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超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全膝关节 置换术应激反应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2019-06-04谭间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9期
关键词:B超置换术膝关节

谭间梅

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是老年膝关节疾病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1]。麻醉效果如何是手术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寻求有效的麻醉方法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院选取16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B超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应激反应及术后镇痛的影响,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并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适应证;②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2]: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合并有严重器质性病变疾病者;③凝血功能异常者;④肝肾功能不全者;⑤有家族性遗传病史及个人史者。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80例。常规组患者中,男40例,女40例;年龄61~77岁,平均年龄(65.33±4.18)岁。试验组患者中,男39例,女41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5.48±4.2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复合麻醉+经静脉自控镇痛。依次静脉输注咪唑安定0.02~0.04 mg/kg、舒芬太尼 0.2 μg/kg以及丙泊酚1.0~1.5 mg/kg,分别采用瑞芬太尼0.1~ 0.3 μg/kg、顺式苯阿曲库铵0.15~0.20 mg/kg和丙泊酚1.0~ 1.5 mg/kg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30 min,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泵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速率保持在 2.0 ml/h。

1.2.2 试验组 采用B超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①腰 丛神经阻滞:协助患者取侧卧位,于患者髂棘高点连线与脊柱棘突连线相交处往尾端下移3 cm且往患侧旁移4~5 cm处进行穿刺,在B超监视下,采用神经刺激针对靶神经进行定位,然后注入0.5%罗哌卡因30 ml行麻醉。②坐骨神经麻醉: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在B超监视下,于患者坐骨结节交于髂后上棘约6 cm处进行穿刺,并进行固定。之后注入0.5%罗哌卡因15 ml进行麻醉。连接镇痛泵,泵注0.2%罗哌卡因进行镇痛,速率保持在4.0~6.0 ml/h。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节点(诱导前、切皮时、麻醉后)应激指标变化情况以及麻醉后VAS评分。采用VAS评分对患者镇痛效果进行评价,评分范围为0~10分。其中,0分:无痛;<3分:疼痛较轻微,在患者能忍受的范围以内;4~6分:患者剧烈疼痛,睡眠受到影响,但 姑且能够忍受;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间节点应激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诱导前皮质醇和白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切皮时、麻醉后的皮质醇和白介素-6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麻醉后VAS评分比较 麻醉2 h及24 h后,试验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3.11±0.45)、(2.62±0.37)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57±0.85)、(4.24±0.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48 h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节点应激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节点应激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常规组同时间节点比较,aP<0.05,bP>0.05

组别 例数 皮质醇(nmol/L) 白介素-6(pg/ml)诱导前 切皮时 麻醉后 诱导前 切皮时 麻醉后常规组 80 186.45±13.37 215.78±15.39 236.65±18.65 1.59±0.46 2.37±0.81 2.46±0.91试验组 80 186.44±13.41b 188.07±14.02a 201.05±15.38a 1.58±0.44b 1.79±0.53a 1.87±0.61a t 0.0047 11.9050 13.1720 0.1405 5.3592 4.8169 P 0.9962 0.0000 0.0000 0.8884 0.0000 0.0000

表2 两组患者麻醉后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麻醉后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bP>0.05

组别 例数 麻醉2 h后 麻醉24 h后 麻醉48 h后常规组 80 4.57±0.85 4.24±0.63 2.11±0.53试验组 80 3.11±0.45a 2.62±0.37a 1.98±0.29b t 13.5777 19.8322 1.9246 P 0.0000 0.0000 0.0561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需要在麻醉方法下进行。麻醉阻滞完善、镇痛效果好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且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临床上通常采用气管插管复合麻醉+经静脉自控镇痛对患者进行麻醉,但麻醉阻滞效果以及镇痛效果欠佳,且易出现应激不良反应[4,5],加大了麻醉风险。因此,如何选择正确的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避免机体产生严重应激反应,减轻患者疼痛,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近年来,B超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B超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灵活度较高、麻醉起效迅速,通过B超对目标神经进行定位,避免损伤周围神经及组织血管[6],产生良好的麻醉阻滞效果。另外,B超能够准确显示目标神经的分布、穿刺针走向以及麻药扩散情况,使药效发挥最大化,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安全性较高[7,8]。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B超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试验组患者切皮时、麻醉后的皮质醇和白介素-6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2 h及24 h后,试验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3.11±0.45)、(2.62±0.37)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57±0.85)、(4.24±0.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48 h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气管插管复合麻醉+经静脉自控镇痛相比,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B超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应激反应,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B超置换术膝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写字的尴尬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