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圣女果的栽培模式及高效种植技术

2019-06-05胡小兵王晓玲刘晓晶

吉林蔬菜 2019年2期
关键词:圣女番茄幼苗

胡小兵 王晓玲 刘晓晶

(1.吉林省梅河口市农业科技教育中心 135000 2.梅河口市农业局光明街道农科站)

圣女果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在20~28℃,种子发芽期需要温度25~30℃,低于14℃发芽困难。幼苗期白天温度为20~25℃,夜间为10~15℃。开花坐果期,白天20~28℃,夜间15~20℃,低于15℃,生长发育缓慢,气温高于35℃时,植株生长缓慢,也会引起落花落果。果实发育期,一般白天为24~28℃,夜间为16~20℃,昼夜温差保持在8~10℃。

1 栽培模式

小棚覆盖栽培:1月份利用阳畦或大棚内地热线加小棚覆盖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最好先行地膜覆盖后定植,定植后即扣小棚,5~7月份供应市场,较露地可提早上市1个月左右。

大棚栽培:12月初,冷床或棚内电热线育苗,2月下旬定植,大棚套小棚,4~8月上旬采收,选择早熟、丰产、优质品种。

防雨棚栽培:和大棚栽培类似,唯全期大棚天幕不揭,仅揭去围裙幕,使天幕在梅雨季和夏季起防雨作用,在天幕上再覆盖遮阳网,有降温作用,可使番茄延长供应期至8月甚至9月份。

大棚秋延后栽培: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8月底定植,9~12月上市。10月份覆盖大棚膜保温,可行多重覆盖,使其延长至元旦节供应。

日光温室栽培:冬季阳光(照)充足的地区,可利用日光温室栽培。

2 对温、光、水、肥的要求

圣女果具有喜温、喜光、耐肥及半耐旱等特性,与普通番茄基本一致。

2.1 温度

圣女果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种子发芽适温为28~30℃,最低发芽温度为12℃;幼苗期白天适温为20~25℃,夜间为10~15℃;开花期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尤其在开花前5~9天,开花当天及开花后2~3天内对温度要求更为严格。白天适温为20~30℃,夜间为15~20℃,低于15℃或高于 35℃都不利于花期的正常发育及开花;结果期白天适温为25~28℃,夜间为 16~20℃,昼夜温差保持在 8~10℃。

2.2 光照

圣女果属喜光作物,光饱和点为70000Lux。光照度下降,光合作用就会显著下降。在栽培中一般保证30000~35000Lux以上的光照度,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2.3 水分

圣女果属半耐旱性蔬菜。在空气相对湿度45%~50%的条件下,幼苗生长较快。湿度过高,容易徒长和产生病害,因而在第一花序着果前的幼苗期,应适当控制浇水。土壤水分过多,易造成大量落花。第一花序果实膨大后及盛果期要大量浇水,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2.4 土壤

圣女果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但在排水不良的粘壤土中生长不良。因而,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通气性好、排水方便且保水力强的砂壤土种植。对养分的需求是,钾最多,其次是氮、磷。

3 苗床准备

圣女果播种时的苗床应选光照充足,向阳避风的位置,在土壤的选择上首先是要选择偏碱性的砂质土壤来进行种植,且土壤的排水通风性要好,土壤要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肥沃的土壤各半混合,种植前土壤也要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喷洒多菌灵),深翻晾晒。

4 育苗

由于种子较小,更要注意播种量和温、湿度的管理。将种子用清水浸种4~6小时后,用800倍百菌清消毒10~15分钟(不断搅拌),然后用清水洗净后,装入沙布袋中包好,沙布袋外面包上一条湿毛巾,然后置于25~30℃的环境下避光催芽;或用清水洗净后,拌细沙直接播种育苗。

苗龄期一般45天左右,幼苗生长适宜日温为20~28℃,夜温为10~15℃,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在光照不足时用白炽灯或生物效应补光等措施补充光照。早春栽培的湿度管理以早浇晚不浇,见干见湿为原则上。定植前7~10天逐渐通过控水、降温等进行炼苗,减少矮花株的出现。圣女果种子的千粒重为1.4~1.8克。优良的幼苗对早期产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因在育苗期间,第一至第三花序的花芽分化已开始进行,如幼苗遭受病害或营养失调,均会影响其发育,目前育苗的重点为防治番茄卷叶病毒,育苗期应用防虫网或黄板,隔绝消灭蚜虫、白粉虱的入侵,以杜绝其传播病毒,苗长至四片叶及移植前二天,应使用叶肥,适当的定植苗龄4~6叶左右。

5 施肥

注重圣女果的品质,就要重视有机肥的施用,控制氮肥的用量。每亩施腐熟堆厩肥2500千克,或人畜粪2000千克或菜饼100千克,复合肥3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作基肥,通过水分管理来调节长势。在采收前果时,每采收2~3蓬果实,依生长势强弱,追施液肥2~3次,但要适量增施钾肥。

6 定植

定植前,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5000~7000千克,在施基肥的同时,每667平方米再施过磷酸钙30~40千克,可沟施;定植采用平畦或垄栽。平畦,宽1.9~2.0米,双行定植,行距75~80厘米,株距25~30厘米。垄栽,垄宽0.6米,株距30~40厘米。每667平方米保苗3000~3500株。

7 定植后的管理

7.1 水肥管理

定植以后要及时中耕,连续进行3~4次,中耕深度要一次比一次深。定植缓苗后,追施1次催苗肥,每667平方米可穴施腐熟粪肥250~500千克或碳酸铵10~12千克,过磷酸钙20~25千克。

此次追肥约占整个生育期追肥的30%~40%。为促进植株正常生长,以后还应追肥,追肥量与第二次相同,约占整个追肥量30%~40%。在栽培中,要注意水分管理,定植成活后,灌水不宜过多,以保持畦土湿润或稍干为宜。

7.2 植株调整

圣女果具有茎叶繁茂、分枝力强,生长发育快、易落花落果等特点,为调节各器官之间的均衡生长,改善光照和营养条件,在栽培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植株调整措施,如搭架、绑蔓、整枝、打杈、摘心等。

小型番茄多属无限生长类型,茎蔓生,故需搭架,可用人字架、花架等,搭架后及时绑蔓。随着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应连续多次绑蔓,使茎叶均匀地固定在架上。一般采用单干整枝,只保留主轴,摘除叶腋长出的全部侧枝。摘侧枝应把腋芽控制在3厘米内,以减少养分的消耗。为提高摘心效果,应掌握稍早勿晚的原则,可根据当地生长期的长短,在拉秧前50天摘心,并在顶部果穗前留2片叶,以利于果实生长。

保护地栽培小型番茄,由于生育环境条件适合,可以大幅度延长生育期,从而延长供应期,获得较高产量。随着植株本身的生长,越长越高,下部的果实已经采收,叶子也已脱落,可将植株下部的茎、枝盘绕于地表,用土埋住,俗称“盘条”,这样不仅有利于新生枝条的生长和管理,而且也有利于果实的采摘。

8 做好病虫害防治

圣女果主要虫害有美洲斑潜蝇、小菜蛾和菜青虫。主要病害有青枯病、早、晚疫病。

美洲斑潜蝇、菜青虫和小菜蛾在番茄的生长过程都可能发生,且危害的速度非常快。生产上建议使用一些BT维菌素等新型高效农药,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生长前期,中后期零星发生,重点发病期在移栽后15~20天,此时移栽后根系断了很多,病菌容易通过根系伤口入侵,造成大量苗青枯而死。

早、晚疫病发生较少,后期田间密度较大和早春雨后初晴才发生。

青枯病的防治要利用浇灌与喷施相结合,以控制病害蔓延为主,可选用1000毫克/千克农用链霉素+可杀得1000倍或DT500倍液,在定植后即开始进行;早、晚疫病可选用0.5%等量式波尔多液、瑞毒霉1000倍、新杀得1000倍、甲霜灵800倍液进行防治;黄矮病目前没有特效的药剂防治,只有从栽培上逐步克服。

9 采收

圣女果果树为矮从植物,但果实丰收,应事先做好支架措施,避免压坏枝叶。而采收时,圣女果实应为红色,为完全成熟状,其次,果实采摘后,会处于迅速腐坏期,难保存,因此采摘的同时,可连带果实根部枝叶共同采收,后应选择使用硬纸箱,将其包裹,纸箱上,应有特定通风口,保持空气流通,可防止压坏,或是出现果汁渗透等影响。

猜你喜欢

圣女番茄幼苗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圣女果的“真面目”
番茄果实“起棱”怎么办
山东临清测土配方助圣女果丰收
探究圣女果的栽培技术
HOME家系列
默默真爱暖幼苗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