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白摄影,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2019-06-10叶梓

摄影世界 2019年5期
关键词:黑白照片单色滤镜

叶梓

01 黑白照片也可以是欢快而动感的,这与拍摄题材大有关系

自2014年,我开始使用一台神奇但极具争议的相机——Leica M Monochrom。虽然是数码相机,但是它只能拍摄黑白照片。这台相机及其二代产品成为了我唯一随身携带的机器,用它们拍下了数以十万计的黑白照片。周围的一些朋友,有的关心,有的怀疑,有的厌恶。对此,我并不惊讶,因为许许多多的人对黑白摄影仍有着深深的误解。

关于黑白的一些误解

有人曾问我“既然已经有了彩色摄影,为什么还要拍黑白照片呢?是为了怀旧吗?”甚至有些人对黑白照片非常抵触,认为它们是“颓废的”“压抑的”,甚至“死亡”(殊不知现在连遗照都有彩色的了)。还有一种流行在摄影爱好者圈子的说法,把摄影“废片”在后期处理中转为黑白后可以让照片重获新生,把那些没什么内涵的彩色照片转黑白色调后突然有了“思想的深度”,于是“格调不够,黑白来凑”这句话广为流传。有的人则干脆在拍摄时就将相机设为黑白模式,认为“黑白比彩色更简单”。

这些看法和说法当然是有失偏颇的。黑白是摄影里一种表达形式,这与其被发明的时间无关。大部分黑白照片的确看上去有点“严肃”,但这是因为它通过去除颜色的方式将摄影师脑中的影像世界和现实世界剥离了开来,从而具备了启发人们思考的能力。如果一张彩色照片恰好失败在色彩上,那么去掉色彩转黑白的确可以有所帮助;但如果这张照片败在了构图、光线上,转黑白只能将其缺陷暴露无遗。而照片的深度决定于摄影9币的思想深度和表达能力。

哪些题材更合适拍黑白?

首先“不适合拍彩色照片”的时候拍黑白更好,也就是说当色彩并非加分项,而成为整个画面的干扰时应该使用黑白模式拍摄。例如图02中背景事物的颜色比人物更抢眼,此时黑白(图03)就是很好的选择,不仅让画面更加简洁,让烟雾更加凸显,也呼应了老茶馆的厚重感和人物的表情。

去除了色彩,照片的光影关系会变得更加明显,这对于一些需要突显质感的场景更加友好。例如刺眼的阳光透过树枝、擦过干年古寺的墙壁,留下点点斑驳,此时拍摄黑白照片,质感就成为了极其醒目的要素。同样的,对于一些较为平滑的、有着丰富影调的、细腻的灰度变化的场景,黑白照片也更能突显层次。

黑白摄影因为“不再真实”,所以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人和技术的加工痕迹,这让摄影有机会从单纯“抄袭”“拷贝”自然界的美的质疑中得以脱身。因此,黑白摄影就非常适合表达一些需要费些力气才能看得懂的、合有更多情绪和观点的作品。人们在观赏黑白照片时通常也会更加安静和内省。

哪些题材不合适拍黑白?

同样的,不适合拍黑白的情况也很常见。例如为产品、服装拍摄照片,因为需要如实交代产品的色彩属性,所以是不能拍黑白照片。再比如当色彩成为照片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色彩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烛光摇曳的咖啡厅里的人物,或是以鲜艳旗帜为前景的升旗手、正在流血但坚持完成赛事的选手等。另外,除了与主题有关外,色彩的构成如果十分精彩,我们也会舍不得去掉它,比较典型的是日出日落的情况,或是某些色彩对比非常强烈(但不繁乱)的场景。图06这张照片拍摄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女孩正跃跃欲试地想要进入订婚舞会的舞池,这也是我在instagram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唯一一张彩色照片。

将相机设置为单色模式

想要用数码相机拍出黑白照片来,我们就需要在菜单里找到“单色模式”选项。之所以叫做“单色”而不是“黑白”,主要是因为这一模式还可以拍摄一些带有单一色彩的照片。以佳能相机为例,如果我们在自定义“照片风格”中选择了“单色模式”并将其下的“色调效果”选为“无”,拍出来的就是纯黑白不带有任何色彩的照片,但如果将其选择为“褐”或者“蓝”,拍出来的照片就会在黑白的基础上稍许偏暖或偏冷(图07)。这种效果并非数码相机的独家发明,事实上,在暗房冲洗照片时,不同的相纸和药水配方也会导致这种偏色发生,正是因为如此,不管是偏暖还是偏冷的照片,看上去都会有一种淡淡的怀旧感。

善于使用黑白滤镜

拍摄黑白照片时,黑白滤镜是个特别有用的工具,它本身是彩色的,而且极其鲜艳。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都知道一束光的基本成分是红、绿、蓝三种颜色,所以如果在一束光前放置一片红色的玻璃,结果是只有红光能无阻碍地通过,绿光和蓝光会被拦截大半,在滤镜后方投印出的是一团红色的影子;同理,能顺利通過绿色滤镜的只有绿光,红光和蓝光会被拦截大半;能顺利穿过蓝滤镜的只有蓝光,红光和绿光会被拦截大半。除了红、绿、蓝三原色的滤镜以外,我们还可以生产出更多样的彩色滤镜来。黄色滤镜允许部分红光和绿光通过,却阻止了绝大部分的蓝光;橙色滤镜允许大量的红光和少量的绿光通过,也毫不留情的拦截了大部分的蓝光。

08 纯黑白的画面效果

09 单色模式,色调效果为“褐”

10 单色模式,色调效果为“蓝”

透过不同颜色的滤镜后,三原色的光的配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黑白摄影来说,它可以针对性的改变事物某些颜色的亮度。如图11所示的,就是在黑白摄影时,使用不同颜色的黑白滤镜对色彩最终亮度的影响。

其中黄色滤镜在黑白摄影中运用最广,它能消除薄雾,让远景的浅蓝色雾气稍许变深,还能让蓝色天空的灰度层次更丰富;拍摄人物时,黄色的皮肤会被提亮些;在翻拍时,黄滤镜能使得泛黄的纸张变白,使文字更加清晰。

红滤镜是所有黑白滤镜中效果最强烈的一种。它可以让青蓝色事物的影调变成黑色,所以可以极夸张地压暗天空,在白天拍出类似黑夜的景象,也可以使得云朵的立体感更为强烈,营造出一种类似“世界末日”的风暴云的效果。红滤镜还有一种很神奇的功能:美肤。皮肤上长了个痘痘是什么颜色?是红色。此时,如果对着一位满脸青春痘的女孩拍摄黑白肖像,拍出来之后那些痘痘的亮度会比皮肤暗一些,满脸的黑点点,此时如果加上了红滤镜,由于它能使红色物体的影调变浅,痘痘部分就变亮了许多,和正常的皮肤的亮度相同,也就被隐藏掉了。

以此类推,蓝滤镜的效果和黄滤镜刚好相反,它能让本来就是浅蓝色的雾气变得更亮,这使整个远景都被笼罩在迷雾之中,梦幻得很,画面也变得更简洁。其他颜色的黑白滤镜的效果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那么我们真的需要去购买一片实物滤镜吗?当然不用,数码相机里大多都内置了数码的黑白滤镜。当我们在相机菜单里将照片设置成“单色模式”时,可以进一步地选择黑白滤镜效果,大多数相机都提供了红(R)、橙(0)、黄(Y)、绿(G)、蓝(B)五种常用的黑白滤镜。其本质其实是先捕捉了被摄物的彩色信息再在机身内转为黑白照片,是一种后期处理。这样的数码滤镜的拍摄效果与真正的滤镜非常类似,还避免了携带、更换滤镜的苦恼。

观看下面这张范例照片(图14-图20)图时,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国旗上,你应该很容易看出这几种滤镜对事物最终明度的影响。

关于RAW格式的使用

到此,有人可能会想到一个有些矛盾的地方:如果使用RAW格式拍摄照片,那么即便在拍摄时选择了黑白模式,后期在软件中打开时,照片依然会呈现出彩色的样子。这不能怪相机,因为RAW格式的职责就是“留下一切信息”,所以它当然不能真的丢弃彩色信息,但在相机机背屏观看照片时仍然呈现出黑白照片的样子。

那么我们在使用RAW格式时是否就不必要在拍摄前选择单色模式,而只需要在后期软件中统一转黑白就可以了呢?听上去主意不错,但是我不推荐你这么做。在前期拍摄时就设为黑白模式意味着可以在拍摄现场就在相机背屏中(微单相机甚至可以在取景时)看到拍摄对象的黑白效果,从而有条件及时的调整构图和用光,也能更快的累积黑白照片的拍摄经验,这对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我们肉眼看到的毕竟是个彩色的世界,直接把它们想象成黑白场景来观察、取景是一件困难的事。

13 彩色照片

14 黑白滤镜:无

15 黑白濾镜:红

16 黑白滤镜:橙

17 黑白滤镜:黄

18 黑白滤镜:绿

19 黑白滤镜:蓝

构图及光线

我们常把构图、光线、色彩列为平面构成的三大要素,其中色彩反过来会影响构图和光线的用法。在黑白摄影中,色彩被抛弃了,所以构图和光线就变得更为重要——优点醒目,缺陷也醒目。

這让我们不得不更谨慎地对待构图。那些线条的位置是否恰当?几何形态是否和谐?画面是否均衡稳定?构图是否能和主题交相辉映?这些问题在黑白的世界里是非常重要的事。

对于光线而言问题会更复杂一些。拍摄黑白照片时,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光线反差,构想照片的影调,利用好光的形态。如果是反差很小的场景,我们可以着重刻画灰度的细腻度,表达细腻婉转的情感。如果是反差很大的场景,黑与白互相交织,谁也占不了上风,那我们就只能拍摄大反差的、非黑即白的、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如果画面中深色或浅色的事物占的比重较大,我们可以考虑通过控制曝光将其拍成一张高调或是低调的照片,从而带来或清爽宜人或厚重凝思的画面观感。

总之,黑白摄影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想要拍好黑白照片,或许远远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需要大量的观察、练习和阅读,积累审美经验。是时候为黑白正名了,欢迎加入黑白摄影的阵营!

猜你喜欢

黑白照片单色滤镜
“绿瓤西瓜”横空出世 是滤镜合成还是“确有其瓜”
材料作文“滤镜与生活”导写
单色不单调·灯具篇
抖音:“滤镜”下的戏剧性与自我缺失
剧坑太深请小心
渐变ND滤镜套装
萌图
准单色X射线机替代241Am放射源的测厚应用研究
SUPPOSE SOMEONE GAVE YOU A PEN假如给你一支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