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魏酸哌嗪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 血清肌酐、胆红素及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

2019-06-04蒋红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9期
关键词:贝沙坦肾衰竭肌酐

蒋红霞

慢性肾衰竭是由慢性肾疾病引起的肾组织损伤以及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并由此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代谢紊乱。采取有效治疗手段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阿魏酸哌嗪是近年来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肾病药物,具有抑制内皮素释放、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阿魏酸哌嗪能够阻止肾衰竭患者肾功能进一步恶化,但对于改善患者肾功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厄贝沙坦为高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增加肾脏血流量,降低毛细血管阻力。本研究采用阿魏酸哌嗪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通过比较联合用药与单独阿魏酸哌嗪用药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肌酐、胆红素及胱抑素C水平变化情况,旨在阐述联合用药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50.10±6.37)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18±0.85)年;基础疾病类型:慢性肾炎18例,高血压肾病8例,糖尿病肾病1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50.18±6.83)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21±0.69)年;基础疾病类型:慢性肾炎17例,高血压肾病7例,糖尿病肾病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临床诊疗指南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2];②感染、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高血压、糖尿病等得到有效控制;③未进行肾脏移植或透析治疗;④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②近3个月内服用过其他影响疗效药物;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肝脏、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 ④合并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本研究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控制血压,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并给予蛋白质与盐含量较低的优质饮食。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对症基础上给予阿魏酸哌嗪(成都亨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3368)治疗,200 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13) 治疗,0.15 g/次,1次/d口服。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肌酐、胆红素及胱抑素C水平变化情况。①依据全国肾脏病会议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增加情况≥20%,血肌酐下降水平≥2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情况≥10%,血肌酐下降水平≥1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实验室指标无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空腹静脉采血3 ml,真空采血管抗凝,常温下离心10 min,转速为3000 r/min,通过肌酐酶法、胆红素氧化酶法、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患者血清肌酐、胆红素及胱抑素C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胆红素、胱抑素C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肌酐、胆红素、胱抑素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肌酐、胱抑素C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肌酐、胱抑素C水平低于对照组,胆红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胆红素、胱抑素C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胆红素、胱抑素C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肌酐(μmol/L) 胆红素(μmol/L) 胱抑素C(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307.66±73.01 145.63±38.01ab5.52±0.97 10.09±1.04ab3.95±1.77 1.54±0.55ab对照组 40 302.48±65.12 247.63±40.09a5.51±0.82 8.07±1.17a3.92±1.83 2.28±0.59a t 0.335 11.677 0.050 8.161 0.075 5.80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 1例恶心,2例头晕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呕吐,1例头晕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慢性衰竭患者治疗主要以透析为主,但治疗费用相对昂贵,对于早期或中期患者并不十分适用,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阿魏酸哌嗪是一种有机酸,作为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能抑制患者内皮素生物学功能,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松弛血管平滑肌,控制炎症反应,抑制血栓形成。然而临床实践表明,单独的阿魏酸哌嗪虽对慢性肾衰竭病情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临床治疗效果达不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在改善患者肾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不足。厄贝沙坦作为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Ⅰ向血管紧张素Ⅱ转化过程,扩张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增加肾脏血流量,与阿魏酸哌嗪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能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魏冬红 等[4]的研究结果相似。肌酐、胱抑素C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早期诊断的关键指标,据研究表明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中Scr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肌酐为小分子物质,能够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吸收较少,血清肌酐水平的升高往往意味着肾功能的损伤[5]。本研究中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肌酐含量,且效果优于单独用药。胱抑素C为低分子蛋白质,主要由机体内有核细胞产生,易通过肾小球基底膜,在近曲小管处完全代谢,是肾小球过滤的标志性物质。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肾小球过滤功能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血红蛋白代谢异常,胆红素含量处于偏低水平,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可明显增加肾脏血流量,降低毛细血管的阻力,提高胆红素水平。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联合用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阿魏酸哌嗪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能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清肌酐、胆红素及胱抑素C水平,有利于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贝沙坦肾衰竭肌酐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H型高血压伴舒张性心衰疗效观察研究
肾衰宁胶囊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mate分析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尿蛋白正常了肌酐为何还是高
降浊颗粒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α-SMA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