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19-06-04张幸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9期
关键词:盆底盆腔依从性

张幸华

女性分娩过程中可能损伤盆底支撑结构,影响盆底肌功能,引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这类疾病临床上极为常见,目前尚未形成系统性认识,该病产妇通常有尿失禁、子宫脱垂及性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5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产妇实行针对性护理措施,获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9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54例产妇,按照1∶1比例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7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4~32岁,平均年龄(25.25±4.37)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8.9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5~31岁,平均年龄(26.18±4.56)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1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如普及健康知识、定期排便、常规恢复训练等。观察组产妇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 健康教育 根据产妇文化程度不同组织其参加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详细介绍有关盆底损伤的知识,加强产妇对盆底康复锻炼的认知。妊娠与分娩会不同程度上损伤产妇盆底肌,初期可能会出现尿潴留、尿失禁等问题,后期可能会发展为泌尿道感染、性交痛及大便失禁等症状,据相关报道称其发生率约为30%。

1.2.2 康复锻炼 取产妇侧卧位,用食指带一次性手套,蘸取液状石蜡后插入肛门,指导产妇进行缩肛运动,每次收紧肛门达3 s,待放松之后再次收紧。行婴儿式侧卧,将双脚并紧,呈腿上升式仰卧,椅子样膝盖等,每日至少对1次排尿进行有意识的控制,6~8周后对于盆底肌收缩不理想或根本不收缩的产妇,可以利用电刺激来提升肌肉兴奋性。采用讯丰通公司生产的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仪,型号为XFT-2002,频率为8~32 Hz,脉宽调整为320~740 µs,其刺激强度根据产妇无疼痛感、可耐受为宜。

1.2.3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积极与产妇沟通,以帮助产妇明确康复锻炼的意义,提升康复锻炼的积极性,采用一对一指导的方式使产妇对康复锻炼产生一定认识,使其明确锻炼盆底肌的重要意义,帮助其消除顾虑。每天都要对产妇的感受进行询问,关注产妇提出的有关康复治疗的意见,注重康复锻炼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康复治疗依从性评分,采用本院自制评分量表评估产妇康复锻炼及健康信念依从性,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依从性越好[2]。比较两组产妇盆底肌张力分级情况(分为0~5级,0级为不会收缩,3级为及格,5级为最好,盆底肌力越大越好,记录≥3级占比情况)、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情况及性生活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康复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产妇的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健康信念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健康信念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盆底肌张力分级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中盆底肌张力≥3级的占比为59.7%(4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3% (31/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情况及性生活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分别为3.9% (3/77)、6.5%(5/77),对照组分别为15.6%(12/77)、20.8%(16/77),观察组产妇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性生活满意度96.1%(74/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61/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康复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康复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康复锻炼依从性 健康信念依从性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77 62.15±8.03 74.38±9.21a61.05±8.17 83.46±10.25a对照组 77 61.27±9.15 83.05±6.73 60.35±10.37 94.18±4.57 t 0.634 6.670 0.465 8.382 P 0.263 0.000 0.321 0.000

表2 两组盆底肌张力分级情况比较[n,n(%)]

表3 两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情况及性生活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盆底支撑系统是由盆底肌肉群、韧带及筋膜等构成,承担着承托人体子宫、膀胱与直肠的作用,保持以上各器官在正常位置,但是孕期内随着胎儿发育子宫质量呈现进行性增加,盆腔内子宫的位置也发生了改变,盆底支撑结构的承受力也显著增加,如果产后缺乏针对性的恢复治疗,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将大大增加[3-6]。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从健康教育、康复锻炼、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多方面进行干预,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产妇的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健康信念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健康信念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中盆底肌张力≥3级的占比为59.7%(4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3%(31/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分别为3.9%(3/77)、6.5%(5/77),对照组分别为15.6%(12/77)、20.8%(16/77),观察组患者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性生活满意度96.1%(74/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61/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产妇实行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产妇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在改善产妇生活质量的同时加快康复速度,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盆底盆腔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