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CT检查分析

2019-06-04王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9期
关键词:血液病真菌恶性

王李

临床上关于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一直是一个较大的难题,目前对于该病主要依据临床特征、发病高危因素及真菌学检查等。由于诊断上的困难,再加上抗真菌治疗技术发展的相对滞后,导致该疾病的病死率非常高,同时对真菌和细菌感染的鉴别难度较大,导致药物治疗的针对性不强,又会进一步增加药物的耐药性。然而目前关于CT对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检查结果分析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作者选取8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40例合并其他肺部并发症,分析两组肺部CT检查结果,以期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就诊的8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40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试验组,40例合并其他肺部并发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55~65岁,平均年龄(59.0±1.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56~65岁,平均年龄(59.0±1.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 ①确诊:活检组织中检出菌丝、酵母细胞或者假菌丝,或者虽未检出真菌但是患者放射学检查以及临床表现提示存在感染,血液培养结果为真菌阳性,与患者的体征以及临床症状相符合。②临床诊断:至少有1项宿主因素,有1项微生物标准,同时符合1项主要标准或2项次要标准。③拟诊:至少有1项宿主因素符合,有1项微生物标准,或者符合1项主要标准或2项次要标准。

1.3 CT检查方法 使用荷兰飞利浦公司提供的螺旋CT扫描机对两组患者进行扫描,CT检查结果由同一名影像学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判读,若结果存在分歧请科室主任进行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CT晕征及空气新月征CT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肺叶段实变及支气管血管束CT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粟粒样结节CT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部CT检查结果比较[n(%)]

3 讨论

肺部真菌感染已经是临床上造成恶性血液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对于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诊断方式为真菌培养或者病变组织的病理检查。但是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且体液检查往往无明确结果,导致患者的诊断延误,使得许多患者失去治疗的最佳机会而死亡[1]。因此,早期诊断恶性血液病患者肺内真菌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使用多层螺旋CT对肺部真菌感染进行早期诊断,可以检出肺部微小的病变,在显示肺部病变及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空气新月征”是肺部真菌感染CT结果中的一种特征性表现,研究显示,这种征象只在感染率较低的曲霉菌感染中出现,在形态学方面虽然存在特异性,但临床研究显示,曲霉菌感染的发病率较低。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对于特征性表现不可一味追求,对弥漫型、复合型等非特异性表现也应该加强关注和研究,以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此外,肺部真菌感染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预后效果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早期诊断治疗肺部真菌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除了病原学的检查外,肺部CT检查对治疗的选择及疗效也尤为重要。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肺部,可以对病灶有无、范围大小、形态特点等进行仔细的观察研究[2],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晕征”是在肺部发生多发病灶结节时,结节周围会有磨玻璃样阴影,其密度略低于肿块密度,高于肺实质的密度,是典型的真菌感染。

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主要表现为“空气新月征”、“晕征”。在多发结节等方面,这些表现有的可以独立出现,有的可以合并出现,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有大量研究显示,结节性改变与多种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疾病具有相似之处[3,4]。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对疾病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需要综合地评价分析。①肺结核:主要出现的部位为肺上叶和叶背面,抗酸杆菌检查可以进行有效的鉴别;②细菌性肺炎:好发部位为肺叶中央以及周围,抗生素治疗有效,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很少累及肺间质;③淋巴瘤肺浸润:结节内部往往存在支气管串通,两肺单发或多发结节,弥漫间质性增生以及大片肺间质发生实变,可采用活检进行鉴别;④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其CT表现较为复杂,磨玻璃样改变呈双侧对称或不对称,胸腔积液、多发结节及实变等,而真菌感染的磨玻璃样改变主要集中在结节中位,也就是所说的“晕征”,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辅助进行鉴别[5];⑤弥漫性肺泡内 出血:双肺对称的广泛磨玻璃样改变,可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找到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加以鉴别。有研究显示[6],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最主要的诊断方法为CT,能够通过重建技术以及肺透明化加强对微小病灶的观察,分析肺部组织与周围的关系,观察组的CT晕征明显高于其他肺部感染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CT晕征及空气新月征CT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肺叶段实变及支气管血管束CT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粟粒样结节CT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早期进行CT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多层螺旋CT可以对病灶的有无、范围大小、形态特点进行较为详细的观察,对疾病有着较为直观的认识,能够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的指导,但由于其表现与许多肺内疾病CT表现具有交叉和重叠,临床上仍需要结合患者资料及其他检查配合共同进行分析和诊断。

猜你喜欢

血液病真菌恶性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千奇百怪的真菌
致命真菌