题。事实上,泰国国内也一直在通过政治协商的方式,寻找一条各方都能接受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治国理政新方案。

但泰国学界部分人士认为,军政府承诺的社会改革和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和解还是没有实现。从有到无再由无变有,泰国这5年的社会情绪在失望与希望之间徘徊。不过,“作为拉玛九世国王时期的最后一任总理和拉玛十世国王的第一任总理,巴育首先保证了王权更替时期国家的平稳过渡,这在民主浪潮澎湃,但军事政变也频繁发生的泰国现代政治史上是难能可贵的。”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泰国研究所副所长余海秋撰文如是称。他认为,巴育执政的这5年,仍能体现出军政府在执政法理性、效率性和治理性上的转变。

经济重振  发展为纲

泰国首都曼谷的街头,往来穿梭着浩荡的摩托车大军。与东南亚其他以摩托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国家不同的是,泰国的摩托骑手们均整齐地佩戴着头盔。这是巴育任内加强管理执行的一项规定,因其以人民安全为重,得到民众普遍认可。

近年来,曼谷的地铁从之前的3条增加到如今的十余条,繁华地段游人如织。目之所及,高架密集,正在建设的楼房比比皆是。曼谷已连续5年成为亚洲到访量最多的旅游城市。当地不少人认为,这些是军政府在经济领域有所作为的明证。巴育政府上台后,为泰国制定了20年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泰国4.0” 战略以及东部经济走廊(EEC)规划,这些计划以创新驱动为主线,让泰国瞄准发达国家的目标前进。

在曼谷都会区外的外府农村,60多岁的农村长老Buntham每周五傍晚坚持收看由巴育主持的电视节目“国王的智慧:永续发展”,他认为巴育“说得挺好的”。在巴育政府积极推行的惠贫政策下,凭社会福利卡,年收入不足3万泰铢者每月可领到政府发放的300泰铢。政府通过“人民国家”政策与地方组织合作,各地的村庄与执政当局渐渐培养起政商关系。

“实际上巴育很聪明,他会学习他信阵营的一些做法并加以改良。”中国广西大学泰国语言文化中心主任林志亮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8月,巴育再次改组内阁,出乎意料地起用了他信政府时期的副总理颂奇,让他担任现政府副总理掌管经济事务。颂奇宣布,经济政策将聚焦于贫民、农民及中小企业。“巴育一系列政策重在发展经济,并且积极学习中国的扶贫经验。但是他扶持垄断性大企业的做法,也令泰国社会创新创业的机遇相对较少。其实他或许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正有意通过电商等产业的发展,来促进创新就业。”林志亮说。

无论如何,泰国经济除了2014年因政变一度发展停滞外,自2015年起,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均保持增长。2017年泰国GDP增长为3.9%,创5年以来最大增速,农业收入更是实现了5.3%的增长。受惠于出口业及旅游业增长,国内城市有了更多财富和机会。其中,旅游业表现强劲:2017年,泰国吸引了3500多万外国游客到访,相当于本国人口的一半多;2018年,赴泰游客较2017年增加10%以上,实现旅游业收入超570亿美元,位居亚洲国家第一。

巴育:从脱下军装到穿上西装

“留久一点,巴育叔叔。”2019年3月13日,巴育率领多位部长前往泰国东北部的孔敬、呵叻兩府视察,现场巴育的支持者叫着他的外号这样高喊着。视察的过程中,巴育也热情高涨,不仅与民众一起跳传统舞蹈,还在呵叻向当地一位老师傅借来一辆三轮车试骑。

距离曼谷210公里的呵叻府是巴育的老家,1954年,巴育就出生在呵叻府的一个军营中。他曾就读于被誉为“泰国西点军校”的朱拉中高皇家军事学院,并于2010年出任陆军总司令。在2014年政变前,巴育原本已经计划于当年9月退休,但是在泰国政坛陷入乱局之际,这位忠于泰国王室的军方强人成为了新总理的不二人选。

脱下军装,穿上西装的巴育一方面通过修宪为未来铺路,另一方面也在积极软化自己军方强人的严肃形象。除了5年发8首歌,他还以身作则,在总理府倡导健身;开通社交媒体账号,与网民在线互动。2018年1月8日泰国儿童节时,巴育除了给全国选出的785名优秀儿童颁奖,还在总理府大院一共摆放了17块自己的人形立牌,方便前来参观的儿童们合影留念,甚至还让现场记者对着人形立牌提问,自己幽默离场,引发泰国媒体争相报道。

而他在距离大选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去孔敬、呵叻两府与当地民众亲切交流,也被一些人视为巴育在塑造亲民形象,为竞选造势。事实上,巴育的确在2月8日候选人注册截止日期前正式宣布,将作为亲军方的人民力量党的总理候选人参加大选。这意味着巴育无意退出泰国政坛,并寻求从军人政府向民選政府过渡。

我们暂且不论巴育的亲民之举是否是为政治服务的,但至少一个更接地气的领导人,一个能带来相对稳定的执政党,一个善于学习的政府,或许都是人们所乐见的。而作为某一利益集团的代表,巴育“固本培元”的所言所行,又未尝不是其他利益方掌权后可能会做的呢?

外交场上的“风中之竹”

5年来,泰国内政的变化无疑也在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外交。

泰国外交素有“风中之竹”的特点,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全方位外交方针。它把同东盟各国的政治、经济关系作为外交基石,既与中国保持着历久弥新的友谊,又是美国在东南亚最早的盟友。泰国军政府掌权后,美国对于泰国人权状况和民主转型的一系列批评和制裁,使得泰国在外交关系上相对往中国靠拢。

中国在泰国的形象在变化。5年来,泰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华经贸合作。2017年高达近千万的中国游客,更成为泰国社会经济复苏的强心剂。据泰国顶尖智库NIDA的民调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影响力已经与美国相当,是可以信任的。军警官员层面多数认为,中国是更可预测的伙伴。泰国各派力量普遍认可中泰战略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与泰国发展规划的战略对接。

再回到东盟内部。当2019年泰国大选终于拉开帷幕,另一边却是东盟“破例”准许泰国轮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一职,担起举办东盟峰会、外长会议、防长会议、区域论坛及东亚峰会等大型会议的职责。过去,东盟尽量避免成员国在选举年同时兼任主席国,此次“破例”,也与泰国大选日期一再推迟,打破盟友预期有关。

根据《信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2018年缺席新加坡主持的东盟峰会活动,假若他今年积极参与,不但有助于美泰关系恢复到政变前的水平,也可修补东盟对特朗普的信心。

2019年的东盟,既要在11月前宣布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又要继续与中国商议《南海行为准则》的条文内容。这一年还是东盟10国一体化的20周年纪念。在一系列重要问题面前,东盟愿意“迁就”泰国特事特办,只是稍微把2019年首场东盟峰会延后至6月举行,间接反映东盟对泰国政治稳定投下了有信心的一票。

猜你喜欢

军政府巴育泰国
“领舞”
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与军政府关系演变及其原因探析
新年游泰国
美担忧特朗普内阁成“军政府”
去泰国啦
巴育正式退役
我的泰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