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智慧城市发展对策研究

2019-06-07刘恋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智慧城市数字经济吉林省

刘恋

摘   要 :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进行改造升级,打造出更加智能先进的城市,从而让城镇居民获得更加良好的生活感受。本文在结合吉林省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之上,指出了几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内外优秀智慧城市建设经验,总结研究出吉林省智慧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智慧城市;数字经济;吉林省

2008年美国IBM公司第一次将“智慧城市”这个概念放到世界面前,继而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智慧城市以它先进的城市智慧化管理理念、高效灵活整合城市的智慧技术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等强大优势,已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吉林省自2011年开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时至今日已取得初步成效,智能化的城市生活已经让吉林省百姓得到了切实的智慧感受。

一、吉林省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一)吉林省部分试点城市发展现状

自2012年吉林省启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以来,各试点地区积极响应,制定发展规划,其中长春市、辽源市、吉林市等地区能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重视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力度大,紧抓建设进度,在部分领域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

1.长春市智慧城市———服务民生的智慧政务

长春市于2014年成立了智慧城市推进办公室,发布《智慧长春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明确了智慧长春建设方向和目标,提出了17项重点工程,正式开启了智慧城市建设之路。

依托于国家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发展政策之下,长春市在全省范围率先启动了政务服务“一门式、一张网”建设。通过建立云数据交换与服务调用平台实现跨部跨系统数据共享,整合了长春市地区街道涉及政务服务项目、行政审批项目,构建“后台分类审批、多级业务联动”的业务办理模式,实现了群众“一号”(公民身份证号)申请,政务“一窗”办理,打造更加方便于百姓的“一张网”,市民足不出户便可在网上完成生活缴费、医保社保公积金查询、政务咨询、电子商务等服务。

2.辽源市智慧城市——加速发展的智慧产业园

辽源市在2011年率先提出了“数字辽源”的建设理念,2013年被国家列为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时至今日,辽源市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入围了“2017-2018年度信息惠民优秀智慧城市”。

辽源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在设计上,创新提出了用市长的视角、企业的视角和百姓的视角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并以产业发展、城市管理、社会建设、民生服务、现代农业五个领域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建设过程中辽源市先后成立了辽源电子商务园与农业物联网产业基地,通过数字化信息发展技术,开创了辽源电子商务发展新趋势,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通过建立农业电子商务系统、农业物联网产业和服务平台以及农业经营支援系统等实现了从农业土地种植到农产品销售全产业链的智慧城市农业。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也让辽源市的城市管理变得更加有效,人民生活更加智慧。

3.吉林市智慧城市建设——产智结合创新发展

吉林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注重信息化发展,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和市长为组长的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委员会,推动政务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工作。

2013年吉林市政府与北斗航天卫星应用科技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利用其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为包括交通、公共安全、城市服务等多方面城市管理领域提供智能化服务。2017年吉林市新型智慧城市北斗应用体系规划通过了国家专家组验收评审,该规划在充分结合吉林市智慧城市发展情况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完善的高科技应用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仅是为吉林智慧城市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更是为全国智慧城市的卫星导航科技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吉林省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不完善

吉林省13个试点城市的建设发展情况并不均衡,发展较好的吉林市、遼源市、长春市、通化市试点城市在整体建设中注重强化科学的构建顶层设计,建立了专属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能够在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各自城市特色,做到了注重民生问题解决百姓实事,建设成果得了国家权威机构和当地群众的认可,在吉林省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也有部分试点城市在建设初期没有能较好的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导致创建任务书中承诺完成的创建目标高、重点项目多,在地方财力不足的情况下,造成了实施过程中无法实现创建目标,项目推行缓慢,没有实质性进展。

(二)产智、产城协同发展缓慢

产城融合发展是国家为解决城镇之间发展不充分、不平稳而推出的城市发展新方向,运用智慧城市先进技术与工业产业融合发展是未来大势所趋。然而吉林省目前产业结构仍以传统产业居多,高新技术产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产城融合度尚不够紧密。目前长春市、吉林市、延边州等地区开展了建设高科技创新产业园工作,较好的开创了城市产智融合新局面,其他地区则还须在进行智慧化产业发展融合方面加强重视度,加快城市新旧动能转换。

(三)发展资源、信息人才、金融资本等方面发展缓慢

受地域位置等方面影响,东北经济一直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发展资源与金融资本投入无法与北上广相提并论,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纯依靠政府投资是不可能完成的,还需要由政府引导各种形式的社会资本融资投入到建设中。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运用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但是近几年来,吉林省一直面临着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端信息人才紧缺的问题,这些都这给吉林省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国内外先进智慧城市建设启示

(一)国外智慧城市建设启示

1.阿姆斯特丹——节能减排的智慧

阿姆斯特丹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更多注重的是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及用户共同参与协作的模式。在能源减排方面,阿姆斯特丹通过鼓励家庭安装智能电表和能源反馈显示设备,让用户更加直观明了的看到在生活中的能源消耗情况,提升了用户的节能意识,自发的减少自家能源消耗,从而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在城市交通方面,众所周知阿姆斯特丹被喻为“北方威尼斯 ”,受其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运河系统发达,轮船是其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因此为了能更大程度上的减少轮船发动机带来的碳排放污染,阿姆斯特丹政府在各大港口都配备了电源接入口,用清洁能源代替轮船原来的燃气发动机,为轮船提供电力驱动,以此达到降低碳排量的目的。

2.新加坡——先进的数字政府

一直以来新加坡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资讯通信产业更是新加坡经济的重要支柱,“智慧2015”的目标便是将新加坡建立成为“一个以资讯通信为驱动力的智能化国度和全球化都市”。为了能够顺利完成目标,新加坡政府在制定“智慧2015”计划初期便拿出40亿新币做为前期投入,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2016年6月,全新的4G移动通信网络服务质量标准发布。新标准规定,从2016年7月1日起,现有电信运营商须确保户外4G移动通信网络服务的覆盖率超过95%,从2017年7月1日始将这一标准提高至99%。

(二)国内先进智慧城市建设启示

1.杭州——智慧产业带动经济高速发展

杭州因其产业结构特点,在信息产业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拥有着阿里巴巴、浙大中控、银江科技等业界领头企业,为杭州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智慧城市的目标献策献力、保驾护航。利用本土企业的竞争优势,带动全市产业发展,形成智慧产业,在全国智慧经济的产业链上占到近三分之一的份额,在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更加快了杭州智慧城市建设前进的步伐。

2.沈阳——大数据应用引领智慧城市发展

沈阳市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更加注重大数据的应用与建设,以大数据发展为主体,并在全国率先组建大数据管理局,建立统一的数据开放平台,有序规范的开放共享政府数据,推动了大数据应用与智慧城市产业相互融合发展。借助推动大数据应用发展的契机,沈阳市与全国多个知名科技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积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图将沈阳引向用智慧产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四、吉林省智慧城市发展对策及建议

纵观国内外先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我们可以看到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仅是依靠硬件设备来对城市进行改造升级,而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更深层次的运用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城市。从这些成功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吸取经验,结合目前全省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及建议:

(一)借助机构改革,强化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不是朝夕工作,需要长期规划,循序推进,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加强职能管理,科学统筹规划。目前正值国家进行科学化机构改革,吉林省應借此契机,组建数字吉林专管部门,统筹结合各地市情与经济发展综合情况,把握明确的建设方向,构建合理的顶层设计,杜绝盲目规划,浪费资源现象的发生。依托大数据管理局的建立,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相关工作。

(二)产智协同发展,推进城市转型升级

智慧城市发展与城市产业转型密不可分,吉林省部分矿产型资源城市,由于早期的大量开采,已出现资源枯竭现象,目前省内已有辽源市、白山市等六个地区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城市,亟待产业转型寻求城市发展新方向,吉林省应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大建设智能科技产业园的政策支持力度,用智慧城市的先进理念与技术,加快推进产城融合,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智慧城市。

(三)探索多种融资,突破资金瓶颈

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单纯由政府出资无法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应积极探索多种融资方式,完善金融市场,支持科技金融、产业金融等,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针对不同项目搭配相应融资方式,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绩效评价等机制,将社会资本吸引参与到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之中,来解决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面临的融资问题。

(四)打造专业化人才,营造优良环境

人才匮乏与流失是吉林省近几年来一直面临的难题,而智慧城市的建设是需要大量信息技术创新型人才来推动建设步伐,应制定出台相应的人才吸纳政策,尽快吸纳一批在信息领域专业型人才及团队加入到吉林省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与此同时,还应积极推进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支持省内科研院所加快培育数字领域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步伐,引导省内相关企业加强对职工的专业技能培训,积极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加快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信息安全相关学科建设,培育基础型、应用型数字人才为吉林省智慧城市的建设储备力量。

参考文献:

1. 宋娜,杨秀丹:《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建设及启示》,《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年第5期。

2. 张宪昌:《信息技术引领智慧未来——新加坡如何建设智慧国》,《理论导报》2016年第10期。

3. 2016年吉林省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报告

4. 中国信息化研究与促进网,国衡智慧城市科技研究院:《2017-2018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综合影响力评估结果通报》

5. 沈阳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统一平台-沈阳国际软件园,www.sisp-china.com

6. 吉林省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汇编

作者简介:

刘  恋(1980-10-03),女,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智慧城市发展相关。

猜你喜欢

智慧城市数字经济吉林省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