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痰涂片检出白细胞吞噬细菌在下呼吸道感染 诊断中的应用

2019-06-04黄剑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9期
关键词:涂片致病菌白细胞

黄剑芳

痰标本涂片染色检查与实验室培养是临床诊断中的常用方法,对于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1]。下呼吸道标本取样对象主要是痰液,仅需要患者自然排痰即可,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的优势,但是也有一定的应用限制,主要是可能会受到上呼吸道正常定植菌群的影响,导致致病菌与定植菌混淆的情况,在临床中容易出现临床疗效与药敏检测结果不一致的现象[2]。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检验方式来诊断下呼吸道感染,减小上呼吸道定植菌对临床诊断的影响。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痰涂片检出白细胞吞噬细菌在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35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采集痰液样本且符合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或10~25个/低倍视野,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3]。根据痰标本是否检出白细胞吞噬细菌分为观察组(可见白细胞吞噬细菌,102例)与对照组(未见白细胞吞噬细菌,248例)。观察组中,男50例,女52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1.2±12.1)岁。对照组中,男124例,女124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2.5±11.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 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涂片染色的方式观察白细胞与细菌之间的免疫反应状况,然后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本次研究采用国产全自动细菌分析仪、显微镜、血琼脂平板、M-H琼脂平板、蓝琼脂粉以及革兰染液。

标本处理与镜检方法:先进行痰涂片,自然干燥之后进行染色与镜检。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合适视野后转为有油镜观察,至少观察50个视野后记录观察到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染色结果与形状,同时观察有无白细胞吞噬细胞的现象,若有该现象需要将细菌染色结果与形态记录下来,并计算吞噬细菌的白细胞在观察视野白细胞内的所占比重。最后将样本进行分组,分为可以观察到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观察组与未观察到白细胞吞噬细菌的对照组。

痰标本培养:采取常规实验室培养,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当痰标本中检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假单胞菌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时可以确定为潜在下呼吸道致病菌。

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基础疾病、是否有感染症状(体温升高、咳嗽咳痰等)以及联合其他诊断方法(血常规、胸片等),患者痰标本取样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培养后根据药敏检测结果使用药物之后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痰涂片结果及与培养结果一致情况。致病菌的确定方法[4]:患者伴随感染的指征且根据药敏检测结果后临床治疗至少为有效。定植菌的确定方法[5]:患者无感染指征或根据药敏检测结果后临床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培养结果一致率84.3%(86/1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1%(144/2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出致病菌占92.2%(94/1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7% (96/2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与培养结果一致率与致病菌情况比较[n(%)]

3 讨论

目前痰液样本是实验室检验样本中的常见样本,但是由于痰培养操作的标准仍不够完善,取样不合格,或是在培养前或培养中未进行染色镜检等因素的影响,加上多数人员喜欢用优势菌判断致病菌,没有注重与临床实际结果相匹配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临床漏诊误诊现象的出现,同时也可能导致抗菌药物的滥用[6]。由于呼吸道内本身有大量菌群的存在,在取样过程中容易受到定植菌群的影响。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抗生素的研发使得细菌感染疾病的临床疗效得到明显提升,也使得致病菌的种类不断变化。过去呼吸道感染临床检验中常见的致病菌在现代已经明显下降,而条件致病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所占比重明显升高。因此,条件致病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成为现代医学关注的重点。

痰标本涂片染色检查与实验室培养是临床诊断中的常用方法,对于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7-11]。下呼吸道标本取样对象主要是痰液,仅需要患者自然排痰即可,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的优势,但是也有一定的应用限制,主要是可能会受到上呼吸道正常定植菌群的影响,导致致病菌与定植菌混淆的情况,细菌培养是临床诊断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培养效率低加上难以区分致病菌与定植菌等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其应用。痰涂片的应用为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其主要是通过观察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现象的出现,从而判断有无感染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无论是由何种致病菌引起的,炎症部位的痰液中存在大量的白细胞,而白细胞是机体免疫反应中的重要机制,能够为鉴别致病菌与定植菌起到较好的判断作用。本次研究观察中,102例痰涂片样本中发现白细胞吞噬细菌;将痰标本是否检出白细胞吞噬细菌分为观察组(可见白细胞吞噬细菌)与对照组(未见白细胞吞噬细菌),观察组与培养结果一致率84.3%(86/1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1%(144/2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出致病菌占92.2%(94/1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7%(96/2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痰涂片检出白细胞吞噬细菌在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猜你喜欢

涂片致病菌白细胞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白细胞
华东地区某医院眼部标本涂片结果分析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骨髓活检与涂片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一致性研究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
急性盆腔炎的致病菌分析及治疗
基因芯片快速检验细菌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