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内涵·精神

2019-06-09薛莺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内涵环境精神

薛莺

【摘  要】 少先队文化是隐性的教育,它能让每一位少先队员都能沐浴到少先队的阳光,对少先队员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尤其在创建和谐少先队中,少先队文化建设成功与否,起着极大的作用。只有有了"温馨的环境、丰富内涵、积极的精神"我们的少先队才会更加成熟,更加能促进少先队员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少先队建设;环境;内涵;精神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诠释了新课程理念下学校少先队建设所倡导的为少先队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少先队员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营造“健康、文明、温馨”的文化氛围感染少先队员,培养少先队员高雅的情趣和合作的精神。少先队文化是隐性的教育,它能让每一位少先队员都沐浴到少先队的阳光,对少先队员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尤其在创建和谐少先队中,少先队文化建设成功与否,起着极大的作用。以下就自己的实践经验,谈一下决定少先队文化建设成败的三个关键——少先队环境·少先队内涵·少先队精神

第一重境界:环境——营造温馨的文化环境,感受家庭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用环境,用少先队员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优质的少先队文化环境是一个大磁场,能吸引每一个少先队员,增强少先队的凝聚力;优质的少先队文化环境是一座明亮的灯塔,能树立起少先队员坚定的人生目标,培养少先队员的道德情操、文明举止和严谨刻苦的学风;优质的少先队文化环境是一条振奋精神的纽带,能团结每一个少先队员,使他们之间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1. 美化和谐、温馨的少先队环境

队室是少先队员活动的主要场所,因而对队室的环境布置不可忽视。优化队室环境,是创建少先队文化的基础。整洁、美观、优雅的室内环境,犹如细雨润物,容易给人营造良好的心境,使少先队员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一个安静、和谐的交流与学习空间,可以催人奋进,可以影响少先队员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可以改变少先队员的交流与学习方式。一要注重审美的要求,比如说黑板报、队角、少先队员园地的设计,在形式上注意与队室环境的相配,注重映衬美;二要精心选择内容,如在队室的两边张贴名人名言,激励少先队员求知;张贴班训,让全班团员学有目标;悬挂国旗增强爱国情感,办黑板报一展少先队员之长,增设读书一角,营造读书氛围。三要注意黑板报、书法展之类就要时时更新,如果一月半载不变,就会给人走形式主义的感觉,也会给少先队员带来不求上进不求创新的消极影响。

2. 建立平等、民主的人际环境

队员之间人际关系十分和谐,少先队由此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队员与辅导员平等的关系有利于从情感上感化少先队员,激活少先队员内心,增加教育的互动性,从而促进整个少先队建设,做到润物无声。而少先队员与少先队员之间真诚友好的人际关系是建设“积极向上”的集体的基石,既激烈竞争又携手共进,既和谐相处又诚恳帮助,既互相督促又彼此信任——这种和谐人际环境能使每一位少先队员的心灵都充满友情和温暖。利用活动等渠道,使少先队员都发现了其他队员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发自内心的赞赏,并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少先队员在充满人情味的环境里,相互理解、相互赏识,增强少先队员之间的认同感。

第二重境界:内涵——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深化少先队内涵

少先队环境建设仅仅是文化建设的一个开端,要建设一个有机的少先队,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建设内容,去深化文化建设的内涵。

1. 组织丰富的课内外活动

丰富的课内外活动,可以使少先队文化建设走向有机。在这方面,我尤其注重组织一些课内外的文体活动。针对少先队的实际,我注重抓住他们的爱好,找出一个突破口。在一个学期里,少先队组织了各种球类比赛,棋类比赛,歌咏比赛。在比赛中,我注意引导了他们的少先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尤其是在体育活动中,相互的配合,更有利于协作精神的培养。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从协作精神入手,培养少先队员的集体荣誉感,有了集体荣誉感的少先队员,自然就会在各个方面有进取心。而有进取心的少先队员,就有了进步的可能,也就迈出了第一步。

2. 开展多彩的互助小组活动

掌握文化知识,乃是少先队员受教育之本。利用多彩的互助小组活动,培养少先队员学习的意识。在少先队内涵初步形成之后,我尝试着利用互助小组活动,引导他们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教师的组织下,全班队员组织了学习互助小组,在适合于他们的方法的引导下,一个进步的少先队正在形成。在成绩上,每一个少先队学习成绩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有区别,但我做到在组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少先队员的潜力和各人所长,培养少先队员的学习意识,虽然在短时间内,或许少先队员们不会取得大的成绩,但我深信,一个好的队风已经形成以后,其他一切问题也就会很容易解决。

第三重境界:精神——创立向上的少先队精神,形成蓬勃朝气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在充满丰富的集体精神下受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往往才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因此,少先队文化的深层面是少先隊精神文化,它是少先队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的精神风貌的反映,是少先队文化的核心。

1. 创立健康向上的少先队精神

少先队精神是指少先队全体队员学习、生活、文明、道德等各种观念汇聚而成的群体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对少先队员就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和巨大影响。辅导员接班后都应及时和少先队员商讨、确定少先队的共同奋斗目标,这是良好少先队形成的必要前提。而少先队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班训。形成队训,才能使每个少先队员有一个“共同目标”,让少先队员感到他们的明天是绚丽多彩的、是快乐的。比如,在我们集体里,我组织全班队员讨论,形成 “团结、和谐、奉献、进取” 班训,然后把它贴在醒目的位置,用目标来教育少先队员,让少先队员常把自己的言行同目标对照,反省自己、发展自己。

2. 培育优良正直的少先队风气

少先队文化的主体是队风,是少先队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所在。优良队风像熔炉一样,对全班少先队员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良好的队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规章的行为准则,它能使少先队员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少先队利益的各种行为。建设优良的队风,能在少先队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少先队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队风巨大的激励作用还能使少先队中的每个人都精神振作,身心愉快,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相互之间高度信任。

通过对学校少先队建设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我发现加强少先队文化建设,是优化少先队的有效途径。少先队文化不仅能为少先队员的素质发展创建良好的氛围,还能为形成一个勤奋向上充满活力的少先队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只有有了“温馨的环境、丰富的内涵、积极的精神”我们的少先队才会更加成熟,更加能促进少先队员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波. 浅谈深化少先队教育活动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J]. 祖国,2017(24).

[2] 杨青桦. 新时期学校创新少先队建设的实践探索[J]. 教育观察,2016(16).

猜你喜欢

内涵环境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拿出精神
环境清洁工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漫观环境
木木相册
论环境雕塑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